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溫變暖,據預測,到2400年海平面每世紀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

全球氣溫變暖,據預測,到2400年海平面每世紀上升10釐米和25釐米

全球氣溫明顯上升!

1860~1900年期間,全球陸地與海洋的平均溫度上升了0.75℃;自1979年開始,陸地溫度上升幅度約為海洋溫度上升幅度的一倍(陸地溫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溫度上升了0.13℃)。同年,人類開始利用衛星溫度測量來量度對流層的溫度,發現對流層的溫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2000年之後,多方組織對過去1000年的全球溫度進行了研究,對這些研究成果進行對比和討論後發現,自1979年開始的氣候轉變的過程是十分清晰。此外,其他的研究報告顯示,從20世紀初開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增加了約1.1f(0.6℃);在過去的40年中,平均氣溫上升約0.5f(0.2-0.3℃);在20世紀,全球變暖的程度是更超過在過去400-600年中任何一段時間.。

據預測,到2400年,已存在於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成分,將至少使全球平均氣溫升高1℃;不斷新排放的溫室氣體,又將導致全球平均氣溫額外升高2至6℃。這兩個因素還會分別引起海平面每世紀上升10釐米和25釐米。

全球氣溫變暖,據預測,到2400年海平面每世紀上升10釐米和25釐米

人為因素

1.人口劇增因素

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著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大氣環境汙染因素

環境汙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紀,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採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汙染等不良後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洩(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壞因素

造成土壤侵蝕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適當的農業生產。眾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當前2014年,人類活動由於為獲取木材而過度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用於農業生產以及過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對植被進行著嚴重的破壞。土地沙化,4.7萬噸土壤被侵蝕。土壤侵蝕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從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產力及其保持生產力的能力;並可能造成大範圍洪澇災害和沙塵暴,給社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並惡化生態環境。

5.森林資源銳減因素

在世界範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酸雨能毀壞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紀,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多數酸雨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酸雨也在迅速發生、發展。

7.物種加速滅絕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汙染因素

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水受到汙染,本世紀以來,人類的用水量正在急劇地增加,同時水汙染規模也正在不斷地擴大,這就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由此可見,水汙染的處理將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廢料汙染因素

不斷增長的有毒化學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且對地球表面的生態環境也將帶來危害。

全球氣溫變暖,據預測,到2400年海平面每世紀上升10釐米和25釐米

化學元素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而略帶刺鼻氣味和微酸味的氣體。CO2分子有16個價電子,基態為線性分子,屬D∞h點群。CO2分子中碳氧鍵鍵長為116pm,介於碳氧雙鍵(乙醛中C=O鍵長為124pm)和碳氧三鍵(CO分子中C≡O鍵長為112.8pm)之間,說明它已具有一定程度的叄鍵特性。因此,有人認為在CO2分子中可能存在著離域的大π鍵,即碳原子除了與氧原子形成兩個鍵外,還形成兩個三中心四電子的大π鍵。

氟利昂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質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兇,氟利昂是本世紀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學性質穩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當作製冷劑、發泡劑和清洗劑,廣泛用於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80年代後期,氟利昂的生產達到了高峰,產量達到了144.17萬噸。在對氟利昂實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氣中排放的氟利昂已達到了2007.69萬噸。由於它們在大氣中的平均壽命達數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氣層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對流層,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層。在對流層相當穩定的氟利昂,在上升進入平流層後,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會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釋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會發生連鎖反應,不斷破壞臭氧分子。科學家估計一個氯原子可以破壞數萬個臭氧分子。

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硝石"。1772年由瑞典藥劑師舍勒和英國化學家盧瑟福同時發現,後由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確定是一種元素。氮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46%,自然界絕大部分的氮是以單質分子氮氣的形式存在於大氣中,氮氣佔空氣體積的78%。氮的最重要的礦物是硝酸鹽。氮有兩種天然同位素:氮14和氮15,其中氮14的丰度為99.625%。

氧氣通常條件下是呈無色、無臭和無味的氣體。除惰性氣體外的所有化學元素都能同氧形成化合物。大多數元素在含氧的氣氛中加熱時可生成氧化物。有許多元素可形成一種以上的氧化物。氧分子在低溫下可形成水合晶體O2.H2O和O2.H2O2,後者較不穩定。氧氣是水中生命體的基礎。氧在地殼中丰度佔第一位。乾燥空氣中含有20.946%體積的氧;水有88.81%重量的氧組成。[7] 除了O16外,還有O17和O18同位素。

全球氣溫變暖,據預測,到2400年海平面每世紀上升10釐米和25釐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