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O分析標準品亞洲區2周年慶戰略發布成關注焦點

CATO分析標準品亞洲區2週年慶戰略發佈成關注焦點


2018年11月3日,CATO亞洲運營中心正式迎來2週歲生日。

從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總部開始,CATO起源於美國俄勒岡洲尤金市的一間實驗室,旨在為客戶提供質量更優的分析標準品。長期以來,CATO始終專注研發、打造精品,從而成就出標準品行業一線品牌的地位,目前已成長為擁有世界領先設備與高級科研人才的跨國企業,服務超過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業務觸及全球5大洲。

CATO分析標準品亞洲區2週年慶戰略發佈成關注焦點


隨著亞洲市場對CATO分析標準品的巨大市場需求增長,為進一步鞏固全球化服務的發展腳步,佈局中國,鞏固亞洲市場成了CATO全球化戰略中最重要的部署。2016年,CATO亞洲運營中心正式成立運營,主要服務於亞洲區域各地的政府機構、製藥公司、大學和實驗室。業務範圍包括工業品檢測標準品、食品檢測標準品、農藥殘留檢測標準品、獸藥殘留檢測標準品、環境檢測標準品、藥物雜質檢測標準品、天然提取物、原料藥、中間體和定製合成服務。

在2週年慶的現場上,CATO亞洲區總裁也面對媒體採訪分享了CATO分析標準品在過去2年中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並對CATO的亞洲使命做了清晰的解讀。

本土化的產品理念,讓CATO分析標準品更“亞洲”

作為國際知名的分析標準品企業,CATO並不是簡單的“我產你銷”的生產型企業,而是秉承美國總部研發精神的製造與服務型企業。在2016年成立之際,也制定了“因亞洲而改變”的服務方針,根據亞洲市場的相關標準,研發專供產品,並以公平的價格提供原有價值的高品質產品給客戶,這是CATO對“我們為客戶做什麼”這一問題的持久性回答與承諾。目前,CATO已經有14000多種標準品,覆蓋工業、農殘、獸殘、食品、藥物雜質、環境、天然提取物、原料藥、中間體以及定製合成服務,已覆蓋亞洲絕大部分客戶的需求。

貼近客戶,締造“更優服務”

CATO美國總部和亞洲團隊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不斷的探索和了解亞洲客戶對進口標準品的真實需求,發現貨期和售後是充斥在進口標準品行業上長期以來的痛點,因此,CATO打造亞洲獨立倉庫,做到75%以上的產品現貨供應,以及制定如核實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客戶擁有100%的退貨權利,切實解決行業上對貨期和售後的客戶訴求。

堅持做最安全的包裝

CATO分析標準品的包裝採用鐵盒+三層海綿的設計,以保證不會因為運輸途中疏忽引起的破損,同時標籤均使用PP合成紙,防撕拉、破損,盒子均帶有防偽標籤,確保每一支標準品在用戶的手中都是全新未經使用的。

CATO分析標準品亞洲區2週年慶戰略發佈成關注焦點


“當行業都在為創新而焦慮時,我們的亞洲團隊卻在實踐中讓客戶看到標準品更多未來發展的可能性。”CATO亞洲區總裁表示:正式啟動新一輪的整體戰略升級。

首先是產品線方面,目前市場上有多款產品均由CATO率先推出,例如:DHNUP、多溴聯苯1-10混標等。但我們深知還未能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因此未來我們會為客戶開發更多新的產品,比如國內比較稀缺的毒素系列的產品,還有需求旺盛的重金屬系列的產品,氘代產品,同時我們也希望業內同仁能給我們反饋更多的信息。

另外,CATO亞洲運營中心的組織架構在時隔2年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優化調整,在原有五大部門的基礎上,將質控與調研職能單獨區分並新成立調研、質量監控部門。專職、獨立的團隊,不受其他部門的節制,進一步確保產品質量達到最高要求。同時加強產品研發,打造符合亞洲市場的優勢產品,讓技術成為產品發展、創新的動力與支撐。新的組織架構,既保持各部門深耕垂直領域的優勢和特點,又突出聚焦融合效應,促成更多協作與創新。未來,CATO將以更清晰、更堅定的路徑發展。

CATO分析標準品亞洲區2週年慶戰略發佈成關注焦點


在面對中美貿易戰的問題,CATO分析標準品在未來是否會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漲價?

對此,CATO亞洲區總裁表示:“中美貿易戰的確讓我們的成本大幅增加,但考慮到未來CATO要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穩定的價格體系非常重要,所以暫未有漲價的計劃。但目前,美國總部有規劃通過建設集研發、生產、檢測等功能於一體的中國本土化實驗室來應對中美貿易的緊張局勢。”

CATO亞洲區總裁的回答隨即引起現場媒體熱議,CATO或將成為繼波音、特斯拉之後因中美貿易影響而將生產線落步中國的大型美國企業,同時也是繼陶氏杜邦、安捷倫、巴斯夫等進入中國的知名化學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