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復旦國防生不當幹部去當兵,看軍人職業的吸引力

部隊究竟是個坑,還是走上人生巔峰的跳板?

從復旦國防生不當幹部去當兵,看軍人職業的吸引力


一個考上覆旦大學的高材生,其求學之路也該是過五關斬六將了吧,然額,明明可以拼智慧,走出開掛的人生,他卻偏偏拼體力,跑去當兵了,而且,放棄幹部不當,偏偏要當大頭兵,還去了陸軍。他腦子進水了嗎?

也有人說,他腦子沒進水,他算得可精呢!當兵兩年,回來拿二三十萬退伍費,落戶魔都,還有保研,簡直是走上人生巔峰的節奏啊。

復旦大學生當兵,再次引爆了話題,部隊到底是個坑,還是走向人生巔峰的跳板?

從復旦國防生不當幹部去當兵,看軍人職業的吸引力


要說那些到部隊當兵的大學生們,職場生涯的起點真不低。同期步入社會、進入公司的同學拿多少月薪,大學生士兵、幹部拿多少工資,大家心裡都有個數。不過,日子久了呢?

985拔草,211巡邏,每天面對各種加班、各種備勤、各種會議、各種教育、各種檢查......休假回家同學會,敢打包票你不好意思跟別人聊工作。有多少人滿懷激情來到部隊,又有多少人感到被這份職業給“坑”了?

一、 理想與現實的反差

我們總以為獻身國防以後,部隊的工作能讓我們乘風破浪,一展拳腳;沒料到激情似火只是表象,更多的只是在平凡之中的默默堅守。

一個985本科生在機關文印室做保密員,平時跑腿發通知、複印材料蓋公章、登記文件修電腦。還算好,至少是人在機關。

從復旦國防生不當幹部去當兵,看軍人職業的吸引力


一個211碩士進了老野部隊任指導員,每天早上5:20開始起床出早操。指揮戰士訓練、準備教育學習教案、迎接上級工作組檢查、召開支部會議研究工作、組織查鋪查哨……走馬燈似的忙活一直到晚上快11點才躺倒在連部的床上。幾乎天天如此,週末還要值班。

一個醫科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分配到邊防部隊任職,哨點有軍醫編制、有衛生所卻沒有醫療任務,人少活多便轉行幹了排長,24小時站崗巡邏值班備勤成了常態。

你會羨慕他們的工作嗎?


從復旦國防生不當幹部去當兵,看軍人職業的吸引力


很多時候,令你抓狂的不是工作的忙與累,而是豪無創造性、技術性的再三重複。部隊裡的大部分工作,“傻子都會幹”,想起《阿甘正傳》裡的阿甘、《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大學生當兵是件好事,但對基層部隊的大部分崗位和機關的一部分崗位,真的是有點大材小用了,特別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日子久了,當你偶然翻出名牌大學的畢業證,對比同期畢業的同學們的薪酬與發展前景,是否也會拷問自己:“我是真的來對了地方,還是自以為來對了地方?”

二、高學歷人才在部隊找到價值了嗎?

一些人到部隊以後,發現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覺得寶寶心裡苦,那麼單位呢?我們應該相信,任何一個用人單位都是求才若渴的,特別是對高學歷人才,當年大熱的“國防生”計劃,讓人想起那張著名的軍委首長參觀美軍航母艦載機時探首期盼的照片。武器裝備和技術搞上去了,部隊最缺的是高學歷人才。不過,在引進方式上,卻是泥沙俱下,在人才使用上,又是哪缺人往哪補,而不是量才適用,按需培養。再一個容易讓人忽略的是,無論在部隊還在地方,再高學歷的人,初入行,也始終是個新丁。

從復旦國防生不當幹部去當兵,看軍人職業的吸引力


新兵蛋子,老兵會這樣稱呼新兵,新兵入營,可以從頭練起。而大學生的起點高,很多人並沒有在基礎崗位夯實基礎,就直接分配到了需要成熟經驗的關鍵崗位,就導致了能力與崗位需要不匹配。加上一些大學生本身的知識技能、思想性格與部隊嚴格的制度環境不相適應,矛盾便產生了。

