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抗菌可視化亞微米纖維的製備及其應用

易絲幫訊 近期,東華大學覃小紅教授

等人發明涉及一種抗菌可視化亞微米纖維及其製備和應用,所述亞微米纖維為負載抗菌劑和pH變色材料的亞微米纖維。製備過程:攪拌條件下,向PAN紡絲溶液中加入抗菌劑,室溫攪拌溶解;然後加入pH變色材料,室溫攪拌溶解,得到混合溶液,靜電紡絲,即得。該發明所製得的抗菌可視化亞微米纖維能夠同時具有抗菌功能和變色功能,通過亞微米纖維顏色變化可視化來顯示抗菌效果,並且操作簡單,設備簡單,製備成本低且環保,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適用於過濾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紡織服裝等。

亞微米抗菌纖維的製備主要有抗菌後整理和採用抗菌纖維兩種方法。抗菌後整理是使用抗菌整理劑對亞微米纖維進行後加工處理,從而使纖維具有抗菌的功能。按照抗菌劑與纖維的結合方式,抗菌後整理有以下3種類型,一是直接吸附型,即依靠抗菌劑與纖維的親和力,實現兩者之間的結合,這類產品溶出性較大;二是反應結合型,抗菌劑含有反應活性基團及抗菌基團,可以和纖維分子以共價鍵結合,抗菌物質不從纖維分子中溶出,具有很高的耐久性。抗菌亞微米纖維材料是一類具有殺菌、抑菌性能的功能材料,即將抗菌劑添加至靜電紡絲液中製成抗菌材料。針對諸多抗菌紡織品,大多通過抗菌測試的方法評判抗菌效果,若通過顏色的變化來感官抗菌的效果,使抗菌本身變得可以感知,則會有更好的服用體驗。


東華大學:抗菌可視化亞微米纖維的製備及其應用


圖1可視化抗菌亞微米纖維的SEM圖。

東華大學:抗菌可視化亞微米纖維的製備及其應用


圖2可視化抗菌亞微米纖維的直徑分佈圖。

東華大學:抗菌可視化亞微米纖維的製備及其應用


圖3亞微米纖維膜顯色圖;其中a為pH=4;b為pH=8。

有益效果:該發明所製得的抗菌可視化亞微米纖維比表面積大,直徑小,三氯生和pH變色材料能夠更好的發揮抗菌功能和變色功能,適用於過濾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紡織服裝等;並且操作簡單,製備成本低且環保,通過亞微米纖維顏色變化可視化來顯示抗菌效果,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

附:專利信息

專利名 一種抗菌可視化亞微米纖維及其製備和應用

申請公佈號 CN 108588887 A

申請公佈日 2018.09.28

申請號 201810419878 .7

申請日 2018 .05 .04

申請人 東華大學

申請人 廈門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發明人 覃小紅 仇巧華 俞建勇 李蘇 李景川 宋輝輝

Int .Cl .

D01F 6/54( 2006 .01 )

D01F 1/10( 2006 .01 )

鏈接地址:http://www.espun.cn/news/detail-484.html

文章來源:http://www.espun.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