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說紛紜》第四十一期|近期大宗商品期貨普遍上漲?緣何?

《眾說紛紜》

關注財經資訊,探討金融知識。

《眾說紛紜》是由青鳥金融學院推出的有獎研討活動。本活動以分享財經資訊、推動金融學習、促進群眾交流為本心,通過每日的金融財經類話題,讓大家發表自己對於此類事件的想法和見解,從而在愉悅的氛圍裡輕鬆獲得金融知識,還能結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哦~

同時,青鳥金融學院交流群也歡迎大家積極加入,以便大家更好的溝通交流,想入群者可以聯繫青鳥客服微信諮詢。

《眾說紛紜》活動規則

每個工作日發佈當日討論話題,大家可以在該文章下方的留言區評論留言,精選留言都將顯示在下期文章中。

參與方式:文章下方留言即可。

活動時間:文章發佈當天,至次日發稿前。(注:週五活動截至下週一發稿前)

*活動解釋權歸青鳥金融學院所有*

第四十期《眾說紛紜》精彩留言


《眾說紛紜》第四十一期|近期大宗商品期貨普遍上漲?緣何?

客服截圖


接下來開始本期的《眾說紛紜》,歡迎大家踴躍參與討論!


《眾說紛紜》第四十一期|近期大宗商品期貨普遍上漲?緣何?

有專家表示:8月份以來,上漲行情與國內政策的調整有關。

為了穩增長,近期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方面都有所調整。在貨幣政策基調上,提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7月份以來也進行了超量MLF、指導銀行支持低級信用債等舉措;在央行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上,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近期市場流動性較之前有了明顯好轉。同業存單、回購以及國開債利率等均有顯著回落。制約商品價格的流動性壓力明顯消退。

在財政政策方面,明確了將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強調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政策主線指引下,下半年在基建、消費等方面或有進一步政策落地,對商品尤其工業品需求產生利好。

從商品供需來看,雖然國內經濟增速面臨一定放緩壓力,但不少品種上半年需求總體仍好於市場預期。同時,國內環保督查的持續推進,令一些工業品上游的產出受到限制,表現在鋼材、焦炭、鐵合金、鉛等品種的庫存處於偏低水平。低庫存格局令市場呈現易漲難跌格局。

此外,近期由於美元的走強人民幣相對貶值,使得國內商品受到一定計價因素的支撐。表現在價差關係上呈現國內商品強於國際市場的特徵。航運的回升也反映了全球需求在歐美經濟復甦的背景下有所回升。近期的表現更多是反映出當前商品整體需求的旺盛,這與今年主要經濟體經濟運行狀況向好的趨勢相符。

研究人員表示,根據美林投資時鐘理論,加息週期內過熱階段,配置首位的大類資產就是商品。截至2018年6月14日,美聯儲已經連續加息7次,當前聯邦基金利率1.75%~2%,已經達到了正常利率水平,但加息遠沒有結束,預計2018年仍有兩次加息,2019年有三次加息。美聯儲的加息政策具有引導作用,會推動全球經濟進入美林投資時鐘所說的配置商品的時間週期。

與此同時,全球貿易戰背景下會產生成本推動型通脹的預期。全球貿易環境的惡化,報復性關稅政策的實施會產生成本推動型通脹預期。涉及到國內的大宗商品,比如化工、油脂油料等,目前看都符合這個邏輯。

此外,國內投資資金配置需求推升大宗商品價格。期貨市場自身運行的週期也易於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不過,行情看漲中,也有結構分化。中信期貨研究諮詢部副總經理劉賓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表示,一些品種演繹中級別強勢,但具體到板塊方面,各自的驅動力還是略微存在差異。比如,有色品種的反彈主力驅動力來自美元回落;黑色系維持了較長時間的強勢則是在環保和基建預期的雙重利好刺激;能化板塊分化,但提振力一方面來自原油偏強,另一方面則來自PX價格強勢對成本的傳導,而且下游開工率高,需求相對不錯;農產品分化更明顯,蘋果一枝獨秀,主要是減產驅動力,而雙粕則受到近期生豬疫情拖累,另外油脂則在馬來西亞出口有所下降減輕國內市場一定現貨壓力。

專家表示,對一些原材料產業本身的限產,將對價格產生提振,例如近期對江蘇等地區鋼廠的限產,對螺紋鋼、熱卷等品種構成利好;對山西等地區的焦化廠的限產,對焦炭構成利好。如果限產發生於上游行業,同樣會通過原料價格的上漲對商品產生利好。不過,如果限產發生在行業下游,則將削弱相應商品的需求,對價格產生利空;例如近期對山西焦化廠的限產,對焦煤就構成利空。對於焦炭來說,既有本身焦化廠限產帶來的供應端利好,又有下游鋼廠限產帶來的需求端利空,對價格的最終影響要看兩方面因素的強弱關係。

專家認為,就當前來看,黑色煤炭板塊的大部分品種都受到環保限產影響,其中螺紋鋼、熱卷、焦炭、鐵合金利多影響較為明顯,而焦煤、鐵礦石則受到一定利空影響。在有色板塊裡面,主要是鉛受到環保限產利好明顯,此外,鋁和鋅階段性受到一定影響。在化工板塊,除了PVC受到上游電石限產的利多影響外,多數品種更容易受到石化下游行業限產帶來的利空影響。

上行週期仍在運行當中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商品市場整體上仍然運行在2016年初以來的牛市週期中。長週期上商品的復甦週期目前仍未結束。

有專家認為,預計市場仍將受到國內政策寬鬆和貿易戰這兩大主導因素的影響,農產品與工業品板塊輪動的現象接下來會繼續演繹。短期內價格上行有部分透支現象,但從整體而言,市場仍然在健康範圍內運行。其商品的上行週期仍然在運行當中。

另有專家認為,不能說整體商品已經過熱。從分行業看,對商品指數上漲貢獻最大的是黑色商品,而有色、能化和農產品表現一般。但是對於焦炭、螺紋、PTA這三個累計漲幅過大的品種略顯有一定過熱跡象。本輪上漲是期現同步上漲,並不完全是期貨單邊拉抬。但是從行業的利潤看,三個品種的生產利潤都維持高位或者創出近年新高,在目前國內總體消費不算太強的情況下,生產環節利潤居高不下,這對整個產業的平穩發展不是太有利,所以,劉賓認為這三個品種過快上漲略顯過熱。

下一步行情如何演繹? 黑色和能化板塊的偏強格局仍有可能延續;但是存在一定過高利潤的擔憂,中線壓力也可能逐漸加大;另外對於有色板塊,美元預計繼續下跌空間有限,對有色的提振也可能有限;對於農產品板塊,目前天氣可炒作的空間也不大,預計震盪是近期大節奏。綜合到整體商品的趨勢,預計仍是結構性行情,而且需要警惕供給利好邊際效應減弱,導致強勢品種獲利了結形成的調整風險。

專家表示,從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原因和邏輯來看,美聯儲加息週期遠沒有結束,貿易戰升級帶來的成本推動型通脹仍需要時間發酵,國內外匯管制、房地產調控政策、國家穩定經濟增長的態度等不會輕易改變。因此,造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邏輯和因素短時間內都不會發生明顯變化,當前趨勢不會輕易改變。目前言過熱,還為時尚早。不過,投資者應注意市場漲跌節奏變化,控制投資風險。

//

心動不如行動

大聲說出你的看法

在留言區嗨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