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沒有青年,已是疲憊的中年

狗哥說,我很焦慮。我不想成為第一批被歷史淘汰的90後。

01

狗哥是我的高中同學。

休假回家聚餐,我本來想跟大家聊聊漲工資的事,結果狗哥和另外幾個人特別走心地在聊90後的焦慮。

我實在是不懂,還有什麼事,能比漲工資更焦慮的嗎?

狗哥說,他可能失敗了。

狗哥是高中時候的學霸,每天晚自習只上一節課卻輕鬆擊敗,上兩節課還外帶檯燈在宿舍凌晨一兩點刷題的眼鏡們。

高考放榜,660多分的狗哥一甩三天沒洗的大背頭,憤憤的說一句,“哼,提前批。”

狗哥這分除了清華北大,其他一流大學也都是他的盤中之物。

海軍高級院校,行,狗哥的後半輩子妥了。

如果還像曾經那麼努力的話。

然而,狗哥畢業分配去了南方,一個北方漢子要去南方買一根排骨回家煲湯了。

狗哥焦慮了,去他媽的什麼理想,畢業分配把他打敗了。

現在,才24歲,狗哥和另幾個哥們的畫風已經完全變了。

她們開始談論駐地找個媳婦趕緊閃婚,沒什麼愛情不愛情的,串休就行;

她們開始談論科長別給自己的任務,沒什麼重用不重用,輕鬆就好;

她們開始談論怎麼才能趕緊轉業,脫離這個群體……

看著他們討論這些事,熱火朝天的樣子,我完全插不上話。

老實說,我挺感傷的,同時也很害怕。

害怕自己跟狗哥一樣,過上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庸俗的生活,討論起四五十歲人喜歡談論的話題。

在他們身上,時間彷彿倒流了。

90後不是意味著顛覆和反叛嗎?

他們年紀輕輕,卻已經在妥協了?

02

90後沒有青年,已是疲憊的中年

大象說,我很焦慮,因為都說進步要趁早,可我覺得自己來不及了。

大象是我的學弟。

我是在集訓隊認識他的,這個學霸是個直通車。

他跟我說,本科班上有個同學,不務正業,輟學到處去學英語,厚著臉皮去北京高校的各個講座,跟高手們交流。

後來他越來越厲害了,參加一個很屌的美式辯論賽,拿了冠軍。

大象大三的時候,參加了一個北京市的小比賽,“人文知識競賽參與獎”。

晚上,大象朋友圈剛想秀一把,刷了一眼朋友圈。

這個同學迎著美國洛杉磯8點種的太陽,擺拍了一塊寶璣表,他已經是是某公司總經理助理了,月入過萬,每天到處飛。

他的朋友圈都是“今天在巴黎醒來”“這個月已經飛了八次了”那種商務裝逼範兒。

大象還是安慰自己,沒關係,只要自己好好擦坦克,以後一定比他更成功。

兩年過去了,那個同學去了美國,在全美TOP3的商學院上學,主持的都是全球高峰論壇。

他的朋友圈都是新聞裡才能見到的大人物,某國大使啊,跨國集團董事長啊之類的……

那段時間,大象一直抄寫一句名言,“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要執著!”

他試圖激勵自己,不要被眼前的失敗和誘惑打倒。

抄了很多遍以後,他終於領悟到一件事——自己的字寫得好醜。他說,焦慮就從這裡開始。

看見牛逼的人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看見成功的道路就開始思考選擇的意義。

03

90後沒有青年,已是疲憊的中年

胖胖說,我很焦慮,因為我想改變,卻又不敢改變。

胖胖在中部的一個山溝連隊當排長。

這個才子,本科時候寫過詩集,出過書,文章經常在軍報刊登。

會寫詩的人都有點浪漫,說白了就是不羈。

他討厭墨守成規每天集合站隊,他想寫詩。

不能寫詩,寫寫材料也行,不能寫材料我寫寫周計劃周總結,他敲開了連長的門。

不行,還是帶著戰士薅草,“排長要紮根基層。”

