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選情岌岌可危!搞“統獨對決”挽救選情無異於提油滅火

下週,臺灣即將舉行“九合一”縣市長選舉,這既是對民進黨執政兩年多的一次“期中考”,也是對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前的一次“前哨戰”,選舉結果攸關島內政局走向以及蔡英文個人的政治前途。

民進黨選情岌岌可危!搞“統獨對決”挽救選情無異於提油滅火

目前,民進黨選情岌岌可危,在高雄、臺中等極具觀察指標意義的城市,民進黨隨時有可能被國民黨翻盤;而在臺北,民進黨推出的市長候選人民調支持度自始至終都沒有超過10%。一言蔽之,民進黨選情堪憂。為了在最後時刻拉抬選票,蔡英文再次打出慣用的“統獨牌”,不但打破禁忌,同意將“東京奧運正名”納入“公投”,而且拉高姿態,猛烈炮轟馬英九“不排斥統一”說,妄圖將選戰主軸往“統獨對決”方向引導,從而激發藍綠陣營各自歸隊。

但從現實來看,這張“統獨牌”打出後,彷彿石沉大海,不但沒有讓民進黨的選情有所起色,反而讓很多藍營支持者和中間選民再次看清了蔡英文的“臺獨”本質,進一步加劇了對民進黨的厭惡情緒,甚至有島內網友戲謔地表示,“討厭民進黨”“懲罰民進黨”已經成為臺灣“最大黨”。那麼,此前被民進黨視為“政治提款機”的“統獨牌”,為何失靈了呢?

民進黨選情岌岌可危!搞“統獨對決”挽救選情無異於提油滅火

實際上,島內民意已經出現了根本性逆轉。在歷經二三十年的藍綠惡鬥、政治內耗之後,島內民眾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政治不能當飯吃”,拯救經濟民生才是最大“王道”。當前,島內民眾最為期許的,就是通過手中的選票選出能夠“救經濟、救民生”的候選人,帶領檯灣擺脫長期以來的經濟增長低迷困境。

也正是因此,當國民黨推出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喊出“拼經濟不搞政治”的口號時,觸動了很多臺灣民眾“心中最軟的那一塊”。特別是韓國瑜主張兩岸“南南合作”“兩岸沒有牆、有錢大家賺”,更是讓很多困頓的觀光業者、菜農、果農等重新看到了希望,“韓流”因而在島內出現。

民進黨選情岌岌可危!搞“統獨對決”挽救選情無異於提油滅火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蔡英文及民進黨依然陷入意識形態的窠臼難以自拔,誤以為只要喊出幾個“反中”“仇中”的口號,就可以順利當選。這套把戲在幾年前或許還能騙得了一些不明就裡的民眾,但隨著兩岸交流的全方位對接,島內民眾對於大陸的認知逐漸深化。

有調查顯示,臺灣20至29歲青年人中,60%以上的人都願意來到大陸為自己打造一片新天地,90%左右的人都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員。這些數字不但無情地打臉了所謂臺灣青年人是“天然獨”的不實說法,也再次證明了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將兩岸分裂開來。

民進黨選情岌岌可危!搞“統獨對決”挽救選情無異於提油滅火

對於島內民意的新變化與新動向,民進黨當局不可能一無所知,但堅持意識形態掛帥,狂打“統獨牌”,顯示出他們已經束手無策。為了轉移焦點、鞏固基本盤,刺激綠營投票,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在浩浩蕩蕩的大勢與民意麵前,這注定是一招險棋,等於在無形中將自己推向了主流民意的對立面,不但無助於民進黨選情,反而有可能是提油滅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