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交出最差財報:淨利潤下滑23%,小川老矣尚能戰否?

搜狗如何應對當下的迷茫與未來迷失;王小川面臨搜索和AI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小川老矣尚能戰否?

搜狗交出最差財報:淨利潤下滑23%,小川老矣尚能戰否?

互聯網行業的各大小公司,就像大千世界中的家家戶戶一樣,有的人家風風火火、突飛猛進,有的人家黯然失色、一蹶不振。在後一類的公司中,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要麼長期幾乎杳無音信,但凡有點信息,都是讓人看了聽了糟心的事情。

搜狗,就是屬於後一類公司的代表。近日搜狗公司發佈了2018第三季度的財報,根據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76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歸屬搜狗的淨利潤為239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3%。

就算這不是中國互聯網行業上市公司最差的財報,也是最差的財報之一。

搜狗首席執行官王小川表示,“在第三季度,我們的核心業務實現了健康的增長。”

其還表示,“我們的核心搜索營收持續增長,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在百度和360都有著更好的數據表現情況下,不知道他是如何定義“健康”、“行業平均水平”等字眼的。

實際上,不管搜狗自身如何辯白,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家早年間以“三級火箭”著稱的搜索公司,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越來越失去了方向、節奏與感覺。雖然才剛剛40歲,但是以結果論英雄的話,卻是“小川老矣,尚能戰否”?

營收停滯不前利潤大幅下跌,

搜狗第三季度財報到底有多差?

搜狗第三季度的財報到底有多差?或許資本市場是最客觀公正的。美東時間當天上午7時,搜狗盤前大跌將近8%。而從實際數字的縱向、橫向對比來看,也可以發現,搜狗第三季度的答卷真的考得很差很差。

先說營收。

搜狗官方微信公眾號中,是這麼說的,“搜狗總收入超18.8億元,同比增長10%。”但是在包括騰訊科技等大部分媒體的報道中,都是“搜狗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76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

7%是什麼概念呢?縱向對比搜狗自身,其2017年第四季度營收增幅高達62%;2018年第一季度則為53%;2018年第二季度下滑了一點,但是也有43%;但是第三季度就陡然間斷崖式的下跌到只有7%。雖然可以看出,搜狗的營收增速是在一直下降的,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會下降的如此之快之猛。

再橫向對比互聯網行業的主流玩家。在同樣有搜索業務的公司中,百度2018年第三季度的營收282億元,增長27%,是搜狗的4倍之多;即使是360,增速也比搜狗快,360第三季度營收34.24億元,同比增長8.13%。而其他互聯網公司中,阿里截至2018年9月底的2019財年第二財季財報,營收增幅達到54%;谷歌母公司Alphabet營收增長21%……

很明顯,無論是縱向自身對比,還是橫向搜索公司對比,又或者是橫向互聯網行業對比,從列出來的公司裡看,搜狗的營收增速都幾乎是墊底的。

再看利潤。

根據騰訊科技等媒體報道,“第三季度歸屬搜狗的淨利潤為239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3%”。互聯網向來是追求高增長的行業,增速慢已然是“大罪”了,何況也即下跌?

同樣是縱向對比一下自身。從2017年第四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搜狗的利潤變化情況分別是:增長44%、增長26%、增長41%、以及下降23%。和營收一樣,搜狗的利潤同樣是存在著“驚人一跳”的情況。

而橫向對比百度和360,百度同季淨利潤錄得57%的超高增長;360雖然只有0.44%的增長,但是至少沒有下跌。同樣的,在其他互聯網公司中,阿里最新一季的財報數據顯示,淨利潤增長4.8%;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長37%……

不難看出,雖然如今整個經濟大環境不好,這也使得互聯網行業正面臨著一些挑戰。

但即便如此,也鮮有哪一家互聯網公司像搜狗一樣,淨利潤從還不錯的增長態勢,一下子就變成了大幅下跌。對於搜狗而言,最大的苦惱和尷尬莫過於,“比你體量大的公司,跑的比你還快”。

敵人來自視野之外,

搜狗從搜索向信息流轉身速度太慢

營收增長緩慢,個位數的增長對互聯網公司而言,幾乎就是停滯不前;而利潤又大幅度下跌。過去的一段時間,王小川和他的搜狗,到底發生了什麼?實際上在筆者看來,王小川和搜狗有著最大的三個問題。

第一,是陷入了搜索的“我執”之中。

搜狗一直強調自己是中國第二大的搜索引擎,市場份額為18.4%。只不過,對這個數字恐怕360、神馬搜索都不大認可。因為來自權威調研機構StatCounter Global Stats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搜索市場的情況是:百度佔比82.99%、360佔比7.35%、搜狗為3.60%、神馬為3.19%、Google為1.41%、必應為1.02%、其他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為0.44%。

這和搜狗宣稱的數據有著極大的差別。客觀地說,不同的機構給出的調研數據有所差別,也是正常的。只不過不管數據怎麼變動,搜索引擎是一個典型的有著“馬太效應”、甚至是“贏家通吃”的市場,和即時通訊、社交網絡非常類似,因此,不管搜狗是第二也好,第三也好,第四也罷,用戶和客戶首選的都是“第一”。

第二,是搜狗只顧追趕視野裡的競爭對手,卻忘記了視野外的敵人。

一直以來,搜狗總是把百度、360、神馬等一眾搜索引擎公司當作競爭對手,這當然也沒有錯。但是,就像“幹掉短信的是微信;幹掉實體店的是電商;幹掉方便麵的是外賣”的一樣,“幹掉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對手”。

