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李詠去世,重慶公交墜橋:這個十月真的太喪了!

10月25日凌晨,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病去世,年僅50歲。10月28日10時08分,重慶萬州區長江二橋,一輛載有10多人的公交車,突然越過中心實線,撞向正常行駛的一輛小轎車後,衝上路沿撞斷江邊護欄,墜入滾滾長江中。兩天過去了,救援工作仍在繼續,僅有三具屍體被打撈上來。10月30日,據香港媒體消息,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病逝,享年94歲。

金庸、李詠去世,重慶公交墜橋:這個十月真的太喪了!


這個10月的末尾真的很喪,我們在不斷的失去,一時間難以接受,感慨頗多。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就好像做好了交接儀式一樣,他們把世界遞到我們手上。”

啊,就這樣措不及防地擺到了我們面前。

金庸、李詠去世,重慶公交墜橋:這個十月真的太喪了!

第一次知道金庸,已經忘了是劉亦菲和黃曉明的神鵰俠侶還是陳小春的鹿鼎記了。再後來又有

了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蘇有朋版的倚天屠龍記等等。直到高中我才開始在學校圖書館讀先生

的作品,乍見即如遇故人,異常地喜愛。先生離去,我也先是一驚,然後異常難過,覺得不現

實。怎麼就真如白雲一樣散了又聚,聚了又散。

先生平生像是寫盡了武俠,先生的離去,像是昭示著一個時代的落幕。我們這代人,作品裡的

俠義散了太多了,酒肉豪歡、馳馬縱橫的武俠越來越少,綿綿情意、你儂我儂的武俠越來越

多,甚至更多根本稱不上是武俠。

先生有個遺願,就是在自己死後的一兩百年,任然有人看自己的小說。我想,肯定不止這個時

間。先生如果還在世,我同樣會繼續問他,趙敏才是最好看的,對吧。

金庸、李詠去世,重慶公交墜橋:這個十月真的太喪了!

李詠也去世了,10月25日,一個常出現在大部分90後童年的主持人。不可否認,《幸運

52》、《非常6+1》都是很好的節目,但我覺得在懷念著這個帶給我們歡樂的主持人的同時,

大家都在懷念著我們的童年。

因為已經失去了,也因為不想失去。

就像今天微博的熱搜話題,90後已經開始失去了。

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覺得我們還是挺樂觀的,一邊感懷得失與時代落幕的同時,一邊摸

了摸光禿禿的頭頂,懷念著頭頂上最先失去的那戳頭髮。

金庸、李詠去世,重慶公交墜橋:這個十月真的太喪了!

10月28日,重慶公交大巴墜江,車上乘客與司機生命垂危。

我想拋開事故的本身來講述這件事,生死的悲痛之餘,我國的網絡現狀也讓我心灰意冷了一

把。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我們的媒體已經養成了唯恐不亂的原則,網民已經養成了遇事先噴

的習慣。

事故一發生,第一時間是由媒體傳播出來的。媒體的一紙標題:“女司機穿高跟鞋逆行導致公

交車發生事故墜江”成功引起了不經思考的網民們的高潮。對著女司機及其家人歧視性地進行

了一整天的辱罵。隨後警方通報,事故原因在於公交車突然變嚮導致汽車失控墜江,女司機為

事故的受害者。網民們又開始倒戈了,這個時候,維護女司機去討伐的也是那一群人。正所

謂,我 罵 我 自己。

而這件事的另一個群體,全程吃瓜無動於衷的網友,其實也需要負一定的責任,包括我自己。

像性侵一樣,在網絡暴力裡,無動於衷也是幫兇,正是這部分人的不作為、不制止、無反應,

導致了那類不喜歡思考的網友在複雜的最簡單的生物,像病毒一樣瘋狂分裂與傳播。

金庸、李詠去世,重慶公交墜橋:這個十月真的太喪了!

10月24日,楊永信似乎又浮出了水面,走回了大眾的視野。開始於一條視頻。然後網絡一片

譁然。最後警方的一個真相。從曝光到結束,快得讓人差點記不住有這件事。但總會有人記住的。即使所有人都忘了,我也會記住。

金庸、李詠去世,重慶公交墜橋:這個十月真的太喪了!

10月20日,我最意想不到的一天,RNG輸了,輸給了G2.但我的這個意想不到在當天又似乎

合情合理。準備不充分、大意、出錯、挽救、無力迴天。整個過程用文字說起來異常簡單,簡

單到只需要15個字就能夠全部說完。但是又好像不那麼簡單。因為當天不知道多少個RNG男

孩直接崩潰,希望驟然泯滅,整個人變得黯然神傷。什麼全華班、什麼大滿貫、什麼青春、什

麼熱血、什麼電競精神。在一場失敗面前,都灰飛煙滅不復蹤影。在賽後的那麼多聲音中,我

還是最喜歡感謝,網友999號金斯利的一句話讓我差點淚水盈眶。“開始時我只期待一個春季

冠軍,謝謝你們給了我那麼多,辛苦了。”

金庸、李詠去世,重慶公交墜橋:這個十月真的太喪了!

人終有一死,世事也總是變幻無常,春來秋去,雲捲雲舒。人生啊,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

程,我們總是在被迫接受死亡。大概長大的一個標誌就是:你要不停地去面對越來越多自己從小到大都很熟悉、很喜歡的人去世的消息。


但電影《尋夢環遊記》中說過:“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終點,遺忘才是,只要你不忘記他們,他們就永遠生活在那裡。”

所以,逝者安息,我們的生活還要繼續,希望這些陰霾和憂傷可以隨著十月的逝去隨之而去。

時代的更迭總意味並且真實地存在著消散。是生命的消散,是故事的消散,是情懷的消散,也

是我們這些年輕人心中最後那一根牽引著過去的細絲的繃斷,這跟細絲所連接著的,也一同消散。

我們總是渴望著未來的快點到來,又害怕過去的真的過去,上下不接,徘徊有時。

好了,十月要過去了,今天便是十月的最後一天,希望這最後一天能發生些能夠一言可盡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