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局在竹溝設立80周年座談會在確山縣舉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釗 通訊員 王志波

中原局在竹沟设立80周年座谈会在确山县举行

11月4日,中原局在竹溝設立80週年座談會在革命老區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黨政綜合樓會議室隆重舉行。全國劉少奇紀念地紀念館負責人和黨史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確山縣委副書記、縣長彭廣峰主持會議。

中原局在竹沟设立80周年座谈会在确山县举行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解放軍原總後勤部政委劉源,毛澤東外孫王效芝,朱德外孫、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劉建,解放軍301醫院原政委袁安升,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原副部長宋慶生,原總後勤部軍需物資油料部副部長翟振發,原總後勤部保衛部部長豐志剛,河南省法學會會長劉滿倉,省國資委副主任秦建英,駐馬店市委書記陳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戚存傑,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張麗彩等參加會議。

中原局在竹沟设立80周年座谈会在确山县举行

會上,確山縣委書記路耕、駐馬店市委書記陳星先後致辭。在會議發言環節,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社科院城鄉發展一體化智庫秘書長翁鳴,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原館長、劉少奇故里管理局原局長羅雄,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一處調研員曾慶科,瀋陽文物古蹟保護研究中心主任、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館長劉秀華,駐馬店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主席劉康健等就“中原局在竹溝設立的歷史地位及作用”及劉少奇在竹溝修訂《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等課題,紛紛發表真知灼見。朱德外孫、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劉建代表革命後代在會上發了言。

中原局在竹沟设立80周年座谈会在确山县举行

劉源在講話中指出,確山竹溝是一片紅色土地、革命沃土,是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從這裡走出了劉少奇、李先念、楊靖宇等革命先輩,在我黨我軍革命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那段艱苦卓絕的鬥爭年代,中原局堅決貫徹黨中央指示,團結帶領億萬中原兒女浴血奮戰、屢立奇功,創造了不朽的歷史功勳。特別是我們黨在這裡培養出4000多名黨政軍幹部,組建了上萬人的新四軍基幹隊伍,走出了2位國家主席、10位黨和國家領導人、80多位省部級幹部和100多位將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站在新的時代起點,我們要認真發掘整理紅色竹溝的革命歷史,深切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繼承發揚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矢志不渝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中原局在竹沟设立80周年座谈会在确山县举行

11月4日至5日會議期間,與會領導和同志們還分別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國家3A級紅色旅遊景區——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舊址紀念館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紅色旅遊景區——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以及“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竹溝革命烈士陵園,還參觀了紀念中原局在竹溝設立80週年圖片展。劉源帶領“追尋偉人足跡繼承紅色傳統”學習訪問團一行也專程瞻仰了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看望了革命老戰士,向中共中央中原局五位委員群雕塑像、竹溝革命紀念碑和革命烈士公墓敬獻花籃,深切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共同追憶那段光輝的革命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前景。

中原局在竹沟设立80周年座谈会在确山县举行

據瞭解,確山縣是革命老區,也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的故鄉。確山縣竹溝鎮在抗戰時期是我黨在中原地區發展的一塊重要根據地和戰略支撐點,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史。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曾先後設在這裡,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朱理治、陳少敏、張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戰鬥和工作過。1938年11月,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在竹溝設立由劉少奇任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並明確了“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所有長江以北隴海線以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個地區黨的工作概歸中原局所指導。劉少奇、李先念等同志先後到達竹溝後,堅持黨的正確領導,鞏固發展黨的組織,卓有成效地開展統戰工作,大力發展武裝力量,當時的竹溝成了新四軍成長壯大的一個重要基地,新四軍二師、四師、五師均誕生於此,三師、七師的部分骨幹也來自竹溝。在竹溝還通過開辦黨訓班、教導隊等形式為中原各地培養4000多名軍政骨幹。當時,竹溝被譽為革命的“小延安”,在中國革命鬥爭史上譜寫下光輝的篇章。

中原局在竹沟设立80周年座谈会在确山县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