不可否認,來到部隊的大學生,真的有為理想而來,本身也有優長,但也有不少人只是頂著研究生、名牌大學的名號進了軍營,這類人的大學生活都餵了狗,作為用人單位,部隊還是比較純樸、好混的,畢竟高學歷在一些部門領導還是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的。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很快發現,一些大學生幹部眼高手低、急功近利,內心都脆弱得像鋼化玻璃,一碰稀碎。


從復旦國防生不當幹部去當兵,看軍人職業的吸引力


三、 今天年輕的官兵,跟上一代有啥不一樣?

如今的部隊中間層級,已經開始是80、90後的天下了。這些年輕的一代,思想更加活躍,個性更加鮮明。有數據顯示:“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會換,80後是3年半,90後為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7個月就選擇辭職。”你會發現,在高層級機關,領導們常掛在嘴邊的是,隊伍越來越不好帶了,年輕人不聽話,還沉不住氣。一個處室如果有老中青三代人,你會看到當一項工作任務來臨時,60後往下推、70後在加班、80後我不會、90後愛誰誰,雖然有些絕對,但人到中年的70後,是絕不敢不做的,而90後是常常把復員走人掛在嘴邊的。

年輕的一代,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願意妥協。而上一代人,已經被部隊圈養得太久,早沒有了脫離體制生存的能力,所以在面對進退去留問題上,向來經緯分明。

年輕就是資本,幹不好、不想幹,老子大不了走人。發現部隊的生存環境不適合自己,一些人不是想辦法適應,而是直接拍屁股走人。但是事情的另一面是,一般公司的試用期是3個月,過了試用期,一年半載後才能說工作上手。而部隊最短的義務兵,服役期是兩年,士官、幹部,沒個三年五載,很難對工作捻輕就熟,而一些不想在部隊乾的大學生,甚至不惜選擇復員離隊。所以,新丁何不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多一個機會去了解部隊呢?當你決定轉身離開的時候,熱情和時間也隨便流走了。

從復旦國防生不當幹部去當兵,看軍人職業的吸引力


四、天天抱怨的人,離開部隊就一定過得更好?

社會好混嗎?錢那麼好賺嗎?離開部隊,你真的就能走上人生巔峰嗎?說實話,短期服役和長期服役的人離開部隊後,人生開掛的不多,太短沒明白,太長沒激情,都是過猶不及的事。部隊現有的離退機制雖然還有完善的地方,但總體來看,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水果,早摘了不好吃,摘晚了就爛掉了。所以,把握好一個度,知道自己啥時候該幹啥,是睿智。

從復旦國防生不當幹部去當兵,看軍人職業的吸引力


至於那些埋怨專業不對、環境不好、工作繁累、生活乏味的人,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本職工作”這一說。即便到了地方也是如此。活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不是沒有,看看你的出身和背景,如果沒有,對不起,離開部隊,你會混得更辛苦。畢竟部隊是在“吃皇糧”,躺著也能賺錢,餓了有食堂吃飯,冷了有被裝禦寒,病了有醫院看病,夏天有降溫費,冬天有取暖費,探親路費有人報銷,家人沒工作可以領補助金,孩子能免費上部隊幼兒園,五險一金有人交,買房也能申請公積金貸款……再加上還不算低的工資、崗位津貼、地區補助,你總能享受到幾樣福利待遇的。而工作,雖然比較苦逼,但你從事的大多是替代性很高的工作,離開你,即刻就會有人接替你。看看地方這類替代率高的工作都是啥?保安、保潔、服務員、流水線工人、銷售……他們當中有多少能拿到部隊這樣旱澇保收的薪水?

部隊需要你的,只是做一塊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一塊磚,演好一顆在任一崗位都能擰緊的螺絲釘,幹好最基本的,甚至只是在值班室接聽電話,把一個正步踢好……因為剛到部隊不久的你,只能幹這個。組織卻沒有嫌棄你。

從復旦國防生不當幹部去當兵,看軍人職業的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