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穴鳩的現實是“決起而飛,槍榆方而止”;溪流的現實是在石縫間,淺吟低唱著“靡靡之音”……它們早已身陷於現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疲憊的心靈早已放棄了擁有夢想遙望天邊的權利。

於是,夢想的翅膀飄然遠去,現實的枷鎖架在脖項。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張睿

他叫張睿,1985年出生,藝教育美術空間的創始人,一個畫了三十年畫的曾經的藝術家。

大抵所有的堅持都源自熱愛。

從小就熱愛美術的張睿,在畫畫這條孤獨的路上,已經默默前行了30多年。

80年代出生的孩子,沒有其它渠道和媒介獲得各種知識和資料,那個時候資源匱乏,張睿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動畫片。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看著一幅幅畫作在自己的畫筆下揮灑、打磨、成型這種繪畫帶來的滿足感是他畫畫的初心……

動畫片裡的變形金剛好酷啊,小小的張睿心裡充滿了渴望。可商店的擎天柱要上百元一個,他只能拿著石頭和粉筆在地上、紙上照著小人書畫。

可以說張睿在繪畫方面是有天賦的,隨著他越畫越像,一家人開了家庭會議,中斷他幼兒園的生活,轉去少年宮學畫畫。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當時普遍的人認為畫畫是不務正業,所以小學畢業後的張睿,被安排到鐵六中學初中部的文化生重點班,並沒有去美術班學習。

鐵六的重點班是什麼情況,你能想得到吧?

班裡幾乎都是奧數競賽拿獎那樣的孩子,張睿深深感覺自己和他們格格不入,一度非常自卑,不善於和別人交流。

在壓抑自閉的狀態下,張睿那兩年落下了口吃的毛病。他記得特別清楚被叫到回答問題的時候,尷尬地站在座位上答不出來,出汗像洗澡一樣,以至於老師都不好意思再提問他了。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留級初二轉入美術班的那個早自習,張睿或許一輩子也忘不掉,這可能也是他如今從事教育工作的一個小小的導火索。

早自習下課,他搬著自己的桌子和凳子,從一樓到三樓的美術專業班,雖然路程不遠,但年紀尚小的張睿,分明有了一種恥辱感。

他知道自己的文化成績不理想,但想得到認可,就必須有一項能力要強。第一天上專業課,在畫室的張睿小心又緊張,晚學一年的他完全跟不上老師的課堂內容,只能去旁邊練單體。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也就是從那時起,張睿才真正系統性的學習美術,他投入的精力越來越多,瘋狂開始畫畫、練習,像一條魚歷經萬般煎熬終於到了水裡,總算喘了一口氣。

那一年的的鄭州市中招美術考試,張睿直接幹掉了班裡八大高手中的一半人,順利考上了高中部美術班。

他很意外,因為在重點班的慣性,一直把自己定位是班裡的末尾,覺得不如別人,但如今取得的成績,讓他在繪畫這個事情上充滿了自信。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從少年宮,到鐵六中學,再到大學,他從未間斷過對藝術的追求。

大學在讀期間,張睿又順利完成了從學生到老師的身份轉變:在一所畫室擔任代課老師。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從2005年大一到2008年三年的時間,張睿日復一日的從早上8點到晚上11點輔導學生的美術,沒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間去畫自己真正想畫的東西,表達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東西,這對於一個夢想做畫家的人來說是相當恐怖的。

2009年,他辭掉畫室代課老師的工作,瘋狂在家做作品、搞創作。三五好友成立一個藝術社團,烏托邦式的環境像個罩子一樣保護著張睿的藝術火苗,脫離一部分現實。

“但現實畢竟是現實,它不一定接受你,必須要經歷打磨期。”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2012年,張睿踏入夢想中的藝術圈,開始接觸到美術的商業領域,包括畫廊接洽、買賣。