他明明討厭規矩,討厭基層,卻還是要像其他排長一樣在連隊的學習室裡背誦理論,玩著手機,還不時的寫幾筆筆記,假裝很認真。

他一直以為這是所有基層排長的現狀,直到前段時間,他的舍友借調去了師機關幫忙。

他們整個宿舍都懵逼了。

明明每天抱怨著上課無聊,寫著詩,投著稿子還不時炫耀的是他。

結果如今進步最快的,居然是那個連檢查都得百度的室友。

室友說,他以前渾渾噩噩,只是因為不知道除了混其他還有什麼意思,但是第一次他的吉他獨奏被師領導一眼看中,文藝骨幹的名頭就掛了上去。那次文藝晚會是舍友自己爭取的。

胖胖說,他不止一次想毛遂自薦。

但是她太怕失敗了,怕自己什麼本事都沒有,又因為太跳被領導拍死。

跟他同樣被折磨的,還有那些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不敢辭職的人。

他們因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所以不敢做出改變,怕改變之後會比之前過得還糟。

明明才20歲,卻彷彿已經陷入中年危機——

墨守成規卻又身心疲憊。

04

小智說,我很焦慮,因為我可能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小智認識一個妹子,本科時候因為他們共同的“老鄉”標籤,聊了起來。

妹子很優秀,軍校妹子哪個沒有兩把刷子。CPA考試,英語六級,沒事自己更新個逼格超級高的個人公眾號。

這就是女神啊!

90後沒有青年,已是疲憊的中年

小智那時候軟磨硬泡,每天都落實請示彙報制度。

這道彩虹真美啊,有種我們家鄉海風吹過的味道。小智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他只知道喜歡一個人就要分享他所看到一切。

妹子很高冷,這是她自己說的,可是有趣的小智總是能抓到妹子每次的笑點。有一樣笑點的人一點會有故事。

每天聊天的人也一定會有故事。

本科畢業,畢業分配,妹子去了北京,小智去了北方一個不知名的地方。

故事就戛然而止了,小智心裡很清楚,但他不願意承認。

後來,曾經無話不說的兩個人形同陌路,十分默契。假裝很好,誰也不去打擾誰。

小智有天喝醉了,點了一根菸,給妹子發去了一條信息,“好久沒有說過話了,讓我們半年一天沒有停止的聊天記錄,從今天開始更新下吧。”

軍人的異地太可怕,小智不敢越雷池一步,這也是妹子告訴他的,“我連自己的未來都不確定,我也不敢承諾什麼。”

小智說,後悔自己沒有去北京。去了北京又能怎麼樣,現實會不會打敗?

小智說,踩著90年的線,以90後的名義,安慰自己年輕還能拼命折騰。可是自己已經25歲了。

朋友圈還是很開心的小智,他假裝自己過得很好。

曾經追求自由戀愛,戀愛感覺的90後,因為軍人的異地而妥協了。

我們在最應該奮不顧身的時候,顧此失彼。

04

《新週刊》發了一篇文章,叫《90後的中年危機已經殺到》。

其實,這種危機也叫四分之一人生危機,它的主要症狀就是迷茫和焦慮。

這些20多歲的人,站在世界面前,卻不知道入口在哪裡。

他們不知道如何為自己發聲,如何與世界相處。

矯情嗎?

矯情。

但我很羨慕。

當年80後、70後的大多數,可能不會如此焦慮。

他們早早地畢業、結婚、生子,按部就班地過日子,不知道還有尋找自我的可能性。

他們中的一些人,到了三四十歲,才開始發現自我;

也可能這輩子,永遠都發現不了自我了。

90後早一點思考這個問題,早一點明確自己想要什麼,早一點經歷反叛世界的陣痛,反而是幸運的。

對於焦慮的90後,我想說的是,其實沒什麼可怕的。

就像知乎上有人問:

年輕時候最應該注意的事情是什麼?

點贊最高的答案是:由於害怕而什麼都沒有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