罕見!天文學家連續兩次發現黑洞「打嗝」,間隔10萬年!

超大質量的黑洞有點像貓——它們要麼在打盹,要麼在吃東西。不像貓,它們也會“打嗝”,在飯後釋放能量。天文學家現在已經發現了附近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在不到10萬年的時間裡,它經歷了兩次的nap-eat-burp循環。

罕見!天文學家連續兩次發現黑洞“打嗝”,間隔10萬年!

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報告了星系SDSS J1354+1327, J1354的活動核的細節,距離地球9億光年。J1354被一個更大的伴星環繞,而這兩個星系之間的相互作用使物質旋向超大質量黑洞,並將其推入其活躍的類星體階段。

“我們看到的是這個物體的盛宴、打嗝和小睡,然後再一次飽餐一頓,打嗝,打盹兒,這是理論所預測的,”該研究的主要作者,CU Boulder的Julia Comerford在一份聲明中說。“幸運的是,我們碰巧看到了這個星系,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兩個事件。”

罕見!天文學家連續兩次發現黑洞“打嗝”,間隔10萬年!

研究小組使用了兩個太空望遠鏡(哈勃和x射線天文臺Chandra)和兩個地面設施(位於夏威夷的W.M.凱克天文臺和新墨西哥州的阿帕奇觀察站)來描述這個物體。

有了這些數據,研究小組就能夠確定兩個信號——一個在北側,一個在星系的南邊——來自特大質量黑洞,而它們並不是同時發生的。較早的發射發生在我們現在在銀河系看到的100萬年之前。

“這個星系真的讓我們措手不及,”庫博爾德大學的博士生、研究報告的合著者麗貝卡·內文解釋道。“我們能夠證明,來自銀河系北部的氣體與激波前進的邊緣一致,而來自南方的氣體與更古老的類星體的外流是一致的。”

罕見!天文學家連續兩次發現黑洞“打嗝”,間隔10萬年!

錢德拉的觀測揭示了超大質量黑洞的強度。流向黑洞的塵埃和氣體被加熱到幾百萬度,而這種高溫物質最終會包裹住黑洞。

黑洞偶爾發出的輻射幫助我們瞭解這些宇宙的龐然大物是如何工作的。它們可能不太常見,但它們並不完全是外來的。甚至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和它休眠的超大質量黑洞在過去也有一些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