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本文作者/沈健

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在工地摸爬滾打30年的建築農民工高興財

這個題目太大,但心中的高興財的經歷和命運,的確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緊密相連。於是就一橫心,選定這個題目了。

題目太大,是寫文章的大忌。既然選下這個大題目,就硬著頭皮按照這個題目的思路,來寫寫高興財的經歷和命運,看看高興財的經歷和命運,又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和聯繫?

高興財是誰?高興財有什麼要寫的?

高興財是我的表弟,他是個江蘇如皋的農民,是個幹了幾十年建築工地的農民工,是個從木工成長起來的專門擔負腳手架搭設業務的小小“包工頭”。

我有五個舅舅。1970年1月出生的高興財,屬狗,是我四舅高仁德的孩子,我比他大八歲。高興財排行老四,上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共兄妹五人。包括高興財在內的我四舅家的這五個表兄妹,是我同代的人,分別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我小時候,經常去四舅家,與他們一起玩,放風箏、打陀螺是一起玩的最多的遊戲, 大表兄高興華大我一歲,是帶領我和高興財及其大表弟高軍一起玩耍的“孩子頭”。

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高興財與哥哥高興華、高軍和姐姐高梅芳從建築工地回鄉過中秋時在豐收在望的 稻田裡合影留念

去四舅家,高興財兄妹多,能夠玩到一起,是吸引我總去他家的原因。去了他家,伙食還可以改善,我四舅媽做的豇豆乾、扁豆乾,一年四季去,基本都可以吃上,是我的最愛。尤其是他家的柿子樹,一到深秋,滿樹的柿子像紅燈籠一樣,特別誘人,我去了,不僅吃還往回帶。

出生在改革開放前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個時候,物質生活條件比較貧乏,家家戶戶好幾個孩子,缺吃少穿,生活條件艱苦。從小到大,兄妹少的人家,生活相對好一些,一年可以添幾件新衣服,兄妹多的,有“新老大,舊老二、花子老三”的說法,弟弟妹妹們只能穿哥哥姐姐穿小、穿舊的衣服,一日三餐,以稀粥為主,過年過節才捨得一餐乾飯,見一見葷腥。

當時,全國的經濟條件和生活狀況都差不多,人們之間的貧富差距不大,農村的生活相對差一些,實行的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體制,農村打的糧食首先要交足公糧,剩下的才是口糧,口糧不夠,一年中有四、五個月再吃國家的返銷糧,一個人一個月28至30斤的糧食,副食品很少,像我和高興財這樣的孩子多的家庭,生活更是清苦一些。所以,餓,是那個時代的普遍感覺和伴隨一生的記憶。

我們生活的年代,是計劃經濟時代。農民,就是在農村種地,除了當兵、上大學,會像釘子一樣被釘牢在農村的土地上,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農村人特別羨慕城裡人,羨慕能在外工作的人,城裡人,特別是江南一帶的城市人,瞧不起農村人,尤其瞧不起蘇北來的農村人,叫蘇北農村人“鄉巴佬”、“蘇北佬”。

當時,我們的父輩們經歷建國後百廢待興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民公社、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群眾運動熱火朝天,過的是大集體的勞動生活,大幹快上,一年四季,麥子、玉米、水稻、棉花,一茬茬的播種、耕耘、施肥、澆灌、收穫,忙個不停,農忙時,大清早到田裡勞作,晚上還要上夜校。冬閒時,平田、挖溝、興修水利,不像現在有挖掘機,全是人工挖運,膠輪車都沒有,硬是靠男人們的鐵肩膀,平整出了一片片田地,開挖出了一條條河流。農村是生活全國基本是一樣的,集體出工,掙工分,男勞動力一天10分左右、婦女一天大約8分左右,孩子多的家庭,人均掙的工分少,孩子多的家庭,人均掙的工分多,一般家庭一年到頭公分積攢的收入只有幾十元、百十元就是高收入,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多、孩子小的勞動力少的家庭,一年到頭,可能還要倒找生產隊的錢。

