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等孩子長大了再學英語嗎?

以下內容,是根據最近讀到的兩篇文章和自己的從教經歷,進行重新編輯,把一隻想傳達的東西,完完整整地展示給大家!好的東西,不分享的,那就是卑鄙!哈哈

30年前的中國,7歲讓孩子學英語,那叫超前;

如今2018年,7歲才讓孩子學英語,是跟孩子有仇。

3歲開始學英語和8歲開始學英語,有什麼區別?

作為一個老師,深深為此擔憂,也被煩擾,最明顯的區別有兩個:

第一個是,越小的孩子,興趣、主動性和習慣越容易培養。我的學生從3歲到10歲都有,越是年幼的孩子,這些越容易培養,很多小的朋友每天都主動、認真、開心地學習英語,反而是大點的孩子,雖然喜歡,但能積極、堅持的,很少。原因固然有讀小學作業多的影響,但根本原因還是年齡的影響(即使有之前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也不是不可以改變的)。

我們絕不去跟別人比誰的英語學得好,而是要比誰更主動更努力!

第二個是學習方式不同,導致老師的教學方式也區別很大。著在後面的大腦語言中樞發展模式上會詳細解讀。

你還在等孩子長大了再學英語嗎?

廣告時間

下面是有理有據地分析:

第一個:母語思維的影響

3歲開始學英語,孩子的母語思維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幾乎為零。這個時期學習英語,只要在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下,有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學習一門外語就可以像開口說母語一樣簡單。

在這個階段的學習,寶寶大腦內的程序就是簡單的兩個步驟——

1、建構整體感知

2、完善細節

這種先對語言產生整體認知的建構過程,是人類習得語言的自然規律,更符合語言學習的本質。什麼意思呢?就是對這個領域的感知和認識,是從整體到局部的。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是先去了解這是頭那是腳,中間那個是老腰,還是“帥得飛起的Jack來了”?

對語言也是,簡單的說,開始的時候是直接說“This is good”,,而不是“這個是good,那個是better。”這個時候可以拿我們的母語做比較,我們3歲前學漢語會指著字問“這是什麼字”,或者認識aoe嗎?不會,我們是直接說:媽媽,爸爸,我餓了,等等。

就是我們會從整體上認識,而非把它“肢解”開來!

怎麼做的:就是聽(音樂和故事)——再到自然地說出來。

但這個過程是緩慢的,不是打點激素,刺激增長,很多家長就是在這個堅持的路上給斷了線,要知道欲速則不達,來得快的,去的更快!

所以回到3歲和7歲開始學英語這個話題——

7歲開始學英語,孩子的母語思維已經非常強勢了。他們不得不通過肢解語言結構的方式去學習,再加上強制性練習,從而產生可視化、可量化的學習結果。

語言交際能力、社會交往能力,以及在複雜的跨文化情境中對問題進行處理的能力,都需要較早接觸語言才有可能被培養起來,讀寫能力就更不用說了。

把一本單詞書都背下來的孩子並不少見,可背完之後能在生活中使用、在閱讀中理解的孩子卻寥寥無幾。

因為語言的學習是先通過整體感知進行建構的,無論是聽力理解還是閱讀理解,通過肢解成片段的方式,先理解單詞的意思再拼合成整句和整段的意思是非常低效的。

第二個是語言處理區域不同。

語言學家普遍認同兒童學習語言有一個關鍵期,即存在一個更容易學習語言的理想期。如果過了這個時期,人們學習語言就會變得更困難。雖然很多主觀或客觀因素都會影響語言習得,例如環境、途徑、能力、動機、年齡等等。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些因素裡,年齡的影響力最大許多研究結果都表明年齡因素在第二語言學習中是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之一

哈佛大學的研究也表明,幼兒時期是孩子語言學習能力的高峰期。

目前學術界按照開始接觸第二語言的時間,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

1)0-3歲:一般是從出生就開始接觸雙語,這樣孩子會有兩個母語,成為同時雙語;

2)3-7歲:第二語言不能成為母語了,但是能十分接近母語的水準,成為早期順序習得;

這樣分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就在我們身上,最頂端,圓不溜秋的那個寶貝蛋兒!

大腦和大腦裡的那些玩神秘玩意兒!

大腦中有很多神經元,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的連接,而突觸是用來傳遞信息的。

人與人之間,神經元的數量是差不多的,但是突觸的數量,各有不同。

嬰兒出生後,大腦高速發育,突觸不斷增長,到8個月時,大腦中大約有1000萬億個突觸。

但是,8個月其實是人一生中突觸數量的巔峰,從那之後突觸數量逐漸下降。

到10歲時只剩下一半,到12歲時,大腦基本定型。

所以,12歲以後再學習外語的人,永遠也不可能達到母語使用者的程度。(原來我再怎麼努力也不能孤獨求敗,但做個高手感覺也不錯!)

有一些學者甚至認為這個分界線應該是7歲。(根據我的經驗,6歲左右都已經很明顯了)

突觸為什麼會減少?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突觸的減少與幼兒受到的外界刺激有直接關係。

嬰兒出生後對周圍成人說話高度敏感,他們有能力分辨出微小的語音差異。

大約8-10個月之後,嬰兒的大腦會建立母語意識,那些不屬於母語的語音將被大腦過濾掉。

在這個過程中,對識別母語有利的突觸將茁壯成長,而那些對母語無用的突觸將被CUT掉

改變腦回路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在嬰幼兒時期給寶寶足夠的刺激。

這和處理語言的區域不同有關。

來自瑞士的BASEL大學的科學家們2008年開展的一項研究,其內容是不同年齡開始學外語對大腦結構的影響。

該研究用FMRI成像技術掃描了44位雙語人士的大腦,他們接觸第二語言的時間各有不同,最早的是從出生開始,最晚的是9歲。

研究顯示,越早接觸第二語言,大腦越是更多地用語言區域來處理第二語言;反之,更少地用語言區域來處理第二語言,並且會越多地用大腦的其他區域來處理。

而語言區域對於習得第二語言來說是更高效的。

這其實也是幼兒學語言和成人學語言的不同之處。

成人學語言主要靠歸納和記憶,即主要靠大腦中負責智力活動的區域;

而幼兒學語言主要靠聽聲音,即主要靠大腦中負責語言的區域。

所以,成人需要上課、背書,需要有意識地去學習語言。

但幼兒不需要上課,他們可以無意識地,自然而然地習得一門語言。

在生活中學,遊戲中學,而不是為學而學。

哇哦,現在總算是明白了,原來3歲的孩子和7歲的孩子學英語,區別在這裡!

沒錯,母語思維,處理語言的大腦區域不同,造就了遲來的永遠可能不會來!

那些曾經膜拜的高手,如果不是因為學得早,那就是因為付出難以估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