他坦言:做藝術家的那幾年真的很累,但不願意失去任何一次機會,一個展覽接一個展覽,也賣出去六七十張作品,也算是對自己的肯定。

在這個過程中,張睿發現藝術家不是那麼好當的。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他的生活極不規律,每天除了展覽就是創作。夜晚的清淨能讓人安心創作,張睿幾乎都是從凌晨畫到第二天的午時,每天畫畫將近十個小時,已經讓他落下很嚴重的腰間盤突出。

同時,他心裡極其明白,初期的成功是前面積攢了很多東西,作品的思路和繪畫的激情是陳釀出來的。

但張睿越走越發現,在強壓力下也有一定的創新和提高,可再往下走他感覺自己的思緒、想法和之前預定的東西都實現了之後,整個人成了一張白紙。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畫畫確實是張睿心裡最愉悅的時候,但生活是很縹緲的。張睿的一腔藝術熱血仍舊向現實“妥協”了。

他說藝術家聽起來很高雅,實際上都是“裝、虛、空”。有人說“藝術家是資本家有錢人的玩物”,也有人說“賣不出去的畫全是垃圾”……

而藝術,一旦有了名利的束縛,就不再純粹了。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看明白這一點的張睿陷入痛苦和無奈。這是一種來自於無法避免的現實的無奈,但也讓張睿看清了自己的心。

他要去做一件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打破美術與普通生活的隔閡,讓普通大眾也能感受繪畫的力量,獲得心靈的充實。

2015年,張睿淡出藝術圈,創辦了藝教育的品牌。

他說藝術圈就是個名利場,吸引所有人想往裡進,卻不是所有人都有好結果。但現在做教育這個行業,心裡很安穩踏實。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最開始是作坊式的畫室,到現在新聞大廈四百多平面積的畫室,外人眼中的張睿活很光鮮,可背後的心酸也只有自己知道。

一年一百多萬的投入,到現在還是負債狀態,投入的時間、金錢和心血使自己無法回頭,對家庭張睿十分愧疚,他說這幾年一直在支出,偶爾還需要父母和老婆的“接濟”,一個大老爺們兒說出這話的時候,也讓我的鼻尖一酸。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你把精力放在哪,就會在哪裡開花。”

雖然說也很累很難,壓力也更大,但張睿總覺得心裡有著落,是能看到結果的。

好在經歷了很多挫折,畫室慢慢開始走向正軌,人員上升也向著良好的局面靠攏。張睿說現在的自己就是每天做的是踏踏實實的事,過的是腳踏實地的日子。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每個人都是有能量的,當你的能量足夠耀眼,自然會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夥伴。

張睿也是如此,他很感激自己的團隊,這些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共同奮鬥的夥伴們,給了自己力量和勇氣,讓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

現在的張睿完全以工作和事業為主,可是學校佈置教室或者需要大畫時,他還是會自己親自去畫。

他說畫是絕對不會扔的,每年自己有固定的時間會去畫畫:一到入冬,張睿會安靜地在家畫幾張紙本、手繪、水彩之類的作品。

這個畫已經不再是為了商業展出或是賣畫為根本了,而是愉悅自己的方式。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有多少人曾夢想執劍走天涯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去追逐年少時的夢與遠方

每個人不一樣,性格不一樣,追求的目標也是不同的,要保持藝術個性化、繪畫的開放性。

如果藝術標準化,就行同於造產品,藝術教育也並非簡單的技能訓練。無論是少兒教育,還是高考教育,培養審美,尊重個性始終是一個原則,過於標準,則會失去藝術本身的存在感。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張睿去參觀和考察業界優秀的畫室和學校,他堅信只要走得體當合理,走得夠堅定,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創辦集少兒、藝考合成人為一體的美術學校,讓藝教育的品牌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肯定!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當夢想遭遇現實的壓力,物質的逼迫,張睿雖向現實妥協,但他說,“繪畫是自己的愛好和興趣,用作品表達自己的一些感觸,才是我一直想要追尋的,畫畫不要太有功利心。”

腳步不能達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達;眼光不能到達的地方,精神可以飛到。

河南藝教育校長張睿:我帶著夢想的翅膀,卻陷於現實的泥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