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戰爭,我軍採用了美軍打越南都不敢使用的戰術,效果奇佳

越南軍隊的正面作戰實力大家是知道的,並不是很突出,他們的特長在於單兵作戰實力,機動性好,靈活性高。所以在作戰時越軍會想辦法減少正面衝突,轉而利用地形優勢,打一些小規模的遭遇戰,騷擾戰。

在越軍與美軍作戰時,越南軍隊就轉入山林中,在這種情況下美軍最大的炮火優勢就體現不出來了,炮火再猛烈也炸不平山,所以美軍打的很是憋屈。


中越戰爭,我軍採用了美軍打越南都不敢使用的戰術,效果奇佳


在1979年的中越戰爭中,越軍也使用這樣的打法,化整為零,以連排單位作戰,妄圖借用對地形的熟悉伏擊我軍。比如在東部地區的高平戰場上,越軍的349師就分散開來,藏入深山密林之內,使得我軍只好穿插縱深,在密林中作戰,而越軍就在山中展開阻擊,負隅頑抗。

最終我軍突破防線,攻下高平,但已是人去樓空,導致戰略意義上的失敗。面對這種無賴式的打法,時任北線總指揮的許世友將軍果斷的將十一個師投入戰場,命令士兵展開拉網式的清剿,務必將敵人消滅乾淨。這斬草除根般的一擊,使得越軍無處可藏,且面對兵力優勢更無還手之力,只能被各個擊破,最終全殲。


中越戰爭,我軍採用了美軍打越南都不敢使用的戰術,效果奇佳


越南的北部地區多山脈,且多為石山,有著很多自然形成的巖洞溶洞,越軍將其加以改造,作為藏兵洞,彈藥倉,存糧倉等,軍隊便化整為零,躲藏在洞中,只等關鍵的時候發起攻擊,妄圖打我軍一個措手不及。

當我們的軍隊發現洞中有敵軍時,會先搶佔山外的有利地形,嚴陣以待,不給敵人可乘之機。然後先宣傳我軍對待俘虜的政策,好言相勸,,如果還是執迷不悟,一心抵抗的話,就採取軍事手段。


中越戰爭,我軍採用了美軍打越南都不敢使用的戰術,效果奇佳


先集中火力向洞中傾瀉,再用噴火器,手榴彈,煙燻等辦法把敵軍逼出來,最後再進洞清剿,因為我軍佔據人數和裝備上的優勢,所以並不怕洞中有埋伏。

拉網清剿就要與敵人短距離,突然地接觸,風險還是很大的,所以美軍不敢採用這樣的戰術。究其原因,一是人數不佔優,容易被反包圍;二是對所謂的“高科技作戰”依賴過於嚴重,事實證明,還是我軍的戰術更為有效果。在對越作戰期間,絕大部分敵軍都是這樣被消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