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恩的心看待一切,你的人生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溫暖

“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讓孩子知道感謝愛自己、幫助自己的人,是我們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個內容。“感恩”之心,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的看待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湧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

用感恩的心看待一切,你的人生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溫暖

鄧稼先

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 華羅庚


一、墨子訓徒令人深思,看待一切要有感恩之心

春秋戰國時期,耕柱是一代宗師墨子的得意門生。不過,他老是挨墨子的責罵。有一次,墨子又責備了耕柱。耕柱覺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為在許多門生之中,大家都公認耕柱是最優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責,讓他沒面子、心裡過不去。一天,耕柱憤憤不平地問墨子:“老師,難道在這麼多學生當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勁,以至於要時常遭您老人家責罵嗎?”墨子聽後,毫不動肝火:“假設我現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應該要用良馬來拉車,還是用老牛來拖車?”耕柱回答說:“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馬來拉車。”墨子又問:“那麼,為什麼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說:“理由非常的簡單,因為良馬足以擔負重任,值得驅遣。”墨子說:“你答得一點也沒有錯。我之所以時常責罵你,也只因為你能夠擔負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導與匡正你。”

古語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窮其一生,能遇到幾位用心雕琢璞玉的老師呢?如果真的遇到了,請記得珍惜,不要因為老師的責備而選擇怨恨。因為,也許老師恰恰是在用這種方式來成就自己。用感恩的心看待這一切,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

用感恩的心看待一切,你的人生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溫暖

蜜蜂道謝花朵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泰戈爾

二、 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一個人擁有它一切變得更美好

一個人時常擁有感恩之情,便會時刻有報恩之心。有了報恩之心,就會把成就歸功於大家,失誤歸過於自己。就會把組織的優點告訴大家,把組織的不足告訴領導。而犧牲精神便會凝聚在我們體內,當需要捨棄個人英雄主義時,我們坦然面對;在組織困難的時候,甘願做出自我利益的犧牲;在他人困難的時候,甘願不計利益提供幫助。 常懷感恩之心的人,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於他卻不言回報的任何一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

鵲拔出媽媽的羽毛,還以為報答了養育之恩 ——藏族諺語

三、我們的世界有許可感謝的東西,只是你沒有仔細想

如果細細想想 我們可感謝的東西真的很多:感謝父母對我們的愛、感謝我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有床睡、有燈光照明、感謝健康、感謝老師的教育和所有幫助支持過我們的親人朋友、還有昔日裡素不相識的貴人,感謝在寂寞時有音樂陪伴。於是,我們可以淺顯簡單地說,如果你感到受冷落、遭拋棄、被友誼背叛了,或許應嘗試先向別人伸出熱情的手,學著去感謝一些東西。(當然,這也可能是你精神振作所需之良藥。) 感恩心態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會使人的身心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自然。感恩的舉動所能帶來的連鎖反應,可能會感染改變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震撼心靈或者悅耳動聽的感謝之聲永遠不會引起誤會,它是沒有國界而可以跨越地球上一切障礙,使世界變得更加和諧更快樂。

用感恩的心看待一切,你的人生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溫暖

感恩

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四、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感恩不是為了報恩

我們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關懷之恩,等到上學,有老師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後,有領導、同事的關懷之恩,生活中,又有親朋好友的幫助之恩。年紀大了之後,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輩的贍養、照顧之恩;大而言之,作為單個的社會成員,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層次的社會大環境之中,都首先從這個大環境裡獲得了一定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機會,也就是說,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於我們每個人的。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感恩不僅僅是為了報恩,因為有些恩澤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報就能一筆還清的,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人生哲學。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我們要用一顆樂觀的感恩之心坦然受之。感謝困難,感謝挫折,感謝對手,感謝敵人,對於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儘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謝它。

用感恩的心看待一切,你的人生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溫暖

烏鴉 反哺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用感恩的心做好每一件事,面對遇到的所有人,讓感恩之花常開。感恩不應只在所謂的“感思節”以及傳統的節日當天,我們應該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圍所有的事物。為此,我們要在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它可以沉澱人世中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