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的兴奋剂,漫长的煎熬期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游戏我并没有通关。

当我玩到一半,也就是游戏设定中伪结局出现的时候,我失去了继续玩下去的动力。

我到网上看完了真结局,然后就结束了。

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去年玩《中土世界:暗影魔多》的时候,游戏的最终结局需要守城和攻城反复十多次,我实在没有那种精力继续玩下去了,同样是在网上看完了结局。

虽然这类游戏很容易让人沉迷,因为你在里面可以找到很多事情做。这种事情不一定就是推进任务的手段,而是开放世界所应有的细节,比如打猎、钓鱼、游泳等等。

但同样的,也容易让人疲惫。

那么说回《幽灵行动:荒野》,确实是一款素质不错的沙盒游戏。剧情上的推进主要以视频播放来进行,每段视频时间都不长,叙述得也很到位。玩法同样多样,虽然不清楚其中的军事器械是否符合现实,但感觉还是相当逼真。

然而在我看来,它缺少一种沉浸感。意思就是说,当我在操作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是在完成他的任务,而不是在完成我的。

沉浸和沉迷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举个例子吧,我玩过沉浸感最棒的游戏是什么呢?可能是《子弹风暴》或者《奇点》。当我玩这些游戏的时候,我是真的能沉浸到这个世界里,看着主角一步步走向命运的尽头。

在《子弹风暴》里我看着主角一路上的拼命挣扎,只为消灭将军;《奇点》则是在荒芜的小岛上与怪物搏斗,寻找事情的真相。

它们没有什么太多的游戏性或者说开放性,你只需要跟随着主角一步步走下去就好了。但是却让人很容易沉浸其中。

而沉迷则是带有一种强迫性的做法。当然,我不是说游戏设计师在强迫你玩这款游戏,而是说当你在玩的时候,已经陷入了一种被强迫的境地。

很多开放世界的游戏,不到一定等级或环节是不能去某些地方或进行某项任务的。比如说《幽灵行动:荒野》,你需要先消灭小干部,才能消灭大干部,消灭一半的大干部以后才能触发伪结局,接着消灭所有的干部以后才能触发真结局。

玩家能选择的只是在任务进行过程中的种种策略,但是整个游戏流程你就按照游戏设计的要求来完成吧!

《孤岛惊魂5》也是同样的手法,大boss手下有3个小boss,小boss则需要攒够一定的反抗点数才能触发BOSS战。

说实话,如果你沉迷于此的话,那么只能说你上套了。

总之,玩这类游戏,其实最适合的办法还是视频通关了。因为所有的任务都是重复性的,当你快进2倍的时候,一切都仿佛没有改变。

当然,我还是沉迷了一小段时间,因为在这么庞大的世界里,用各种办法消灭敌人的感觉还是很爽的。不管是迫击炮轰炸还是同步击杀,方法越多样,就越能吸引我。

可是疲惫感也很快就随之而来了。

当我看到眼前还有数十个人要击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没有动力玩下去了。

我此时此刻只想看到结局。

对于玩游戏的意义,我一直在思考。

如果说看书是让我们与前人的思想交流,那么游戏则是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小说和电影也能实现这一目的,但只有游戏能够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

想要看看末日的世界,可以,那来《最后生还者》;想要看看丧尸横行的世界,可以,那来《生化危机》;想要看看人类未来的科技,可以,那来《杀出重围》。想要见到的所有世界,游戏都可以带你领略一番。

就像读一本奇幻书一样,跟随着主角的内心一直探索下去,喜欢的话就多留一会儿,不喜欢的话就早点离开。

看清楚一个世界的样子是很难,充其量不过是转一转。但不要紧,那个世界的模样早已经在心中刻下了。

但别忘记了,我们终究只是个过客。在别人的世界里逗留太久,就不太容易回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