高興財和我們家這樣的孩子多的家庭,父輩們能夠養活我們已經很不易,能夠把我們養大,上學,就是成功。父輩們被綁定在了土地上,成為土地的主宰,我們這一代人長大後,在農村,如何改變命運,能夠不再像父輩們一樣一輩子被土地栓牢,天天重複父輩祖輩們那種一輩子在莊稼地裡刨食的生活?時代在悄悄的發生這變化,我們這一代人有了新的選擇。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在我們江蘇南通地區,象我們這些兄弟多的家庭,孩子們17、8歲了,基本就上不了學了,上到高中的都極少,找個師傅學習個木工、瓦工、油漆工什麼的手藝,是比較普遍的想法和選擇,最好的選擇是考大學、當兵或被社辦企業招工,但這是鳳毛麟角的事情,機會一般是那些鄉村幹部孩子的,好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想都不敢想,可望不可及,一個大隊現在叫一個村,一年裡入伍當兵或被招工跳出農們的幸運兒也就那麼一兩個人。

1978年,黨中央十三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揭開了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的光輝一頁。改革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人民公社的體制隨後也很快改變,像我和表弟高興財這一代人,成為改革開放政策的受益者。1980年11月,我高中畢業在農田裡勞作了一年後入伍到北京,人生的軌跡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我離開家鄉時,我表哥高興華已經拜師學了木工,我表弟高興財等還在上小學。

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搭滿腳手架的工地

離開家鄉跳出農門後,我到北京再與高興財等表兄弟們聯繫、見面,就很難了。那時,交通、通訊不便。幾年後,得知高興財和他二哥也就是我的二表弟高軍,小學畢業後初中沒有上完,就跟了他們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大表哥高興華,去學習木工手藝,當了木匠。

改革開放後,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日新月異、一日千里。尤其是交通建築業蓬勃發展,一條條大馬路、高速公路,一幢幢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奇蹟般的相繼建成,國家的面貌,人民的生活,不斷髮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民工,成為一個新名詞,成為一個新的群體,作為國家交通建築事業建設的主力軍,為建設和改變城市的面貌,促進交通、建築業的發展,改善人們的居住與交通生活條件,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我們這一代人,弟兄多,上大學的極少,當兵的極少,像父輩一樣在家務農種地的極少,絕大部分進城打工,去了建築工地,成了建築農民工。江蘇南通是全國聞名的建築之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男性百分之七十以上去了建築工地,當木匠、瓦匠等,女性不少去學了裁縫或進了廠。我表弟高興財與兩個哥哥都學了木匠,剛開始在本地,後來去安徽,給私人蓋房或打傢俱,那時,很少有工廠化的傢俱生產,都是把手藝人請到家裡,基本從原木開始,把木頭開成木板,再開鑿公母榫,按客戶的要求製作傢俱。在農村,孩子要結婚,第一是蓋房,第二就是製作傢俱,男方家負責蓋房,打製婚床,女方家要製作大衣櫃、書桌等陪嫁的傢俱,全是手工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隨著全國各地基本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在農家或進城給私人蓋房或打傢俱的這些木工瓦工等手藝人,絕大多數進了一個個鄉鎮的建築隊,有組織的外出承包工程,到城市裡去蓋樓房、廠房等。大慶、蘭州、新疆、青島,是我印象中,我們如皋場南鄉建築隊早期外出承包工程最多的地區,春節後,一個個打著揹包,帶上被子、瓷盆等生活用品出去,到年根了才回來。那時的公共汽車,在車廳上,要裝上一大堆的被子打成的揹包等行李,用網狀繩索給罩著,火車也是綠皮車,滿車廂的人,滿車廂的被子打成的揹包,揹包上還有一雙鞋和一個洗臉盆。

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高興財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了工地

我表弟高興財兄弟三人,剛剛做木工的幾年是給私人打傢俱,後來跟著潮流走,就轉到了鄉建築隊,外出去了建築工地,在建築工地,木工主要的是做模板支護等工作。四舅家的小表弟高興財,就是在1989年他19歲那年,跟隨我們家鄉的江蘇如皋場南建築站的一個叫馬成其的老木工師傅,去了吉林長春吉化煉油廠工程項目上,開始了他建築工地農民工的打工生涯。從此,高興財與建築工地結下不解之緣,在建築工地一干就是近30年,從一個單身小青年,通過後來的一步步奮鬥,學到了工地的相關施工技術、管理技能,成長為一個有一定管理才能的“小老闆”。