近年來,移動資訊、信息流等內容生態領域的發展如火如荼,以今日頭條為例,據說前年的營收是60億、去年達到了150億、今年要衝擊450億。很明顯,今日頭條的營收主要是廣告業務,這裡面就有很多可能是本該屬於搜狗搜索的。

要知道,搜索廣告向來是作為營銷的標配和第一選擇,作為搜索領域絕對的霸主,按理說信息流廣告不會影響到它,但是百度仍舊是與時俱進的發力信息流業務,快速的跟進,讓其早在去年的時候,就能夠實現:以第三季度業績為基準的年化收入超過10億美元。和百度一樣,無論是360還是神馬,都在發力信息流廣告,反觀搜狗,則顯得猶猶豫豫、慢慢吞吞。

第三,是為了虛無縹緲的未來,而忽略了更具現實的當下。

在財務領域,有一句話說的是,“經營企業就是經營現金流”,而現金流是最當下、最現實的事情。

搜狗第三季度利潤大幅下降23%,而成本卻是在上升的,以研發為例,同比增長了28%。如果長期是利潤下降,成本上升的話,久而久之勢必會影響到盈利和現金流問題。

可惜的是,現如今一心想著人工智能的王小川,未必會重視這一點。就像“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你也永遠無法吸引一個裝瞎的人”。

人工智能自然是大趨勢,

但是“少三條腿”的搜狗註定是邊緣角色

其實,站在王小川的角度也很好理解,人工智能既然是大趨勢,那麼我就把核心精力和資源都放在這裡,以求一搏。如果能夠像今日頭條、美團、拼多多這樣彎道超車、甚至是換道超車,暫時性的犧牲一下財報的數字又有何妨?大丈夫,向來要出人意表,才能幹出一番大事。

可惜的是,王小川夢想和激情有餘,但是理性和冷靜不足。在腎上腺素的刺激下,王小川忽略了搜狗在進軍人工智能領域時,會面臨的最大的三個短板。

搜狗交出最差財報:淨利潤下滑23%,小川老矣尚能戰否?

首先,是資金投入問題。

根據搜狗官方的數據,搜狗第三季度的營收,以人民幣算是18.8億元,其中研發費用佔比為18.3%,大概是3.44億元左右。以此為基準,一年下來大概是13.7億元。這對於一般的互聯網研發可能還算可以,但是對於人工智能領域而言,則無異於是杯水車薪。

要知道,無論是騰訊還是百度,每年的研發費用都是一兩百億,而此前阿里更是信誓旦旦表示,對於新成立的達摩院,要三年內投入1000億。可以看出搜狗的資金投入和BAT相比自有人家的幾分之一,甚至是幾十分之一,投入差別如此之大,產出自然是天然之別。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這一現象:為什麼如今在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自動駕駛、車路協同、人機對話系統、城市大腦、智慧城市等領域,大部分看到的只有BAT的身影,搜狗幾乎是個“透明人”一般。

其次,是人才的稀缺問題。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其背後人才,尤其是頂尖人才的競爭。這也是為什麼BAT都要在中國和世界各地,成立頂尖的研究院,蒐羅世界級頂尖人才的原因所在。

百度自不必說,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的黃埔軍校”;阿里更是財大氣粗,達摩院之後又成立了羅漢堂,並迅速就招攬了6位諾貝爾獎得主和9位全球頂級專家;至於騰訊,則也在不斷的招錄頂尖人才,並不斷成立各種各樣的研究院。

相反,也許是真的和大家有不一樣的看法,或者是出於“囊中羞澀”的原因,王小川竟然認為“未必要搶頂尖人才”,甚至表示,“拉到頂級的人,有時反而會產生一種衝突”,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不妨看看王小川的具體言論吧,他說,“對於2C領域裡傳統的互聯網企業,可以利用AI技術來對自己做升級,這種情況下不一定需要一個所謂特別頂尖的人。我們的觀點是我們引進的人不僅要強,還一定是要把他自己的成就感放在公司具體的業務線裡面。但是業務線本身的空間具有一定的瓶頸,所以拉到頂級的人,有時反而會產生一種衝突。”

再次,是搜狗在人工智能的佈局問題。

搜狗在人工智能方面,主要是圍繞著“語音”做文章,基於此開發對話、翻譯、問答等產品和服務。但是說實話,語音技術只是人工智能龐大新大陸中,一個極為細小的領域,除了語音技術還有前面說到的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自動駕駛、車路協同、人機對話系統、城市大腦、智慧城市、以及AR、VR、視頻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數據分析與應用、知識圖譜、智能機器人等等,幾乎是數不清的領域。搜狗想緊緊憑藉著語音這條“小路”,就超過其他在“高速公路”上飛奔的人,又談何容易?

即使是在語音這條賽道上,如今也彙集了BAT以及科大訊飛等高手,搜狗的技術水平並沒有優勢,甚至不算突出。而且有的廠商還把語音技術進行了免費開放,這對於本來就難以商業化的搜狗語音業務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實際上,除了資金、人才、佈局領域這三個明顯的短板之外,搜狗在人工智能領域還要面臨場景和數據稀缺等問題。這裡就不再一一展開了。

總之,此次最差財報的發佈,對搜狗而言自然不是什麼好事,至少才輿論層面已經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質疑,比如:搜狗如何應對當下的迷茫與未來迷失;王小川面臨搜索和AI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小川老矣尚能戰否?

當然,也未必就完全是壞事。至少,能讓公司上下真正審視一下自身和行業,現實和夢想,當下和未來……對於王小川而言,則要知道,很多時候:意氣用事、囿於執念、一腔孤勇並不是真的英雄;而真正的英雄是識時務者、是勇於妥協的人、是懂得進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