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解題技巧:比值的變化判斷

【導讀】

中公事業單位為幫助各位考生順利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今天為大家帶來資料分析解題技巧:比值的變化判斷。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

資料分析解題技巧:比值的變化判斷

在事業單位的行測考試中,資料分析一直佔著不小的比重,統考考試中資料分析通常以3篇材料15道題居多。然而,資料分析中的計算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比較頭疼的問題,但是我們的考試,偏偏又不讓大家帶計算器。那麼有沒有哪類,問題可以不用計算器就能夠解決呢?當然有!這就是我們比值變化判斷的一類問題。

那麼什麼樣的問題是比值變化的判斷呢?這就要提到我們在資料分析中,經常會用到的幾個比值類的概念。其中考察的最多的就是我們的比重,其次還有平均數。其實對於這類問題,我們都可以通過總結規律而不是通過計算來判斷現期比值與基期比值之間的關係。

資料分析解題技巧:比值的變化判斷

那麼現期比值與基期比值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

下面我們就以比重為例來講解比值變化的判斷方法!

例1.2017年A市糧食產量1123.5萬噸,同比增長11.2%。其中,玉米產量213.2萬噸,同比增長21.2%。

問:2017年A市玉米佔糧食總產量的比重比2016年上升還是下降了?

這一問題其實就是要判斷2017的比重比2016的比重大還是小,這是一個比較大小的問題。

2017年:213.2/1123.5; 2016年(213.2/1123.5)*(1+11.2%)/(1+21.2%);

1+11.2%小於1+21.2%,所以2017年的比重也小於2016的比重。

所以以後我們在判斷比重變化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採用以下辦法:

(1)若部分值的增長率>整體值的增長率,則現期比重大於基期比重;

(2)若部分值的增長率

(3)若部分值的增長率=整體值的增長率,則現期比重等於基期比重;

此類規律同樣適用於所有比值類概念(A/B)的變化判斷,例如平均數(總量/份數)、產銷率(銷量/產量)、利潤率(利潤/成本)等等。

判斷方法:

若A的增長率大於B的增長率,則現期比值大於基期比值;

若A的增長率小於B的增長率,則現期比值小於基期比值;

若A的增長率等於B的增長率,則現期比值等於基期比值;

資料分析解題技巧:比值的變化判斷

例2.2017年A市某汽車產量1123萬輛,同比增長10%;銷售總量897萬輛,同比增長8.7%。

問:2017年產銷率比2016年上升還是下降了?

【答案】下降。解析:產銷率=銷售總量÷生產總量。而銷量的增長率8.7%小於產量的增長率10%,所以2017年的產銷率比2016年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