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美妝成分黨KOL中,@kenjijoel算是另類的存在,定期解答網友的提問,沒有自有品牌的安利,也沒有硬植入的“尬”推薦,多以文字、長圖、問卷等形式科普基礎護膚知識,尤其是防曬、清潔、保溼,表面看是一位“佛系隨性”、“沒有套路”的美妝達人。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 @kenjijoel參加淘美妝商會年中峰會,並分享主題演講

然而,這一位目前擁有126萬微博粉絲的自媒體達人,被粉絲親切地稱為“K大”,在兩個多月前的淘美妝商會年中峰會上,分享了《社交網絡種草的資深美妝用戶關心的是什麼》的主題演講(不要問我為什麼現在才寫,沒什麼原因,《帶貨情報局》系列報道需要),總結出了十全大補、強大功效、足夠獨特、大牌光環、性價比高和爆品概念是目前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6大需求。

而他自己的定位,則是通過內容輸出,做一位細分領域的美妝獵頭。

什麼是美妝獵頭

“我是你的粉絲。”在採訪成分黨KOL時,經常有友媒記者化身“粉絲”提問,或參會人員慕名加微信的情況,比如三畝大叔、俊平大魔王,K大也不例外。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 被譽為成分黨KOL的K大,表示並不喜歡這一稱呼

這些自帶圈粉光環、流量體質的達人們,因具備專業能力和從業經歷,通過查文獻、成分解讀、扒產品和功效,給消費者提供有效的護膚解決方案,推薦的內容信任度高,粉絲更精準,更易“種草”年輕人,也具備相當能量的帶貨力。

K大在接受C2CC採訪時表示:“美妝獵頭,和獵頭公司差不多,一是幫助廠商尋找適合的消費者及潛在用戶,發掘新品推出的意義,反饋消費者的使用觀感;二是幫助消費者找到適合的產品,以他們的消費水準解決自身的皮膚問題。”

也就是說,在當下千禧一代、Z世代選擇品牌—KOL—消費者的購物新路徑中,他希望在品牌和消費者間搭建一座橋樑:在消費者端安利種草、拔草、割草,在品牌方端反饋產品、消費心聲、帶貨,這一切建立在他與粉絲信任的基礎上。

KOL的安利是否值得信任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 多年醫生從業經歷,喜歡使用化妝品和上網分享

K大本名楊歡,是一位80後,身上的一大標籤,曾是醫院的從業人員,曾就職於長沙市第四醫院,有著10年的醫院麻醉臨床經驗,出版過《護膚品全解碼》和《防曬寶書》等暢銷書,在多家媒體設有專欄,多次受邀參加美妝品牌的活動。

此外,由於他對皮膚醫學和護膚品興趣濃厚,喜歡上網關注分享,從2000年開始至今,經歷論壇、博客和微博時代,他又深諳美妝品牌的互聯網趨勢和消費迭代。

“美妝KOL越來越細分化,你認為自身的優勢是什麼?”鮮鋒君問。

“專業。”K大想了想,“我是醫生出生,麻醉科相當於全科醫生,內外科都要略懂,二是喜歡皮膚醫學和護膚品,很多醫生不用化妝品,但我經常用,一直喜歡研究化工和皮膚科方面的知識,從免疫細胞學、生理學到有機化學,從飲食到生理健康,我會把人體當作一個完整的系統來看待,皮膚是身體健康的一面鏡子。”

除了善於從醫學的角度分析皮膚問題,科普皮膚護理知識和推薦相關產品,K大都會定期精選網友的問題,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回覆。

“粉絲帶著問題來尋求幫助,這是有價值和真實的心聲和需求,我在這一環中,就成了收集者和傳播者。”K大表示,這是品牌非常重視的環節,美妝獵頭就是幫品牌找到適合的目標消費群,同時又幫助消費者找到適合自身的產品。

“KOL知識體系,不光是一個宣發渠道,更多的是一個諮詢角色。“K大認為品牌跟KOL調性要符合,更能建立良好的互動,消費者就會喜歡看KOL分享的內容和產品。

“你會經常揭穿一些護膚雷區。”鮮鋒君說。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 在微博解答網友提問

“是的。”K大說,日常分享最多的是消費者不要過度折騰,no zuo no die(笑),如過度清潔和敷面膜;目前PM2.5、藍光汙染、紫外線汙染嚴重,一定要做好防曬,可通過多躲擋防的方式多重防曬。

“雖然防曬霜中有化學物質,但不防曬會給皮膚帶來更大的傷害。”K大再三強調。

近期,K大在微信公眾號上就推出了新欄目《流言退散》,對一些護膚踩坑行為科普:

Q1:長痘痘是因為皮膚毒素堆積?

