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簍里的墟場(圖文原 創)


高山苗寨的“趕墟場” 湖南與貴州交界的鳳凰臘爾山,是整個湘西的純苗族核心聚居地。 每月逢農曆二、七是墟場。這裡沒有“掃碼”,能體驗到原生態的趕集盛況。

這僻遠山區,苗風淳樸,老少無欺,但討價還價也是必須的。

辣妹子辣,辣妹子從來怕不辣。

自家手工藝產品在墟場很熱銷,雖然粗糙,但很結實耐用,幾十年都用不壞的。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多點,再多點” 城裡來的機繡花邊是苗家女人的最愛。

貨不對客。天氣雖然很冷,但也只能鬱悶地等待。

不要忽視鄉民的創意,液化器罐改成煤火灶,很好用的。

牙醫迫不及待,當街就診服務。

趕集日是個好日子,小店的生意紅火起來。

中餐是自己做的葉子粑粑,城裡人要買來吃很貴很貴的。

外婆的小揹簍載我看看山外的大世界。 揹簍是高山苗民克服山路崎嶇的智慧產物,什麼都可以裝可以背。 它也是娃娃們的搖籃。

趕墟日就是鄉民的節日。山窩裡信號不好,趕集到鎮上看看好電視節目。

苗家有好草藥,也有許多祖傳秘方,而且很多草藥郎中是婦女。

山裡人負重主要靠背,而且很能背,幾十裡山路都不在話下。

“外婆啃上了她喜愛的甘蔗,我卻一不小心睡著了”。

當街設壇,問問風水,算算好運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