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科技簽約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AI+文化」大勢所趨

當前,社會對文化需求日益提升,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益凸顯,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勢在必行。利用高新科技來拓寬文化產業的想象力,讓文化注入科技的活力,已成為必然趨勢。可以說,科技催生文化變革的時代已經到來。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與眼神科技抓住機遇,力圖聯合打造標誌性、示範性的“智慧文化”產出品牌。

10月30日上午,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格物研究院”)與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行共建“智慧公共文化場景”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符湘林、眼神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王丙光等的見證下,雙方企業代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共進,建立以上海為基本載體,面向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公共文化場景多維度身份識別產業格局,共同推動智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眼神科技簽約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AI+文化”大勢所趨

文化+科技強強聯合 AI+文化大勢所趨

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要更好地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眼神科技一直希望通過AI賦能,用人工智能的技術諸如生物識別、大數據分析等,從硬件、軟件到平臺,全方位支撐,將AI與文化場景有機結合,打造智能化、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使之成為真正吸引人的“文化景點”,讓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眼神科技高級副總裁王丙光表示,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作為國內文化智庫的後起之秀,構建了門類齊全、專業精神的大文化服務平臺,積極推動了文化實踐創新發展。而眼神科技憑藉自身在生物識別領域的核心技術產品優勢,在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社區、智慧安防等領域均有所建樹。此次合作,雙方基於緣分相知在一起,基於場景結合在一起,就智慧文化場景建設達成共識,正是“智慧”企業做“智慧”文化,前途可期,大有作為。眼神科技一定使命必達,量身定製公共文化服務場景的多維度身份識別方案,助力智慧公共文化場景文化服務品牌項目建設。

眼神科技簽約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AI+文化”大勢所趨

格物研究院院長符湘林先生高度評價了此次戰略合作,認為這是屬於歷史性的一刻。他表示,格物研究院講究“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就是要探究事務的真諦,這就需要一個好的“眼神”來看清紛繁複雜的事物的本質。而眼神科技正是一雙具備高科技的智慧的眼睛,可以讓我們看的更遠更深。符院長表示,目前文化和科技接軌的力量尚很薄弱,此次合作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將以長三角為基本載體,從社區文化起步,推動智慧文化走向全國。

AI賦能文化產業 打造“智慧文化”品牌標杆

格物研究院副院長施福平先生提出精誠合作、精心謀劃、精細推進的三“精”理念,希望能夠同心聚力,把好事做好,實事落地,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智能化的AI技術真正結合起來,推動社區文化服務創新發展和智慧文化產出真正落地,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得的同時,形成規範化和規模化的文化產業模式,共同打造具有示範性的區域標杆,真正產生示範效應和輻射效應。

2018年以來,上海市政府正全力推進“提升4500個標準化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服務功能”的實事項目;長寧等39個長三角城市(區)共同發佈了《虹橋宣言》,將共建全球第六大城市群文化高地。在此背景下,眼神科技和格物研究院的戰略合作項目落地,將首先在上海展開,助力共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助推打響“上海智慧文化”品牌,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做成政府支持、群眾認可的好事、實事。我們相信,眼神科技和格物研究院的強強聯手,必定會開啟智慧公共文化場景發展的新篇章,打造“智慧文化”新品牌!

眼神科技簽約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AI+文化”大勢所趨

出席本次簽約儀式的還有格物研究院副院長施福平、格物研究院項目總監湯慶衡與上海眼神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念峰、眼神科技商務合作總監鞏志偉、眼神科技品牌總監王姝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