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春:我把芳華獻檢察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2018,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40年風雨歷程,40年崢嶸歲月,河南檢察機關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革,河南檢察人做出了怎樣的努力貢獻,湧現出了哪些先進人物和感人故事……為紀念改革開放暨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全面展示人民檢察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績,“河南檢察”新媒體自8月份開設【恢復重建40週年】專欄,推出人物篇、故事篇、大事記系列新媒體作品,請隨小編一起回顧檢察故事,重溫40年河南檢察發展史。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人物檔案:

郭小春,女,中共黨員,法學碩士,瀍河區檢察院一級檢察員。歷任宣教科副科長、科長,監所科長,預防局長,在司改後任員額檢察員。多次榮獲個人三等功、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所在科室也多次榮獲集體三等功、集體嘉獎。

1995年4月,郭小春通過招錄考試,進入瀍河回族區人民檢察院。倏忽二十三載,歲月無聲,歲月留痕。今天,讓我們與郭小春檢察官一起,憶往昔,話崢嶸。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青春如夢

不負韶華

最初,我對檢察院的職能並不瞭解,只是憑感覺報的。沒想到筆試、速記、面試都順利通過,朦朦懵懵就進來了。同一批一起來的有5個人,我被分到法紀科。可到辦公室一看,三個黃色的半舊的辦公桌和椅子,我的桌子抽屜還是壞的。科長就拿來了刨孑,錘子,呯呯啪啪一會兒就把桌子修好了。科長笑著說,小郭,你試試。上班後,給我們發的檢察制服,大沿帽一戴,可神氣了!走到路上,好多人還以為我是軍人呢!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不要小覷這每一日的平凡

不要放棄讓自己變得更出色

院裡調整後,法紀科又重新調整人員,4個人擠在一個辦公室裡,科里人員平均年齡27、8歲。這時條件有了改善,我們出去辦安案有了摩托車,有了麵包車,對面包車大家都像寶貝一樣對待。在科長的帶領和同志們的努力下,先後主辦和協辦了多起大要案,工作進入全市先進行列,法紀科被授予市級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這也是區檢察院首次榮獲此榮譽。當時還沒有電腦,所有的偵查材料都是手寫的,科長的筆錄記得最整潔,最規範。一個案件下來,詢問筆錄,訊問筆錄幾十頁,手指頭都不會打彎了,多年來,中指竟磨出了一個小肉球。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 ■■■■

在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下,我也很快成長起來,在全市法紀檢察業務練兵考試中榮獲第一名。由於工作需要,調整到宣教科任副科長,剛到宣教科時,寫材料非常為難。記得有次我把一句話的標點符號點錯了,我沒發現,這樣整個意思就變了,我給領導送去了,還認為寫得不錯,那時沒電腦,查資料都是平時看報紙雜誌積累的,還把有用的都剪下來厚厚的一本,所以寫材料真的很辛苦!領導找到我說,筆尖之上繫著興衰,以後一定注意啊!那以後,無論寫啥材料我都非常小心,唯恐出錯,每次都要審好多遍!後來,院裡配備了電腦,是大背頭的那種,我們都很激動,現在都已看不到了,如今電腦都普及了,但那時剛接觸電腦時,鼠標就不聽指揮,小箭頭忽東忽西的忽上忽下,覺得比鋼筆用著難多了,後來經過培訓,大家都成高手了,工作方便,簡捷,快速。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 ■■■■

在院黨組的領導下,2017年底,我們建成了洛陽市首家醫療衛生系統警示教育基地。在建教育基地期間,小到一個標點、一個字的用法,一幅圖的位置,一段文字的使用,大到教育基地的總體規劃,以及每個展廳的構思佈局,都反覆斟酌,反覆商榷。看著這集聲電光智能化為一體的勞動成果,心裡非常激動,更多的是感到檢察人的一份責任和使命。目前已有萬餘人次進行了參觀學習。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結 語

正是因為有像郭小春這樣的一代代瀍河檢察人,他們默默無聞地付出,默默無聞地奉獻,在檢察事業前進的道路上,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征程上,沒有句號,只有起點。我們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使瀍河檢察事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講述 | 郭小春

審核 | 胡社航

- END -

郭小春:我把芳华献检察

關注“瀍河檢察”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