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關於用戶調查那些靠譜


產品:關於用戶調查那些靠譜/不靠譜的案例


1、問卷調查

1982年,為了應對百事可樂的挑戰,可口可樂公司計劃調整口味試試。

但是這件事太大了,管理層不敢拍腦袋,於是他們做了2000份問卷調查。

問卷裡調查了用戶是否願意試試新的飲料口味,如果可口可樂變得更加的柔和,你會買賬麼?

結果88%的人選擇會去嘗試新口味。

1985年,大量的新口味可口可樂投放市場。但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幾乎全美國人都抵制新口味,每天有1500個電話和成袋的信件投訴到公司,想要回到原來的口味。

管理層很納悶哈,不是說好會嘗試的麼?怎麼不按常理出牌呢。

於是他們又做了一份問卷調查,不過這次結果反過來了,超過60%的人拒絕新口味,想要回到原來的口味。

你看,其實用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有真正面對了,才會出現真正的“需求”。

所以,想要設計一份好的問卷調查,需要儘可能的還原樣本,並儘可能的用客觀無引導的問題來進行。

問卷調查,是一次溝通的過程,想要獲得價值信息,就得設置談話對象,談話內容,談話的場景。

談話的對象,必須要同等比例匹配,而且數據要足夠大。原來的用戶是男女1:2,城市鄉村1:2,老人和小孩1:2,那麼你的樣本也要如此,而且選一家三口肯定不可取,數據要大。

談話的內容,首先必須要客觀不引導,比如要明確定義到可識別,“經常”“如果”“是否”等等這些詞,都不夠客觀,容易產生溝通偏離。

談話的場景,也就是背景,不能先前置結果,也不能引導結果,更不同更換邏輯本身,要用探尋的侷限問題去獲取答案。

當然就算設計的再完美,數據的誤差依然存在的,所以需要用戶的面對面訪談。

2、用戶訪談

當年,Sony準備推出一款非常復古的音箱Boomboex,它復古的外觀有黃色和黑色兩個顏色。

公司準備下半年進行市場主推,但是不確定主推那個顏色好。於是產品經理經過仔細篩選,選了一組潛在的消費者,進行了面對面的訪談。

這次會議做了很多的深入調查,而且著重的在顏色上聽取了用戶的意見,他們一致的認為應該推出黃色。

會議以後,產品經理為了對這些參與調查的人表示感謝,表示他們可以在黃色和黑色中選擇一個作為回報。

結果每個人拿走的都是黑色的音箱。

用戶訪談,是比問卷調查更加深入的溝通過程,但是你依然無法確定用戶想要的是什麼。

鑽頭和牆洞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你以為人家要的是一個鑽頭,其實人家想要在牆上出現一個洞,如果你在問為什麼,人家說想要掛一幅畫,其實現在有適合牆壁的強力掛鉤比洞更好。

用戶想要的,用戶真的需求的,完全是不一樣的,福特用戶訪談也做過,但是人家說想要一輛更快的馬車而已,而不是更快的達到目的的。

你問一個人最喜歡幹什麼?大部分人說環球旅遊,我也想啊,大家都想啊,但是真的有多少人能實現呢?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上班和下班的路上而已。

所以,對於用戶訪談,要多問why,比如5W追問法。

或者,不要問,直接觀察對方做了什麼,這就是可用性測試。

3、可用性測試

一問一答未必出真相,畢竟說話的時候飄到哪裡誰也控制不了。

有一句話叫什麼來著,嘴裡說著不要不要,身體還很誠實的麼?!

多少份問卷調查和用戶訪談,都不如用戶實實在在的選擇來的真相。

可用性測試,就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測試:尋找一批典型用戶,然後讓他們使用產品,記錄下一切產品使用過程+使用者的表情。

比如你開發了一個APP,想要知道設計的體驗如何,於是可以找一群人使用他,然後記錄下使用者的使用過程:頁面的操作過程+同步使用者的表情。

當然,這裡非常重要的是典型用戶尋找,你開發一個極客產品,卻找小朋友來試用,那肯定就不對味了。

所以最好找使用過你上個版本的用戶,或者使用過你競爭對手產品的用戶。

那麼找幾個呢?用戶訪談一樣麼?不不不,其實只要5-8個就夠了,對於行為來說,多餘8個就產生不要信息增量了,邊際產出很小了。

找到用戶以後怎麼辦呢?自然是設計一個典型任務:不能太多,但是要覆蓋用戶遇到的場景。

然後就讓他們用起來吧,你只要觀察就行。

時刻關注表情,比如迷茫的時候肯定是邏輯和操作出問題了,皺眉頭肯定是體驗不好了,驚訝也許是產品給予了超預期的反饋。

這些行為數據,則是優化產品的最直接的反饋。

根據這些反饋改進產品,這應該是快速迭代方法論裡,最省成本的方式了。

4、數據分析

前面三者的用戶調查,最後統計出來的都是數據。

除了這些數據,還有市場數據,競品數據,典型用戶的行為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就能得出一個相對來說非常可觀的結果了。

我們說的話容易飄,容易偏見,我們的行為容易被誘導,容易被特定場景和個例所帶偏,但是數據最誠實了。

排除清洗數據,和選擇數據維度的誤差,只要數據邏輯正確,那麼數據就是真相。

所有的決策,當你的經驗和直覺尚未達到一定地步的時候,相信數據總沒錯的。

除非你足夠懂人心,足夠懂你所在行業,所開發產品的典型用戶的心理,你才可以用主觀去做出各種假設。甚至用主觀去做決策。

在數據時代來臨之前,大部分的營銷大咖,產品經理都是靠這種對於人性的敏感來創造奇蹟的。

但是數據時代來臨以後,不說一下子取代他們,但是也可以對各種假設做出驗證了。

基於用戶理解做出各種假設嘗試,然後用數據去驗證,最後實施,這能大大的提高產品經理和運營經理的項目成功率。

那麼用在用戶調研裡面的數據分析,主要是哪方面的呢?當然是用戶的行為數據。

比如用戶在你的競爭對手那裡的行為數據。

比如用戶在搜索引擎裡面的行為數據。

比如用戶在整體環境下的統計大數據。

再比如用戶在使用你的產品時候的行為數據。

再比如用戶在參與你的活動時候的行為數據。

這些數據一方面可以分析問題,一可以預測未來。

當然用的最多的,不管是對於產品還是運營,依然是——驗證假設。

——5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