K大:長痘是因為作息不規律、壓力過大、激素紊亂、皮脂分泌過旺等情況造成的,跟毒素沒辦毛錢關係。

Q2:拍打化妝水就是促進吸收?

K大:拍打化妝水到臉上,這個動作除了讓化妝水更多飛濺到空氣中,還有讓皮膚因反覆刺激而紅血絲擴張外,並沒有什麼好處。

Q3:皮膚油是水油不平衡導致的?

K大:水分調節系統和油脂調節系統,兩者獨立運營。缺水是在角質層發生,跟皮脂腺沒有必然關係。出油≠缺水,只有把保溼和控油工作一起做好,才能讓肌膚達到健康穩定的狀態。

Q4:每天敷水膜皮膚會變好?

K大:每天敷面膜是有條件的,比如做完醫美,敷成分相對單純溫和的醫用類敷料。眼藥水越滴眼睛越覺得幹,面膜敷越勤快皮膚越覺得幹,道理差不多。

哪些產品/成分戳中了用戶痛點

“喜歡看美妝博主、在網上做功課的人關注的是什麼?”K大分享道,與其說消費升級和品牌年輕化,不如說消費攀比和心裡恐慌,有媒體和公眾號不斷告訴消費者不用這個產品會老10歲,跟某女星的皮膚差距就是一支精華素……消費者會認為自己是問題皮膚,需要產品來改善。

目前國內護膚產品眾多,消費者易審美疲勞和消費被透支,成分黨KOL和皮膚科醫生就逐漸成了年輕人問題皮膚的意見領袖。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 線下參加品牌活動,進行膚質檢測

“近幾年,功效性產品戳中了用戶的痛點,如改善細紋、美白提亮、緊緻去黃、快速改善痘印等,這些能滿足高需求的功能性產品,更能get到網友的心理。”K大表示目前年輕用戶消費需求有以下六類:

1、十全大補,也就是“猛藥”,具有多功能,能滿足消費者高需求,如主打最溫和;

2、強大功效,產品中有強有力的有效成分支撐,宣傳的賣點也是圍繞成分;

3、足夠獨特,配方出眾,形式新穎,外觀精緻,是小眾品牌脫穎而出的主要打法;

4、大牌光環,滿足消費者穩妥和炫耀的心理;

5、性價比高,看起來貴,買起來不貴,大牌卻平價;

6、爆品概念,各類品牌爆款混搭使用,單買不貴,這是年輕人普遍存在的消費心理。

當產品配方出眾,形式新穎,外觀精緻,性價比高,又有明星爆款的加持,用網友喜聞樂見的形式宣發,比如

明星代言的“播種”、KOL和大V推薦的“施肥種草”,淘寶、小紅書評論等真實消費者分享的“割草”,抖音、淘寶直播等形式的“趣味安利”,一個播種、施肥、割草的閉環就形成了。

當然,在社交營銷上,切記美妝博主口徑一致的宣傳、定義模糊的促銷方式,否則消費者對套路和刻板的宣傳已形成“抗體”,並不感冒。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 參加活動的分享

如何把枯燥的美妝知識變得淺顯易懂,讓消費者樂於看和接受呢?

