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兵團|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兵團發展歷史連環畫之八十三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1. 河南支邊青年進疆後陸續被分配到各師團。老軍墾戰士騰出自己的房子讓新來的支邊青年住,但這些河南支青卻搬進了突擊隊修建的地窩子或草棚。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2. 1957年4月,來自河南蘭考的支邊青年符水潮和同伴們被分配到農七師車排子二場(現七師一二六團),他們在梭梭、紅柳枝搭建的草棚裡安頓下來。真不巧,支青們剛安頓下來,就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雨,被褥衣服都被淋溼了,女支青住的幾間草棚裡傳出哭聲,一些男支青就故意對著女支青住的草棚大喊大叫,逗得那些女支青破涕為笑。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3. 1958年4月,下野地修渠引水,支邊青年符水潮所在的施工隊奉命調往農七師下野地三場(現八師一三四團)。下野地三場是個新農場,他們抵達駐地那天,帳篷尚未全部運到,只有三頂帳篷,自然讓女支青住帳篷,男支青全部原地露宿。第二天清晨,被子全被露水打溼了。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4. 上級要求當年開荒,當年生產。大家顧不上建房,夏季住單帳篷,冬季住棉帳篷。夏季又悶又熱,冬季夜間睡覺凍得不敢脫衣服。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5. 直到1958年入冬前,支青們才住上了新建的土坯房。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6. 從1950年到1956年,兵團人墾荒造田,搞開發建設,已積存了充足的糧食。老團場給新團場支援、供應糧油,新團場只需要派馬車去拉運就可以,只有蔬菜供應是個難題。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7. 大熱天從幾十公里以外把蔬菜運回來,菜都不新鮮了,食堂炒菜只好多放調料,很多人只吃饅頭不吃蔬菜。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8. 長期不吃蔬菜導致一些職工得了夜盲症,出現嘴唇乾裂、四肢乏力等症狀。後來,大家都開始吃蔬菜了,即使難以下嚥,也逼著自己吃下去。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9.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大批糧食調往內地,大家嚴格執行國家的定量標準,麵粉不夠吃便用“瓜菜代”“幹定量、稀管飽”的辦法填飽肚子,沒有人偷過糧倉裡的糧食。

画说兵团|河南支青在下野地

10. 那時,大家想的是“全國一盤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很多支邊青年的家人從內地來到兵團,團場將他們都留了下來,並給他們安排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