前不久,有機會與高興財相聚,談起了他近30年來的建築工地的經歷,我突然感到,高興財在建築工地30年的艱辛奮鬥歷程,不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縮影嗎?不就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建築業發展鉅變的創造力源泉嗎?這一代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的 貢獻是巨大的,是可歌可泣的。這一代人,乾的是重體力活,吃的非常苦,生活上,省吃儉用,上要孝敬父母,下要讓他們的孩子過好日子,不再像他們一樣辛苦,每天的奮鬥,就是為了多掙錢,蓋房子,培養孩子上學,孩子長大了,為孩子結婚創造條件,幾十年來,為國家擔當,為家庭擔當,就是一個永不停息的勞作的機器。

在與表弟高興財的聊天中,我瞭解到了他建築農民工30年來的奮鬥歷程。回首過去的時光,他的經歷的一個個工地,一個個奮鬥的故事,歷歷在目。他說,建築工地的生活,條件差,工作起來沒有正點的時間,加班搶工是家常便飯。剛去吉林長春吉化煉油廠工地時,他學了支護模板,但大多數乾的是小工做的體力活兒。抬土、搬玻璃,運模板,都是人拉肩扛,沒有用什麼機械,大多是人工,一天干十二、三個小時, 特別苦。

到了1990年,吉化煉油廠項目完工後,他隨建築隊轉戰到山西大同水泥廠倉庫工地,後來在1991年和1992年,又轉到山西太原市內的工地;再後來,奔赴山東青島,參與建設了青島利群大廈項目。在各項目主要是做模板鋪設和支護方面的建築木工活兒。跟隨的鄉建築隊,是家鄉江蘇六建的一支隊伍,短短几年,他成為建築木工隊伍裡技術高超、工作能力和效率突出的骨幹人才,贏得建築隊管理者的賞識。

回憶起1989年到建築工地剛剛做木工的日子,高興財說,工地搶工的時候, 往往1天要幹15、6個小時,最多的一天連軸轉幹了 18小時。在一天中,一般是大清早起床上工地,一干就幹到下午3、4點,在工地上簡單吃點東西,就又接著幹到晚上9、10點,才回工棚休息。住的是石棉瓦的工棚,幾十人睡一起。早上2、3點就起床,不天亮就上工地開始幹。一年忙到頭,正月初七、八就出去,年底到了農曆臘月二十五、六才回來。在工地一個月只給20元生活費,到年底能掙兩、三千元。

高興財說,多吃苦,才能多掙錢,那時,家裡窮,要掙錢把房蓋了才能娶人。當時,大哥高興華結婚了,二哥高軍和他自己沒有定親娶人,在農村,要娶媳婦先要有好房子,掙錢蓋房是他們兄弟共同的奮鬥目標。到1992年,兄弟三人齊心協力,把樓房蓋了起來,1993年掙的錢,對樓房進行了裝修,之後的1994年、1997年,二哥高軍和他相繼在新樓房裡迎娶了新娘,結了婚,了卻了我舅舅舅媽的心願。

隨著幾年的歷練與管理水平的提升,高興財從1997年他27歲那年,開始嘗試承包工程,帶了幾人承包建築模板支護方面的作業,從勞力層向管理層轉型。到了1998年、1999年,常年跟他乾的木工發展到20多人,從承包一個作業面的活兒,發展到可以一下子承包幾棟小樓的全部模板支護任務。凡是他承包的業務,都能夠很好的履約,出色完成任務,深得發包方老闆的好評。

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生活就是工地 工地就是生活

一個偶然的機會,高興財改行做了腳手架的搭設業務。從事腳手架的搭設業務,是從2003年那一年,一做就做到現在,整整做了15年的腳手架業務。

萬丈高樓平地起,高空作業離不開腳手架。

高興財當農民工在建築工地摸爬滾打前後快30多年,前15年主要做建築木工,後15年主要從事建築工地的腳手架搭設業務的承包業務。

2003年,杭州錢江大橋邊的彩虹城項目,是他乾的第一個腳手架業務工地。是從浙江東陽的老闆那裡承包的,由於高興財管理有方,講信譽,人厚道,為人肯吃虧,不計較,此後,持續開展合作。這東陽老闆還把其他老闆這方面的業務推薦介紹給高興財,每合作一個老闆,一個單位,都結下深厚友誼,只要有後續項目,就持續的展開合作。致使高興財的腳手架業務越來越多。

