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不正經劇評《雍正王朝》大結局 帝星隕落

大型不正經劇評《雍正王朝》大結局 帝星隕落

八爺黨的最後一搏,被十三輕鬆加愉快的帶走了。當然這個事也耗盡了十三最後一絲精氣,十三也走了。

總結下十三,怎麼說呢,十三大俠。為人衝動,重情義,公論十三和十四知兵,有帶兵的能力,但我看十三更勝一籌。十四曾經任大將軍王,帶十萬大軍西北平叛,但是他對軍隊始終都沒有什麼控制力,可以說,會打仗不會帶兵。

再看十三,被圈禁十年,出來就奪了西山銳建營的兵權,病入膏肓,被人抬著輕鬆奪回兵權,十三用兵打仗的能力沒表現出來,但是帶兵的能力,是無人能比的。他帶過的兵,永遠是他的兵。

十三利用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兩次幫雍正保駕護航。他這麼做,是因為他認定,只有雍正才是那個能對百姓好的君王,當然雍正也沒有辜負他。

再看十三為政,他和雍正一樣,操勞過度而死。本來雍正當上皇上,他可以做自己的舒心王爺,只管軍隊就好。可他沒有,他不分晝夜的為雍正分憂,甚至在重病之中也不辭勞苦以國事為重。

金庸老先生逝世了,十三就是金庸老先生筆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典範。

鄔思道龍歸大海,十三就是鄔思道口中,國士無雙,無雙國士。

大型不正經劇評《雍正王朝》大結局 帝星隕落

一代俠王

送完十三,接著送八爺。

八爺和九爺十爺回家等著殺了,雍正沒有殺他們,因為雍正答應過康熙,不殺自己的兄弟,但並沒有答應,不整他們。康熙也沒有要求,雍正不許處理他的兄弟們。

所以雍正就派弘時帶著三爺和弘晝,去抄八爺九爺十爺的家。當然他還給他們起了個外號,叫八爺阿其那,就是滿語豬的意思,叫九爺塞思黑,就是滿語狗的意思。叫自己兄弟豬狗,那自己是什麼,不知道他考慮過沒?

弘時叫三爺來了,接著叫弘晝,結果出問題了。弘時和三爺來到弘晝府,弘晝府正發喪呢!發弘晝的喪。

三爺這就蒙了,早上我打門口過,還看他打太極拳呢,這上午就沒了?在往裡一看,滿堂皆白,和尚道士誦經,家人們戴孝,各個都哭的,很詭異。

一看這人是真沒了啊。三爺就問,幾時歿的?

下人很為難:才不久?語氣有疑,三爺這就納悶啊,你家主子死了,你問我呢?

三爺接著問,奏報皇上了麼?

下人:沒有。

三爺:為啥不報?

下人無語,這沒法答,沒法報啊。

弘時仔細一看,下人們表面上哭,似乎都有笑意。這不對,有問題,弘時衝進去一看,好傢伙,弘晝好好的在中間坐著,看人給自己出喪。

這老小三爺徹底蒙了,二十歲的人,給自己活出喪,這事他們也是頭回見啊。

弘晝把弘時氣壞了,你這也太能胡鬧了啊,先別鬧了跟我去抄家。

弘晝不去,弘時和三爺沒法就沒帶他去。

這裡得說說弘晝,他荒誕不經的外表下,藏這一顆真正智慧的心。

這個用八爺的話說,就是他是雍正三個兒子裡最聰明的:背書最不用功,但是第一個背會;許多鬧劇但是沒有出格的,成功自汙,又讓別人沒有把柄可抓。

弘晝所有的荒誕行為就有個目的,就是不想當皇上,只想當一個舒心王爺。因為皇上不好當,當個壞皇上,百姓罵大臣罵,當個好皇上,累的要死,還是免不了捱罵,參見雍正。

可是當個舒心王爺,就不同了,王爺比皇上,沒了權力也沒有義務,但是福利卻是差不多的。王爺是名副其實的富貴閒人,尤其是一個沒有慾望也沒有可能當皇上的王爺。

弘晝的人生理想就是做這樣一個王爺,他成功的做到了。

大型不正經劇評《雍正王朝》大結局 帝星隕落

富貴閒人

弘時把弘晝沒法,自己去抄八爺的家。弘時在抄家現場發佈了一個奇怪的命令,所有的書信都不許看一個字,全部封存上交給自己。

這裡給了圖裡琛一個特寫,圖裡琛一個眼神顯然是聽明白了,但是他什麼都沒有說。這就很明白了,弘時和八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弘時怕八爺府的書信裡有蛛絲馬跡,所以讓人都抄沒給他。

