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来到安居古镇,感受最深的就是它的古朴和宁静,1000多年的时光痕迹,仿佛都被镌刻到镇上雕梁画栋的古宅与祠堂中,向游人展示着这里过去的辉煌与荣耀。

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安居镇

安居古镇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琼、涪两江交汇之地,因琼江古称大安溪,古镇居于大安溪江畔,故而得名“安居”。

安居建于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年—600年),历史上曾三次设县,是一座“因水而兴,因商而盛”的码头型重镇。

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安居镇园林

明清两朝,安居发展至鼎盛时期,常住居民达到两万多人,街市商铺林立,江面船流如织,在古镇南北两座码头上,每天忙碌的船工多达数千人。

在安居,有一句老话,“渠河的船,保宁的纤,安居的号子震山湾”,说的是安居拉船过滩的场面宏大,声震山湾。安居水浅滩多,每逢枯水季节,货船搁浅,十几里的滩头都只能依靠人力拉船,大型货船上滩时,需要数百人同时拉纤。

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船工拉纤

那个时侯,不管是舵手、艄公、桡工、纤夫,还是号子手,每个人都要担起自己的职责。任何一个人退缩不前,都会导致货物损失,甚至船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所以,敢闯敢干,勇于担当,就成了船工这个古老行业的生存法则。

30年前,机动铁船取代了人力木船,雄壮的船工号子声消失了,但船工勇于担当的精神,却在安居人的血脉中世代传承。

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如今,很多地方把“船工拉纤”作为旅游景点的一项表演

便利的水路引来天南海北的客商,安居渐渐由一座水码头,发展成一座商贸重镇。

地灵人杰,民殷财阜,富足的生活滋养着古镇文脉的兴盛。据统计,明清两朝从安居走出了23名进士。其中,就有一位让安居人民倍感骄傲的人物——胡尧臣。

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38年),胡尧臣担任河南巡抚。河南有个只手遮天的恶霸,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七世孙、伊王朱典楧(yīng)。

想要查办这样一位藩王,胡尧臣面临的不仅是乌纱不保,甚至是杀身之祸。

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清早,安居镇的街道

胡尧臣首先秘密抓捕了一名对伊王府情况熟知的人,获取了伊王的罪证,然后与监察御史联名上奏,弹劾朱典楧的十大罪行。为了防止伊王拥兵反叛,胡尧臣提前部署,控制了王府的卫队,等到惩办伊王的圣旨一到,胡尧臣立即查抄伊王府,释放被抢掠的妇女,归还百姓的财产。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胡尧臣辞官回乡后,隐居在安居的波仑寺里,他在这里教书育人长达16年,被人们称为“石屏先生”。

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傍晚的安居镇

1927年6月的一天,周国淦(gàn)秘密返回家乡安居,与他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位戴着眼镜的“账房先生”。这位“账房先生”,就是后来成为新中国开国元帅的刘伯承。

此前,刘伯以总指挥身份,发动沪顺起义。这次起义失败后,军阀刘湘悬赏5万大洋,张榜缉拿刘伯承。危急时刻,刘伯承的参谋周国淦冒死帮助刘伯承突出重围,又掩护着刘伯承辗转200多公里来到安居暂避。

为确保刘伯承的安全,在周国淦精心安排下,刘伯承在周国淦及其几位好友家轮流躲藏。20多天后,刘伯承与周国淦安全到达南昌,参与指挥了举世瞩目的“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安居成为西迁机构及人员的一个重要安置地。

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安居镇的仿古景区

抗战期间,100多名安居学子投笔从戎考入军校,1000多人参军入伍走上战场,涌现出了周维桢等十几位爱国将领。

安居还勇担国难,成为了抗战大后方物资、兵源的供给重镇。

抗战胜利后,安居逐渐恢复了往日平静的生活,但勇于担当的精神,早已化成安居人的一种血性。哪怕是寻常百姓,也不缺乏担当的勇气。

1947年,一个面容清瘦的小伙子从乡下来到镇上,他叫邱少云,自幼父母双亡,与两个弟弟相依为命,为了生计,邱少云在镇上的面馆当学徒。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邱少云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

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古色古香的安居镇街道

1952年10月,在391高地执行潜伏任务时,一枚燃烧弹落在邱少云身旁不远处,飞迸的燃烧液溅到了邱少云身上。为完成潜伏任务,邱少云至死都没有挪动一下身体。没有人知道烈火烧身时邱少云的感受,但火光中,这名年轻战士坚若磐石的身形和意志,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邱少云用一份高于生命的担当精神,为祖国为家乡赢得了荣誉,家乡父老也因邱少云而骄傲,所以,安居古镇上的人们,也以“少云故里”的冠名而自豪。

如今的安居,因为古镇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原本宁静的小镇再度热闹起来,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民俗,重新回到了古镇人家的生活中,一些年久失修的古建筑,也一栋栋恢复了起来。

曾经见证古镇辉煌的九宫十八庙,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修复后的湖广会馆,成了古镇上最热闹的地方。

在安居,我们还见到了一位表演川剧绝活“变脸”的老人,名叫黄廷炎。

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安居镇“科甲坊”

他从小在古镇上生活,打锣鼓,唱川剧,舞龙灯,什么都难不倒他。1994年,国家体委准备把安居传统的龙舞纳入体育竞技项目,黄廷炎主动请缨,找到了体委的领导。

排一个龙舞套路并不难,难的是这个套路,既要代表中国龙舞的水平,又要利于推广传播。为此,黄廷炎和队员们一头扎进训练场,一练就是半年。

经过无数次尝试,改了几十道方案,黄廷炎终于制定出中国的第一套竞技龙舞标准套路。

此后,舞龙队在黄廷炎的带领下,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大典、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晚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重大活动演出,一时间,安居龙舞蜚声海内外。

邱少云的故乡安居镇,名人传奇比风景名胜更吸引人

安居镇的舞龙队

今天的安居古镇,正向世人展示着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讲述着安居英才令人钦佩的传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