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煉泥大全16(下)

七:什麼是目數?

要了解紫砂泥,必須對目數有個基本概念。

紫砂礦料磨製成粉後分後,必須過篩。篩網的網眼大,過篩後的粉就粗;篩網的網眼小,過篩後的的粉就細。

紫砂泥料煉泥大全16(下)

區分篩網規格,國際通用的是“泰勒制”:把篩網每英寸長度(25.4毫米)上所具的網眼數量稱為“目數”,簡稱“自”例如說“ 是60目的泥粉”,即表示該泥粉,是用每英寸有60個篩孔的篩子篩過。目數少,網眼大,粒度粗;目數多,網眼小,粒度細。

紫砂泥料煉泥大全16(下)

紫砂壺泥料的“目數”一般是多少?

40目的泥粉最大直徑為0.425毫米,45目的泥粉最大直徑為0.355毫米,50目的泥粉最大直徑為0.300毫米,60目的泥粉最大直徑為0.250毫米,70目的泥粉最大直徑為0.212毫米,80目的泥粉最大直徑為0.180毫米,100目的泥粉最大直徑為0.150毫米,120目的泥粉最大直徑為0.125毫米。

紫砂泥料煉泥大全16(下)

紫砂泥料煉泥大全16(下)

紫砂泥料目數過大,團粒尺寸過小,製坯時可塑性低、變形率高;目數過小,團粒尺寸過大,燒製時型變率高、成品率低。目數的大小,還會直接影響成品的透氣性和吸水率。

現代手工製備的泥粉,目數一般控制在 60目左右。

60目左右的泥料制壺,燒成後壺表既細膩又有砂質感,泡養包漿後的光澤度也好,吸水率約在3% ~ 5%,所含石英、 雲母、赤鐵礦等物質結晶相多而玻相少,有較佳的抗震性、透氣性和物理強度,經得起驟冷驟熱,透氣不透水,泡茶不發生化學反應而只發生相宜的物理反應 。

八:紫砂壺泥料的目數,一直是60目嗎?

明代的泥料多在26 ~ 35目,清代早期的泥料多為35目,清代中期延續到1958年前,泥料多為55 ~ 60目。

1958年前,宜興紫砂泥料製備,一直沿用石磨磨粉的手工製法,細度不高於60目。1958年開始用石輪輾破碎,加工細度仍控制在60目左右。1959年應用雷蒙粉碎機,其目數可高達180目。現代製坯,手工製備的泥料為60目左右,機械製備的泥料則為100~120目。

紫砂泥料煉泥大全16(下)

九:為什麼要“捶打”和“抽真空”?

為了增強泥料的緻密度,壓縮泥料中團狀顆粒和微小顆粒間的空隙。

十:紫砂泥料是如何陳腐的?

陳腐亦稱“陳化”,俗稱“胭料”、“胭泥”,古稱“養土”。陳腐並不是單純的“長時間放置”,把溼泥塊放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氣的窖窯或陶缸內,還要控制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以利於腐植酸的生成和發揮。

陳腐時間大多需12個月才能成為水分均勻分佈、有機質充分分解、可塑性增強、成型不易開裂的“腐泥”,俗稱“生泥”。

十一:紫砂“生泥”是如何變成“熟泥”的?

專司製坯的“作坊”,從“磨戶”處購得的泥料只是陳腐發酵了的“生泥”。生泥還得由坯手自己在泥凳上,加入以前製坯剩餘的“熟泥頭”後,再多遍捶鍊,才能成為可供製坯的達到理想可塑性和均勻度的“熟泥”。生、熟比為7比3。捶鍊15遍左右,刀劃開的泥斷面發亮即可。熟泥需隔日使用。

十二 “原礦”、“新泥”、“老泥”、“老塊”有什麼區別?

有的制壺者說自己的製品是採用了“原礦老泥”。準確的說,紫砂礦是沒有“原來”和“後來”區別的。只要是紫砂礦,埋藏於地下的時間都在數億年以上,都是“原來”的。所謂“原礦”的說法,主要是強調泥料未經拼配,是純料。

紫砂礦製成紫砂泥需經過陳腐,陳腐期的長短造成了“新”與“老”的區別。

陳腐期長的泥俗稱“老泥’製坯時可塑性相對高,燒成後色澤相對溫潤,短期泡養即光潤古雅;陳腐期短的泥俗稱“新泥”,製坯時可塑性相對低,燒成後色澤相對澀滯,長期泡養亦乾澀沉悶。

泥料的陳腐期,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越久越好,但陳腐期太長的泥,在制壺前需重新回煉。

所謂“老塊”,是指“砂性重的礦料,其石英顆粒多, 成泥後用於制壺,成型難、燒結溫度高。

十三:為什麼壺上會有玄色雀斑和條紋?

泥料不經除鐵,燒成品常會泛起玄色雀斑,溫度過高還會出現熔點孔。如果使用長時間陳腐、著色離子游離集聚的底槽青泥料,又沒重新充分杵打,燒成品上則會產生交色條紋。

十四:什麼是“灰爆”?

在粉碎加工時,如果混進了一小塊石灰石, 則會被粉碎成肉眼分辨不出的小粒子,調入泥料製成坯體,高溫燒造後就成為潛藏的石灰粒。石灰粒在泡茶時吸收一定水份後就會膨脹而爆出壺表,形成白色空洞,俗稱“灰爆”,也稱 “爆砂”。多出現在用調砂泥料或鋪砂裝飾製坯的壺表上。

紫砂泥料煉泥大全16(下)

紫砂泥料煉泥大全16(下)

十四:如何判斷紫砂壺所用泥料的優劣?

察言:優質泥料會呈現明顯顆粒感,即使是紅泥,也應有小顆粒。沒有人會加大成本把優質紫砂泥磨得粉碎以消除其顆粒感。

觀色:優質泥料顯色古舊,絕不鮮豔。鮮光豔麗的壺色,泥中肯定加入了色料。

識斑:黑色的鐵離子斑點和閃亮的雲母斑點,正是真正紫砂泥的標誌,並不是瑕疵。加入工業用酸去除不溶性鐵質,再用工業用鹼中和多餘的酸,壺表沒有 了斑點,但殘留著工業酸鹼。沒有云母和赤鐵礦的泥料肯定不是優質紫砂泥料。

撫摸: 優質紫泥、紅泥,氧化鎂的含量高;優質綠泥, 硅化合物的含量高。決定紫砂泥的延展性,也就是滑潤、細膩、玉脂般手感的正是氧化鎂含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