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嶽麓四十年|這場演說,讓全場人紅了眼眶……

喜看岳麓四十年|这场演说,让全场人红了眼眶……

成全生命的成長,成全一代人的未來。

改革開放40年

嶽麓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來,聽她給你講述40年來,

嶽麓教育人的故事……

喜看岳麓四十年|这场演说,让全场人红了眼眶……

背影。對,是朱自清先生寫過的《背影》,也是龍應臺《目送》裡的背影。嶽麓40年,是無數大大小小的背影疊放在一起。一個背影,就是一段歷程;一個背影,就是一個見證。

這,是我前年偷拍的一個背影。

他是誰呢?或許有人知道,他是博才品牌的締造者,原嶽麓區教育局局長謝建成。記憶中的老局長:瘦小的個子,頭髮總有些亂,步子永遠都急匆匆。九十年代初,作為嶽麓教育的領航者,老局長就提出了“打造沿江教育風光帶”的計劃。現在,我還記得當年的教育理念——“著眼這六年,為著六十年”。當然,還有老局長的“蔥、姜、蒜”理論。他說,“炒菜需要蔥、姜、蒜。人生呢,更需要蔥動!沒有“蔥”動,怎麼會有“姜”來。千萬不要遇到一點挫折,就“蒜”了。”幽默的話語卻富含哲理。而今完成了一代人使命的老局長,已是耄耋老人。秋風中,再望向老人,發現他的背影將時間拉得很長很長……

喜看岳麓四十年|这场演说,让全场人红了眼眶……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老西區區屬中小學只有27所,教師1008人,學生11760人;而今,中小學110所、幼兒園175所,教師7775人,學生人數已達128000餘人;1978年小學升初中比例為60.5%,而今,已經全面實現九年義務教育。40年中,幾代嶽麓教育領導班子帶領全體教育人,以領跑者的姿態,讓教育成為了區域價值的閃亮名片!

此刻,我想起了一個充滿希望的背影。

他叫文質,一名留守兒童。很小的時候,孩子的媽媽就去世了,父親也離家了,與孩子相依為命的是神志有些不清的奶奶。但這孩子,很爭氣:在學校,他興趣廣泛,花式跳繩一分鐘可跳160個;他熱情友善,待起客來彬彬有禮;他孝敬老人,自己患上腎炎,排尿都困難時,還不忘要照顧自己的奶奶……孩子,天意弄人,父母的命運你無法改變、家庭的環境你也無法選擇;但天生憐愛,你生在了好時代、生在了嶽麓山下!六個年頭,蓮花鎮中心小學用“立德樹人”四個字在孩子身上烙下了“良善”的印記;今天,雙楓中學又助力他站在了湖南省英語能力競賽的講壇上!

這只是十餘萬嶽麓學子中的一個背影。我常想,成就這背影是什麼呢?如果不是 “城鄉教育一體化”,如果不是“嶽麓山下好讀書”,“小文質”們的生命能綻放出如此的精彩嗎?

“莫愁前路無知己,春風已度玉門關。”繼謝局長之後,幾代嶽麓教育領航人,以大視野、大智慧,努力釋放教育均衡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實現了教育與城市一同成長、學生與教師一起成長、民生福祉與經濟騰飛共同增長!嶽麓區已經成為了中南地區教育資源最為豐富的“黃金帶”!他們,不是一個背影,而是一群背影……這片土地、這群人從來不曾忘卻每一個“小文質”們!他們的背影,也許溼透了衣裳、也許斑白了頭髮、也許彎曲了脊樑!“筆落驚風雨,詩言家國情”,這樣的背影已經書寫在了嶽麓山下的每一個校園中!

喜看岳麓四十年|这场演说,让全场人红了眼眶……

成全生命的成長,成全一代人的未來。

這,是我們嶽麓教育人的價值。

為著這神聖的使命,我們站在湘江邊目送時光的背影。我知道,我在目送的同時,

自己也會成為別人眼裡的背影,

也會匯入嶽麓建設乃至中國教育的波瀾壯闊之中;

但我更知道,只要珍愛腳下的土地,

我們終將獲得百年樹人的最美饋贈,

我們也終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喜看岳麓四十年|这场演说,让全场人红了眼眶……
喜看岳麓四十年|这场演说,让全场人红了眼眶……

來 源 | 龍勝

編 輯 | 周暉

喜看岳麓四十年|这场演说,让全场人红了眼眶……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喜看岳麓四十年|这场演说,让全场人红了眼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