杭州、嘉興是高興財腳手架搭設業務開展的主要市場,參與了這一區域市場的江南摩爾、興洲國際、第一人民醫院等系列項目的建設,基本沒有離開過杭州和嘉興, 最多的一年,完成的腳手架搭設業務累計建築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2018年,在嘉興有嘉善王店奧普廠房、嘉善公交公司、西塘富仕康廠房等好幾個項目,這些項目最高的樓盤為30層樓房左右,承包的大多是建築的內腳手架。

從事腳手架搭設業務承包,至今一晃有來得15年來。15年中, 不僅在杭州、嘉興幹了系列項目,還在浙江義烏、江蘇泰州、北京朝陽區、河北石家莊、山東沂水、山東濟寧、天津塘沽等地,分別承接了商貿城、住宅樓、廠房、通訊大樓等工程,承建的開元明珠大酒店腳手架工程,樓層多達33層,與10多個建築公司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累計參與8個省市的200棟樓房等建築的施工。

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一幢幢高樓大廈從高興財們手中崛起

把工程幹好,履行雙方的約定;誠信待人,本著雙贏的態度與別人進行合作,成為高興財源源不斷的項目乾的重要原因。

有項目幹是根本,把項目幹好是根本的根本。腳手架施工,是高空作業,施工艱苦,危險性大,找到合適的勞動力,是高興財承接項目的先決條件。把工程發包單位或給活的老闆服務好,把自己的工人帶好服務好,是高興財長期以來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線,也是他孜孜以求的一直的做法。

安全第一,質量為主。

高興財首先善待自己的員工自己的工人,他說,工人有積極性了,把活兒幹好了,有信譽,才是做人做事的底線,才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幹腳手架工程,由於高空作業,高興財把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嚴格按照安全施工管理的要求,投入安全防護設施,提供勞動保護。高興財從事腳手架搭設業務承包15年,承接了大小大約上百個工地的施工,做到了安全無事故,且進度快,質量好,經常性的一個工地上,有好幾個腳手架施工作業的班組,高興財帶領的班組、團隊,從沒有拉過後腿,往往是走在前列,引領了其他班組或承包團隊的施工,發揮了施工的領頭羊的作用。

腳手架作業,主要的材料就是架子管,施工中,經常性的一天中,就要進場和搭設架子管30多噸。什麼時候讓管件進場,進場後怎麼堆放,作業中,怎麼和項目部與塔吊司機進行配合,經驗豐富的高興財,打理的井井有條。

腳手架搭設業務,爬上爬下,又髒又累又危險,高興財雖然是個小老闆,但做到帶頭幹,經常性奮戰在腳手架作業的現場,不怕苦,不怕累,滿身鏽跡。吃苦在前,奮戰在前。這幾年,高興財正常有4、5個工地同時在手,最多的時候7、8個工地,高興財來回跑工地,最近這5年,行車裡程達到了18萬公里。從事腳手架搭設承包業務15年來,高興財吃了太多的苦,用汗水和大愛澆注催生了一棟棟高樓大廈、大型廠房等。

建築業工程款拖欠,是普遍的現象。施工中,甲方一時給不了錢,但活還得幹,不能停,作為承包老闆有一定的墊資實力,是承攬工程的起碼條件。施工的前期,甲方的資金給不到位,工人的吃喝等開支都是高興財來籌集,每月工人的生活費就在20萬左右。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的壓力。但工人的生活必須保障,必須給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再多的困難自己扛,高興財寧可自我煎熬,想方設法,四處籌借,也確保工程的施工進展、施工履約,確保工人工資的發放。他帶領的承包組施工人員從沒有堵甲方大門或者工地大門討薪的事件發生。

