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多彩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以前我們要想看場大型的專業的文藝演出,都要乘幾十公里的車,到市裡的大型公共場館才能看到,但現在不一樣了。”安徽省人大代表、全國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桐城市呂亭鎮洪橋村文化管理員何花告訴記者,“現在我們基層文化設施建起來了,文藝隊伍配起來了,文藝輔導也都送來了,文化協管員真正用起來了,我們在自己的鎮,有時在自己村裡都能看到大型的文藝演出,而且大部分都是我們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

桐城市是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近年來,一直以文博事業名市、文化產業強市、文化旅遊興市、文化服務活市為目標,樹品牌戰略,抓重點工程,重文化惠民,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做到普惠、均等、便利,文化事業蒸蒸日上,文化產業欣欣向榮。

基層文化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全市先後建起文博圖美四館、220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15個綜合文化站、21個公共電子閱覽室、238個農家書屋,民營劇團14家,文化志願者1400人,其中文化輔導員930人,基本形成覆蓋市鎮村三級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廣泛開展大型群眾性文化活動。按照“一村一品”、“一鎮一品”的要求,該市先後舉辦兩屆桐城文化節、歡樂中國行、 “文風浩蕩·魅力桐城”水彩畫展等重大文化活動,同時舉辦全市文藝調研、龍舟賽、桂花節、桐城小花采摘節、火龍果文化節、映山紅文化節、紅花草文化節、小花茶文化節等各類群眾性的文化展演、匯演活動。真正做到了“文化活動人人參與、文化產品送到身邊、文化成果人人共享”。

桐城市文化委主任伍建強介紹說,該市下步將積極發揮文化部門職能,以文化助推鄉村振興。重點是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以貫徹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構建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抓手,拓展“送文化下鄉”特色文化品牌,打造鄉村群眾文化特色品牌,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建設“有品味”的新鄉村,使農民群眾享受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同時,發揮文化對文明鄉風的引領作用,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建目標,廣泛開展“文明鄉風六個一”活動,將文明鄉風培育融入村民生產生活各方面,建設“有風氣”的新鄉村,使農民群眾日常行為更文明規範。把地域文化作為提升內涵的靈魂進行精準定位、深入挖掘,讓鄉村更具魅力。建設“有靈氣”的新鄉村,使農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享受更上檔次。將文化與旅遊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全市農村“戶戶有景、村村有畫、鎮村一片美好風光”的大美格局。

常河 項並玉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