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理財初現退市潮!如何尋找“替代品”看這裡

進入投資市場,是追求收益搶眼,還是本金穩當,大部分重慶人更傾向後者。近日,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調查發現,有近5成的重慶居民,在投資理財過程中,會首先考慮“本金”是否安全。

對於這部分投資者,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隨著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性兌付”,一向“穩賺不賠”的保本理財產品將越來越少。

記者從市內網點了解到,近段時間以來,保本型理財產品出現量價齊跌,不僅發行額度有所降低,收益率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期限在3個月以內的保本型產品,平均收益率下降最多。國有控股銀行保本理財的收益率從6月的4.45%左右下降至3.64%,城市商業銀行從4.08%降至3.79%。

保本理财初现退市潮!如何寻找“替代品”看这里

“保本”認購火熱堪比“秒殺”

“收益率一降再降。”工商銀行的一位理財經理地說,目前正在發售的9款保本型產品,最低1萬元起購,年化收益率在2.7%~3.65%之間,而在年初還達4%。往年5%的收益率高峰更是難以再現。

農業銀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是很高”,在該行現有的5款保本固定型產品中,收益率最高在3.4%,但該產品的最短投資期限是360天。其餘幾款產品的收益率均在3%至3.25%之間,期限從34天到181天不等。

與收益率走低並行的是發行額度的縮減。在一家國有銀行渝中支行網點,理財經理告知,近期保本型產品每款的發行額度都不大,相比以前十幾億元的發行額度下降許多,“投資者要當天一開售在手機銀行上搶才能買到”。

“保本產品一出來很快就搶完了。想要申購就最好隨時關注起,不然很難買到。”一股份銀行分行理財經理說,在該行的理財產品當中,保本產品與90天以內的短期產品賣得最好,往往是最先售罄,有時候甚至可能需要秒殺。

根據部分銀行在3季報中所披露的情況來看,其保本理財產品發行量持續收縮。

平安銀行3季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平安銀行保本理財產品餘額968.76億元,較上年末降幅25.1%;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5427.64億元,較上年末增幅8.3%。

平均一個月“削減”300多款

根據各金融平臺統計顯示,市場上主打“保本”的理財產品,正遭遇量價齊跌。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10月26日至11月1日的這一週,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發行量為496款,較上週微降0.01個百分點,創下今年以來最低水平。

近日,普益標準發佈的理財市場10月報中顯示,10月有400家銀行共發行了7012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產品發行量減少1034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47%,較上期下降0.09百分點。

具體從產品類型來看,頗受投資者青睞的保本型產品,10月份發行2176款。記者對比此前數據瞭解到,在9月份保本型理財產品有2465款、8月份2801款,也就是說,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市面上保本型產品以每月300款左右的速度縮減。另一方面,非保本型產品以同步的節奏有所增加。

在收益上,股份行、城商行普遍能給出較高的收益率。比如,投資期限在3~6個月的產品,發行數量相對較多。在這類產品上,股份行平均收益率最高,達到了4.02%,其次城商行也給出了4.02%收益率,農村金融機構為3.93%,國有銀行相對最低,收益率在3.85%。

此外,投資期限在3個月以內的保本型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下降最多。國有控股銀行保本理財的收益率從6月的4.45%左右下降至3.64%,城市商業銀行從4.08%降至3.79%。

從地區來看,全國31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全部呈現環比下降。其中重慶地區,保本收益率3.71%,較上月保本收益率3.83%,下降0.12個百分點。

這些“替代品”補位“保本”市場

隨著保本型理財數量逐步減少,銀行原來龐大的保本理財客戶將會轉向何處,目前來看仍需要進一步的觀察。但對於投資者一個重要的信號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已經從高位拐點向下。

融360分析師楊慧敏認為,一方面存量老產品要不斷壓縮遞減,另一方面要加快新產品的審批發行。預計未來預期收益率型的理財產品,尤其是保本理財將會進一步壓縮。而保本理財退出市場是必然的,但由於過渡期到2020年底,所以保本理財的退出是漸進的,以後更多的會被結構性存款所代替,繳納存款保險和納入存款準備金。

在新規的壓力之下,各家銀行也在拓寬思路、出招應對。一些上市銀行在3季報中亦提及,積極應對資管新規,豐富智能儲蓄、大額存單、個人結構性存款等產品組合,滿足客戶穩健投資需求。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郭欣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