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好文」路在腳下 燈在心頭

巴金的《燈》中有這樣一句話——

“這些光都不是為我燃著的,可是連我也分到了它們的一點恩澤——一點光,一點熱。光驅散了我心靈裡的黑暗,熱促成它的發育。”

《燈》中的老人因此重拾了對生活的熱忱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我們每個人心中

都有一盞照亮自己前進的燈

今天

就來看看是什麼樣的燈指引著

案管部柯欣芝這位檢察人的檢察夢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路在腳下

燈在心頭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如果問我趕路的時候最常看到什麼事物,腦海中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燈吧。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馬路上車輛沿線行駛,車燈排列整整齊齊;信號燈以秒為單位不間歇運作著,使偌大的路口秩序井然;地鐵裡的警示燈在車門即將關上的時候強烈閃爍,告訴乘客從容上下,安全第一;走到家附近,望見客廳亮著的橙黃暖白的燈,就不自覺地加快腳步,等不及在沙發上來個葛優躺了。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生活當中燈可以說是司空見慣,工作時又何曾少了它呢?業務系統中代表風險等級,辦理期限的指示燈彰顯著司法規範,檢察服務大廳和信訪接待室裡亮起的燈是為民解憂的熱忱,節假日裡的值班室和夜深人靜時的辦公室,點亮的則是匠人精神和檢察情懷。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然而,縱使現實生活中有燈在旁,但人世間多得是看不見的“路”。有句詩說:“若將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萬盤。”比起蜿蜒曲折的山路,世間路要繁雜難明得多。在我們身處的這個新時代,世界變得更加複雜多變,機會很多,選擇很多,誘惑很多,長路漫漫,很容易就在眾多岔口中丟失方向。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有這麼一條路,道阻且長。沿途不是鮮花綠蔭,而是陡坡急流。在這一路的坎坷崎嶇之上,檢察人揹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託,為了檢察事業,星夜跋涉、風雨兼程,已經走過了整整四十年。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那麼,是什麼在照明,在指引,讓一代又一代人義無反顧地走在這條路上,不受誘惑,不懼挑戰呢?

我想,一定有一盞燈。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這盞燈很近,就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當中。它是兒時長輩“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的教導,是成人禮上老師鄭重放在我們手中的那本《憲法》,是踏入社會時父母不無擔憂的囑咐,是平時工作中領導同事的關心和告誡。“嚴是愛,松是害。”嚴格的監督管理,是對自己的真正關愛,是對檢察事業的高度負責,讓我們時刻感受到組織就在身邊、監督就在眼前,自帶“緊箍咒”,遠離“高壓線”。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這盞燈很亮,它的光芒跨越歲月照亮前路。革命年代,無數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建設年代,數代人為社會主義事業奮力進取。堅定的理想信念穿透紛繁世事閃耀至今,開拓者們的足跡無論何時都清晰可辨。就是這盞燈,見證了四十載風雨同舟,跨世紀血脈傳承,堅定著檢察人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捍衛者和公平正義守護者的信念和決心,面對誘惑不動搖,面對困難不退縮。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做好平時的工作一直只道是尋常,但我們在其中亦真切地感受著時代的脈搏,親歷著歷史潮起潮落。肩負的責任是我們努力鑄造忠誠、乾淨、擔當,成為一名合格檢察干警的力量之源。忠誠、乾淨、擔當不只是一句口號,它更是行動指南。它意味著抉擇,意味著陣痛,意味著這是一場苦旅。但是懷揣著“不辱使命、不負眾望”的堅定信念,為了法制建設更加完備,為了這個社會能夠妥帖安放更多人的夢想。付出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随心”好文」路在脚下 灯在心头

當年,李大釗先生號召青年們:“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後,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如今,作為檢察機關中的年輕力量,我們將立足本職工作,繼承光榮傳統,心頭常懸信念之燈,腳下走好奮鬥之路,為檢察事業鍛造新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