把工人當親人,工人們都願意跟著高興財幹,有一些工人,從剛成年就跟著他,一直幹到現在,孩子好幾個了,都不願離去。還有幾人從小工成長為獨挑一攤的老闆,高興財還源源不斷的給介紹工程,繼續幫人家忙。一個來自貴州六盤水的工人說,給高老闆哪怕白乾3個月,都願意跟高老闆幹,高老闆厚道,不坑人。

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大哥高興華(左)是高興財腳手架施工工地的得力干將

凡是與高興財合作過和一起做過工程的人,都誇高興財人好,過去,人家小高長小高短的叫高興財,現在,人家管高興財叫老高,高老闆了。一些和高興財合作的業主老闆,還有架子管租賃單位,持續合作10多年了,獲得了雙贏。

跟高興財乾的工人,結婚、生孩子、蓋房,找到高興財預支工資或借款,儘管沒有到開工資的約定時間,儘管高興財手頭緊張,但高興財總是盡力滿足。有個別工人早就離開高興財回老家發展或轉行了,有困難找到高興財,高興財也仍然熱心幫忙。

高興財經常說,既然人家找你,肯定是遇到難處,人家不知鼓起多少勇氣才打這個電話,張這個口,也說明人家信任你,能幫忙就幫忙。2005年,在杭州古蕩項目上的一個工人,平時幹活很好,都二十八、九歲了,還沒有成家,在交流中,高興財得到沒有成家的原因,是家裡湊不齊最後的5000元彩禮錢,高興財於是給了5000元,成就了小夥子的婚姻。

高興財說,幫助人的事情不值得一提,幫人就是幫自己,現在,好些工人離開多少年了,還時不常的發信息、打電話問候,還給郵寄一些家鄉的茶葉、水果等特產。

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高興財在浙江嘉興工地

一座座建築、一幢幢大樓的崛起,離不開木工、瓦工、混凝土工、鋼筋工、電焊工,也離不開架子工,離不開高興財這樣的一批承包腳手架搭設業務的“小老闆”。

我們國家改革開放40年,是建築業飛速發展的40年,也是高興財這一代人奉獻青春和汗水的40年。

高興財這一代人,他的哥哥姐姐是60後,他和他妹妹們是70後。60後、70後,是建築業勞動力農民工大軍的主力軍團。這一代人,普遍的兄弟姊妹好幾個,受教育的水平,小學、初中的佔了一多半,上高中的少,上大學或者出去當兵的更少,但生活與父輩們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適逢改革開放的年代,農村勞動力可以自由轉移的時代,不需要像父輩們一樣禁錮在農村,禁錮在農村的土地上,學手藝,學瓦工、木工,是最普遍的職業選擇,尤其是江蘇南通地區,我們這一代人,一家家的老大學了木匠,老二接著學,老三學了瓦匠,老四接著學,形成了一個個木匠的大家庭、瓦工大家庭,為當地崛起為享譽國內外的著名建築之鄉的品牌,奠定了勞動力基礎。這批人,跟隨建築隊走南闖北,南征北戰,一干三十多年,四十多年,如今從當年的小青年,已經到了五六十歲的年齡,不少當上了爺爺、外公。

高興財的“道路”與國家改革開放40年

哥兒倆情深

高興財一家兄妹五人,他和兩個哥哥先後學了木工,大多在一起幹,後來至今的15年裡從事腳手架搭設承包業務,他當老闆,他哥哥高興華、高軍,姐姐高梅芳,也先後加入到他的團隊,從事了腳手架搭設的業務。這幾年,高興財的兒子長大入伍當了兵,妻子明劉萍也跟隨高興財奮戰到了工地腳手架搭設施工的第一線。

建築工地苦,木工業務苦,腳手架業務更苦。

但對於高興財這一代人,他們的回答是:“吃苦才有錢!”做木工吃苦的錢,家中蓋了樓房,娶了媳婦,做腳手架業務掙的錢,把兒子養大了,過上了更美好的生活。

對於高興財這一代人來說,他們的長處就是能吃苦,能吃苦就是他們的長處。正是高興財這一代人,釋放了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飛速發展的人口紅利,是高興財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建築工地,奉獻給了改革開放事業,奉獻給了國家和社會的鉅變,奉獻給了人們美好的生活。

高興財,我的表弟!

高興財,平凡而偉大的建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