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孝感,有著不一樣的溫度與味道

轉眼間又過了大半年

歲月總是不饒人

沒錯,我們都已經在老去的路上了

會不會時常懷念小時候?

兒時最真的記憶是哪些?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時光似流水,推著每一個人向前走

而孝感也在時間的裹挾下向前邁進著

高樓大廈一座高過一座

每一天的孝感都是全新的

我們生活在孝感,對孝感卻熟悉又陌生

快速的發展給孝感帶來了很多

卻也失去了很多...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曾經孝感大街上那些習以為常的畫面

熟悉的地方,記憶的標誌

如今到哪裡找尋?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消失的老街

1

一條龍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曾經熱鬧的地方

孝感人每年過年都會去一條龍買衣服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一條龍還價

而如今,很多店都關門停業了

裡面的小吃也不見了

如今的一條龍再也不是一條龍了

2

西門外正街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昔日的“金西門“

隨著經濟的發展已難以滿足人們居住需求

大部分老街已拆舊重建

由於各種原因仍有部分老宅未獲得改造和重建

消失的味道

1

苕粑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比起面窩

也許不少孝感的童年更愛著苕粑

炸的酥脆的外殼

咬開是屬於紅薯的香甜

可如今苕面窩越來越少

炸面窩的攤位都不一定能找到

2

炒米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還記得小的時候

捂住耳朵站得遠遠的

卻滿含希望的看著轉動爐子

的炸炒米叔叔

只等待那“砰”的一聲

雖然有準備還是會被黑的一跳

以前滿街是

現在也越來越少了....

3

糯米發糕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發糕比起早餐

其實更像小朋友的零食

一個個白色的發糕

一口一個

香甜中淡淡的酒香

有的上面還點綴著葡萄乾

那就一定要把葡萄乾

留在最後吃掉了~

消失的吆喝聲

1

糖棍兒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叮叮噹,叮叮噹

還記得小時候賣糖棍兒的嗎?

那一塊塊用釘錘敲下來的

可口白色糖塊

是小夥伴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了

2

磨剪子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磨剪子嘞戧菜刀

以前走街串巷的聲音

現在幾乎聽不到了

也難怪,衚衕都變高樓了

3

修雨傘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過去每年春天

城裡各大街小巷會活躍著

一批修理雨傘的手藝人

他們走街串巷

不停地吆喝“修陽傘,修陽傘……

吆喝聲響過之後

總能招來一些

拿著壞了的雨傘前去修理的人

也許是生活好了

壞了就換新的

這門老手藝

已經從視線裡消失了

4

滷雞蛋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小學時天天都有叫賣的

下崗牌滷雞蛋,

5毛錢一個,味道好滴很~

想必這個叫賣聲都不會陌生

如今街頭叫賣的滷雞蛋越來越少

搖身一變

滷雞蛋都成為了

”吃不起“的壕級食品呢~

5

麻花散子佳里佳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小時候總有個老爺爺推著車子吆喝

麻花--散子--佳里佳”啊

現在這種聲音只存在記憶力了....

消失的手藝

1

修鋼筆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修鋼筆的利潤一直很低很低

一來鋼筆的價格本來就便宜

二來使用者大都是莘莘學子

故而修鋼筆一直是一個比較清貧的職業

也正因此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

修鋼筆瘦削的叔叔再出現了~~

2

修鞋匠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一雙滿是裂口的手麻利地串起尼龍線

有節奏地一針針紮下……

目前大眾物質條件的日益提高

修鞋需求越來越小

修鞋匠同剃頭匠等職業一樣萎靡於歷史

如今修鞋也機械化

某些菜場那裡還有一兩家

3

打鐵匠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農民都上樓了

火鉗、鐮刀、鋤頭、釘耙、斧頭都不用了

有也都是工業化批量生產的了

沒有需求就決有市場啊!

現在鐵匠師傅

在各大旅遊景區內倒能偶爾見到!

不知道南門橋還有沒有?

4

窟桶匠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以前結婚用的

子孫桶、提桶、腳盆啥的

都是實木做的哦!

所以少不了箍桶匠了

現在結婚沒這些東西了

平時家用也很少用到了

5

補古子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補古子

修修補補的年代過去了

自然沒生意了

消失的童年

坐單車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出行時,一家人都坐在一輛28大槓鳳凰牌單車上,前面坐倆,後面帶小孩子。現在的小孩子都是坐在車裡,早已沒有了那時候的感覺...

聽磁帶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在數碼產品壟斷音像領域的今天,很難再看到有人放磁帶聽歌了。不過,對於成長於八九十年代的青年來說,這些是他與那個年代割捨不斷的牽繫。

跳繩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跳房子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跳山羊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木條加一個軸承

就可以製作一部屬於我們童年的車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河裡捉魚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看露天電影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冰棍,那時候一兩毛錢一條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抓子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告哦(過家家)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孝感在不斷髮展

孝感也在不斷“消失”

很多熟悉的東西不見了

很多新奇的東西冒出來了

孝感,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孝感,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這些消失的事物

總會有新的事物所取代

它們讓我們知道

要去保護我們該珍惜的東西

去珍惜這個我們所愛的城市......

记忆中的孝感,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与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