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成爲中國最宜居城市,北上廣深遺憾落榜,生態指標很重要!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日前公佈的《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中,香港的宜居指數高居全國第一,北上廣深位列其後,而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公佈的2017年全球宜居城市報告,也將香港評為中國最宜居的城市。

香港成為中國最宜居城市,北上廣深遺憾落榜,生態指標很重要!

香港太過城市化了,而香港這座城市給予人的壓迫感也是很強烈的,在2017年末,香港總人口740.98萬人,在香港11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均居住面積僅僅不足14平米,那為什麼這個人均居住面積不足14平米的地方,會成為中國最宜居城市呢?而公開的報道顯示,香港成為最宜居的城市最重要的就是香港擁有大面積的綠化。

香港成為中國最宜居城市,北上廣深遺憾落榜,生態指標很重要!

香港從1970年代開始,便通過立法保護40%的郊野公園,在法律的約束下,所有的樓盤開發只能在狹小的空間展開,在某種程度上看,香港人以“蝸居”的形式換取了大面積的綠化和清新的空氣,如今雖然經濟增長放緩,但是香港的野郊公園並沒有因此減少。如果僅僅看一方面就判別宜居城市,可能有點片面,衡量的標準包括,氣候、環境、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香港不光擁有好的基礎條件和優質環境,其他的各項指標也都很強,香港在世界上最安全城市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

香港成為中國最宜居城市,北上廣深遺憾落榜,生態指標很重要!

而對於北上廣深來說,都具備很好的基礎設施,各項指標都很強,它們的一個通病就是環境查,宜居指數比較低。北京宜居指數底的主要原因是民生和生態兩個問題,回漲的房價,使民生質量缺乏拉動;另一方面,北京的環境問題和霧霾雖然取得成效,但是空氣質量還是未能優質;上海的宜居指數下降,主要是民生質量,各項費用都在漲,使民生的質量排名靠後,雖然上海的投資發展指數有所下降,但是還是具有很大的潛力。希望未來的中國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成為真正的宜居“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