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俞鐵成

600年前,大明江山初定。

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30萬大軍進攻西南,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並把軍隊留在雲貴地區,又下令將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送到戍地。在當地,軍隊的居住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就叫做“屯堡人”。 600年過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築、服飾以及娛樂方式等依然沿襲著明代的文化習俗。

600年後,身為江淮兒女,我專程到貴州尋覓先祖遺風。

先後去了四個最有代表性的屯堡:雲山、本寨、天龍和青巖。同為屯堡,境遇迥異,喧囂和寂寥的巨大反差令人感慨不已。

1、寂寥雲山屯

雲峰八寨景區位於安順市區以南的十八公里處。由雲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八個屯堡村寨組成,它是明初征南大軍屯駐的核心區。

雲山屯位於靈鷲峰下的半山位置,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整個屯堡非常蕭條,只有幾家小商鋪開門,遊客幾無,處處散發著一種蕭瑟的味道。山風間或夾雜著夏日的雷雨在古老的巖壁和青磚間遊蕩,知了聲在高高低低的古道上延綿悠長。

大部分房屋的門窗緊閉,顯是許久沒人住了。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走過中國近百個古鎮古村,從沒有見過這樣的寂寥場景:空蕩蕩的街、一條狗、一位在街角獨坐發呆的老人……

剎那間,便喜歡上了孤傲清絕的雲山屯。

2、本色本寨

本寨其實就在雲山屯隔壁,是雲峰八寨的大本營,故名本寨。本寨規模比雲山屯要打許多,以豐富的古民居和各式碉樓聞名。

本寨也沒什麼遊客,但是大部分老宅子都有人居住,所以穿行在同樣安靜的巷道間,能聞到世俗煙火的氣息,“人氣”在古村裡延續了600年。這才是古寨本來該有的本色樣子。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本寨集中體現了貴州屯堡的建築特色,整座寨子幾乎都是用原始青石片建造而成,這些石頭就地取材質地堅硬,因此能扛得住600

年的風雨侵蝕。民居帶有鮮明的徽州民居特色,特別是每家的入口處,門樓雕樑畫棟極盡精美。漢民族好面子的性格在本寨一覽無餘,即便院子裡房屋破破爛爛,但門樓一定要儘可能做的光鮮照人。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閒逛間走入一個小院,被院裡五顏六色江南才能見到的油紙傘吸引住。原來這裡還是一處民族工藝傳人的基地。

年輕的匠人身著傳統服裝,揹著可愛的寶寶,撐起一把藍紙傘,便是一幅天然美圖。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本寨是溫暖的,逛累了,到一戶大宅子的院子裡,喝上一大碗當地老樹茶,和房東聊聊宅子裡的祖上故事,歲月靜好。

3、雅俗天龍

貴州屯堡這幾年被炒熱源於天龍屯堡的開發宣傳。天龍屯堡位於貴陽到安順黃金旅遊線路的中間位置。

原本對天龍屯堡給予厚望,但進入景區門口看到這樣的大門,心一下就涼了。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成為熱門旅遊景點的代價就是無處不在的商業。這個門樓其實很有古樸滄桑的味道,可是被旁邊賣商品的小攤鋪徹底毀了。

沿街小攤的攤主是天龍屯堡的一道特色風景。這些本地居民穿著據說是600年前明朝漢人的傳統服裝,給灰牆青街平添了幾分明媚。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我試著和其中一位老奶奶聊了幾句,天,真的在貴州口音中聽出了幾絲來自千里外的江淮鄉音!

天龍屯堡還是有兩處雅緻景觀值得讚賞的。

一是有條小溪從鎮中穿過,上邊有許多小巧玲瓏的古橋。因為這條小溪,古堡一下多了幾分靈動和秀美。可惜的是,溪水烏黑,缺乏治理。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另外一個讓我心動的地方是建於100年前的天龍學堂,一處清幽靜雅中西合璧的三合院落。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天龍學堂建於1907年,清末武舉陳日瞻所創辦,在屯堡最好的位置用了最好的材料建造了一所今天看來依舊氣勢恢宏的學校。

因這潺潺溪水和濃郁文脈,儘管商業氣氛已經無處不在,但是天龍屯堡骨子裡的文風雅韻還是深深刻在了腦海裡。

4、喧囂青巖

青巖古鎮在貴陽近郊,號稱貴州四大古鎮。歷史上先有青巖屯堡,然後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大規模形成今天看到的青巖古鎮。

到青巖古鎮是週末,預計會有很多人。但是真的到了鎮裡,還是被密密麻麻的人頭嚇到了。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古鎮建築其實挺有特色的,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還有佛儒道及天主教的道場,是個商賈和文化彙集中心。滿大街的紅燒豬蹄應該是江南水鄉古鎮的特色,沒想到在這重現。

古鎮唯一讓我有較深印象的是看了一出“地戲”。

寂寥到喧囂——貴州四大屯堡印象

地戲是由屯田戍邊將士的後裔屯堡人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種儺戲,沒有民間生活戲和才子佳人戲,所演都是反映歷史故事的武打戲。幾百年前的烽火早已散盡,大明先輩的後代用這種獨特的藝術一代代把曾經的刀光劍影傳承下來。

有些後悔週末到青巖古鎮,如果是平時,最好再下點雨,遊客不多的話,應該也有一番勾人的美。

從雲山屯到本寨、天龍再到青巖,四個古村鎮,離貴陽的距離越來越近,商業味越來越重、遊客越來多,很符合經濟學原理。

從寂寥到喧囂,這就是中國古村鎮開發的真實現狀和必經之路。

但願這種商業開發的步子放慢一些,能有一些寂寥安靜的古村鎮來寄放一下在喧囂都市裡狂躁不安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