K大說,簡單、易懂是他科普的原則。通過圖文、視頻、漫畫等形式,由淺入深,潛移默化地影響粉絲。K大在公眾號中定期推送簡單的科普文,如《零基礎認識皮膚課程》、《做好清潔工作,你需要了解的原理》,字數雖不多,通過圖文用最直觀的方式讓粉絲接受。

他還會在微博上開展消費者問卷,“我們蒐集了近2萬份關於敏感肌膚的問卷調查,來幫助粉絲解決這一類型肌膚的疑惑,這是尋找網友最關心問題的一種方式。”K大表示,他希望傳遞給消費者,用理性的方式看待產品和推薦的內在邏輯。

功效性產品和藥妝如何正確使用

K大稱自己是一個感性的人,不止一次表示對藥妝和功效性產品的喜愛。

“藥妝產品通過臨床驗證,有醫學數據和理論的支持,而功效性產品也有一定的邏輯和原理。”K大表示。

關於“藥妝”的定義,K大表示,在藥妝概念不明晰的國家及地區,人們將其稱為“功效型化妝品”。這一概念從1946年開始就被醫學界和化妝品行業廣泛接受,而更為細化的“藥妝(cosmeceuticals,化妝品和藥品的英文結合)”概念,則是由有著“皮膚科教皇”之稱的美國博士Albert Kligman在1984年提出的。他還發明瞭世界上第一個藥妝產品——全反式維A酸乳膏,能治療痤瘡、延緩老化。

在國外,一般將這類產品稱為“功效性護膚品(functional cosmetics)”或“活性護膚品(active cosmetics)”,而國內監管部門對藥妝產品沒有明確的定義,一般被醫生稱為“臨床護膚品”或“醫學護膚品”。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 品牌宣傳K大對其的產品推薦

反觀中國藥妝市場,K大認為處於“小baby”的階段,正在“茁壯成長”,雖然未像日本、臺灣等地市場發展成熟,但消費者的使用正在逐漸培育,尤其是薇諾娜、玉澤等國產藥妝品牌的快速發展,得到了國內皮膚科學會、皮膚科醫生和消費者的推薦認可。

“藥妝和普通護膚品不太一樣,前者含有一些活性物質,會有一定的刺激,要有好‘媒介’(如成分黨KOL)告訴大家,這些活性物在使用時,有哪些特有的條件,哪些副作用需規避。”K大習慣性地開始安利。

對於國貨的發展,K大的觀點是中國人口基數大,要做精做專,定位精準,細分到某一類人群,比如敏感肌,同時得到皮膚科醫生的認可,可作為藥品的輔助護理。

”哪些產品成分有火起來的潛力?“K大認為,目前很多大牌都在做市場教育的工作,比如消費者熟知的美白成分煙酰胺,其他品牌就可倡導性價比、更好用和更易用的效果。有的成分大牌未採用,那就需要時間和營銷成本,通過內容營銷不斷教育消費者。

“不論是熱門成分還是冷門成分,產品有效果最關鍵,消費者衝著功效來的,比如玻尿酸原液,就是保溼效果,品牌就不能宣傳抗痘、美白,產品配方接近功效,這是品牌宣傳要遵守的原則。”K大說。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 K大參加品牌活動

與其他KOL不同的是,K大並不著急與品牌合作推款,也未推出自己的品牌和開設店鋪(當然,未來會有規劃),更多的是為品牌活動站臺,採訪品牌高層和主持活動,日常科普護膚知識和分享好物。

“你的用戶是最核心的財富。”K大表示成為美妝獵頭,就是要持續與消費者建立信任,給粉絲帶來專屬的護膚解決方案,通過施肥割草,讓粉絲和顧客產生良性互動,有助於將來品牌雪球不斷的轉化,良性的“帶貨力”就產生了。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 雙十一預售的推薦博文

kenjijoel:社交網絡種草的網友,最關心什麼?|帶貨情報局⑤

△ 粉絲評論

記者手記:10月20日淘寶雙十一0點開始預售,跟其他博主不同的是,“佛系”K大提前幾小時才更新了推薦博文,分享的內容是自己關注的店鋪,包括推薦理由、品牌特點、明星爆款、預售價格和活動等圖文內容,粉絲留言達1000多條,有種草的,有提問的,甚是熱鬧,成分黨KOL的粉絲影響力,可見一斑。想要了解千禧一代、Z世代如何在社交網絡深度種草的美妝產品的,像K大的成分黨KOL,值得深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