抄家開始了,八爺不跪,弘時也沒敢強迫。畢竟八爺現在基本等於死人,死阿其那,沒人會和他一般見識。另外弘時也不乾淨,萬一八爺指認弘時,弘時也吃不消,所以弘時也不敢把八爺怎麼樣。

八爺還開了個玩笑:我身上有千萬兩銀票,你不搜搜麼?弘時當然也沒敢搜,但是八爺身上其實真的有千萬銀票,到晚上的時候,八爺把他分給妻兒下人。八爺一干人等,咬著年羹堯貪汙不放,看來他自己也沒少拿啊。

弘時也是個狠人,一句話,八爺府所有人,立即發配到雲貴極邊之地,今日就出發。這個和上交書信一樣,就是立刻讓所有可能的線索立即滾的遠遠的,別影響自己。

弘時如此狠決,另八爺府的管家很不適應,痛哭流涕的跟八爺說:老老小小上千口人,立即就走,如何是好啊。

八爺當然明白弘時是什麼意思,就把弘時請來。弘時來了,他們兩人進行了,八爺最後一次有意義的談話。八爺談話的中心很簡單,弘時要想當皇上,唯有殺了弘曆。因為現在的形勢看,弘晝不想當皇上,他絕對鬥不過弘曆,而雍正只有三個兒子,殺了弘曆,皇位就只能是弘時的。

八爺這人,太陰險,自己都死一半了,還挑撥侄兒們相互殺戮。究竟是為了什麼?這就是一個現象,快沉入深水的人,會抓緊一切能抓到的東西給自己陪葬。所以再往深了說,看誰快沉入深水,如果救不了請遠離。

大型不正經劇評《雍正王朝》大結局 帝星隕落

一代小人

弘時這人很純粹,就是想當皇上,為了當皇上,連爹都賣過一次了,別說兄弟了。一聽殺個弟弟就能當皇上,好啊,好啊,好計策。抄完家,就安排人去殺弘曆了。

弘曆當然沒死了,原因是在獄中的隆科多不知道怎麼知道這事,告訴雍正了。雍正立即派圖裡琛,通知李衛,派人策應。這不是小事,李衛接到消息,知道非同小可,立即親自帶了五百人,接上弘曆送回北京。

弘曆雖然沒死,可是劉墨林為了救弘曆,淹死了,之後弘曆求雍正封蘇舜卿誥命,但是蘇舜卿也投水而去,這些在才子佳人那節都說了,就不贅述了。

這裡多誇誇弘曆,弘曆明知道要殺自己的是弘時,可是回京在潞河驛見了弘時,卻壓住了火。李衛和圖裡琛都擔心弘曆和弘時打起來,壞了皇上的章法。

可弘曆見了弘時,雲淡風輕,根本沒提這事。兩兄弟是噓寒問暖,互道辛苦,一通瞎白話啊。早說過,這皇上家的人,就是心裡要掐死對方,面也是客客氣氣的。說到底這奪權,拼的是智計,而非武力,拼智力的人,不能失了體面。

弘曆的表現是一路高分,不僅表面上沒說,而且到了雍正面前還給弘時求情,這就是真正的神操作。說到底殺不殺弘時,只有雍正能決定,如果自己要雍正殺弘時,不僅未必有效果,還會讓雍正覺得自己心狠。而自己給弘時求情,不管最後殺不殺,弘時這殺弟之人,雍正都斷然不會再給他機會,自己還落得個大度之名。這就是君王的氣量。

接著說弘時的處理結果,這個一定得先說李衛。李衛護送弘曆進京了,進京自然要見見雍正。李衛一見雍正就哭了,他是心疼的,心疼雍正操勞國事居然都瘦的不行了。

李衛和雍正談了兩件事,一件是如何處理弘時。雍正問李衛,李衛說這什麼事我都能幫皇上辦,唯獨這件,非臣下能言。為啥這麼說,很簡單,處理弘時最好的辦法肯定是殺了,可是誰能忍心殺自己兒子,誰又能勸別人殺兒子呢?所以李衛不說,因為沒法說。

第二件,曾靜寫信勸嶽鍾琪造反。信中把雍正寫的極為不堪,而這些謠言大部分都是八爺他們散佈的。李衛這時候說了一句關鍵的話,就這句話殺了弘時。

李衛說,先帝哪兒都好,就是對八爺他們太仁慈了,他老人家明知道,八爺他們心懷不軌,還縱容他們,使得現在主子如此為難。這句話說明白了就是,康熙沒殺八爺他們,所以現在八爺他們造反,挑撥弘時,給雍正留了太多的難題要處理。

雍正一聽,明白了,自己現在面對的這些難題,危險,都是因為自己爹把問題留給自己了。一句話,縱使再難也不能把問題再留給後人。至此,弘時卒。

弘時死的具體過程,是賜死,雍正把他秘密招到康熙傳位給自己那個地方,然後數落他的罪狀。那意思讓他自己認罪,話說到這份上,弘時也明白了,自己沒好了,就說圈進自己,發配軍中,削髮為僧?雍正都搖頭,弘時的結果就只有自盡。

弘時不想死啊,好死不如賴活著,弘時最後終於明白了,自己明明鬥不過弘曆,八爺非要挑撥他跟弘曆鬥,最終害死了自己。

弘時明白了,可惜太晚了。人生就是這樣,活著就有好多事看不明白,非要到要死才能明瞭。

大型不正經劇評《雍正王朝》大結局 帝星隕落

臨事方知一死難

送走了弘時,接著說李衛跟雍正聊這兩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曾靜,曾靜罵雍正,雍正讓刑部和大理寺審理。可是刑部和大理寺,確以侮君之言臣不忍聞為由,義正言辭的拒絕了。

刑部和大理寺這種行為就是不願給雍正出氣,免得天下人罵他們。他們想出來這理由,也是太冠冕堂皇,什麼叫不忍聞,試想要是有人罵他爹,他也不忍聞麼?豈有此理!

接著說李衛,李衛聽了這事,罵自己主子了,別人不管,自己管。他拿了刑部的鑰匙,就進了曾靜的牢房,也不廢話,就是一通打,打的曾靜都改口誇雍正了。

刑部的官員看著李衛打曾靜,正樂著呢,雍正來了。雍正也看李衛身為封疆大吏動手打人,這群有司人員圍著看熱鬧,十分生氣,當然是表面上。

處理結果出來了,打人的李衛罰奉一年,看熱鬧的集體免職。這免職要是仔細看應該還是弘曆給爭取的,要不是弘曆給爭取,不殺頭估計也得入獄。

這就很搞笑了,打人的罰點工資,看熱鬧的免了職,這明顯不合理啊。雍正為什麼這麼處理呢?因為雍正看李衛打曾靜,其實很開心,試想,有人罵自己,手下不顧官體,親自上手一頓暴打,有不開心的理由嗎?

而看熱鬧的那些官員,就很可恨了。曾靜罵雍正,他們身為臣子,坐視不理,還敢取笑看熱鬧,這不殺真是便宜了。

最後說曾靜。曾靜作為主犯,捱了頓打,居然回頭是岸了。雍正親自審了他一天,審清楚就饒了他了,只是罰他,把去各省把謠言解釋清楚。

雍正的處理不可謂不寬容。曾靜去解釋自己的謠言效果最好,雍正的寬容,當然有這方面的因素。但我更想說的是,雍正雖然也殺人,可其實是個寬容的人。

送走了曾靜,再送下喬引娣。專門寫過一集喬引娣,最後一集,再說下她,喬引娣在雍正身邊久了,她開始發自內心的尊重雍正,由於雍正也喜歡她,所以她成了雍正身邊最不可少的人,唯一能勸住雍正,能管住雍正吃飯睡覺這些事的人。

可雍正快走了的時候,居然要送喬引娣回十四身邊,沒別的原因,只是因為雍正曾經給過她這樣的承諾。可這時的喬引娣,已經離不開雍正了,所以喬引娣只是去看了一眼十四,就回來了。

大型不正經劇評《雍正王朝》大結局 帝星隕落

明明好好幹了

都送走了,最後送雍正。之前說過,雍正操勞國事,經常通宵批閱奏摺,這樣的操勞,持續了十幾年。可以說,就算是機器也得累壞了,何況是個人呢?

而雍正如此操勞,也終於見成效了,國庫裡終於有銀子了。康熙走的時候,給他留的銀子才七百萬兩,雍正走的時候,給乾隆留的銀子已經達到了五千萬兩。可如此好的政績,帶給雍正的卻多是罵名,無他只因為改革,觸及許多人的利益。

用八爺的話說,你贏了,可是你咬著牙苦苦的熬著,得到了什麼呢?不過生前身後的罵名罷了。

當然,捱罵的人未必是壞人,被誇的人也未必是好人。

本劇評完。

大型不正經劇評《雍正王朝》大結局 帝星隕落

為什麼還罵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