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第一景——塔爾寺,寺廟建築涵蓋了漢式宮殿與藏族平頂風格


塔爾寺環遊青海第一景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塔爾寺院依山勢建築,由眾多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等組成,佈局嚴謹,建築巍峨,金碧輝煌,氣勢恢宏,是我國著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塔爾寺是青海省佛學院的最高學府,現設有顯宗、密宗、天文、醫明四大學院,藏語分別稱為參尼、居巴、丁科、曼巴札倉。

塔爾寺始建於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佔地面積600餘畝,寺院建築分佈於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


塔爾寺的由來,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塔爾寺建於明嘉靖年間,初建時只有一座聖塔,後幾經擴建,目前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經堂、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築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間殿宇僧舍,規模宏大,宮殿、佛堂、習經堂、寢宮、喇嘛居住的扎廈以及庭院交相輝映,渾然一體,自古以來即為黃教中心及佛教聖地。

寺廟的建築涵蓋了漢宮殿與藏族平頂的風格,獨具匠心地把漢式三簷歇山式與藏族簷下巧砌鞭麻牆、中鑲金剛時輪梵文咒和銅鏡、底層鑲磚的形式融為一體,和諧完美地組成一座漢藏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建築群。塔爾寺不僅是中國的喇嘛教聖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識分子的高級學府之一,寺內設有顯宗、密宗、天文、醫學四大學院。此外,它還以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聞名於世,號稱"塔爾寺三絕"。

壁畫,是各個殿宇牆壁上繪畫,它大多繪於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繪於牆壁和棟樑上。壁畫的染料採用天然石質礦物,因此具有色澤鮮豔,經久不變的特點。塔爾寺的壁畫屬喇嘛教畫派,因此具有濃厚的印、藏風味。壁畫內容,人物主次多屬密乘教義,畫面構想巧妙,佈署適然,色調和諧,工藝精湛,手法細膩。


堆繡,是塔爾寺獨創的藏族藝術之一。它是用各種色彩豔麗的綢緞剪成各種佛像、人物、花卉、鳥獸等,然後以羊毛或棉花之類充實其中,再繡在布幔上。因此有明顯的立體感,看上去,層次分明,栩栩如生。內容大都取材於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塔爾寺的堆繡製作精細,構圖生動別緻,色澤繁富綺麗,為美術界所稱道。

由於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的降生地,成為信徒們嚮往的出名聖地。歷史上,第三、四、五、七、十三、十四世達賴喇嘛和六、九、十世班禪大師均在這裡駐錫過。同時,它也受到歷代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視。

正是因為這些特殊原因,塔爾寺迅速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成為藏傳佛教格魯派蜚聲國內外的六大寺院之一。現存塔爾寺總建築9300餘間,佔地600餘畝,殿堂25座。

由於歷史積累,該寺文物極為豐富,富麗堂皇的建築、琳琅滿目的法器、千姿百態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獻藏書,使寺院成為一座藝術的寶庫。特別是該寺的壁畫、堆繡、酥油花,被稱為"藝術三絕",馳名中外。

由於歷史積累,該寺文物極為豐富,富麗堂皇的建築、琳琅滿目的法器、千姿百態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獻藏書,使寺院成為一座藝術的寶庫。特別是該寺的壁畫、堆繡、酥油花,被稱為"藝術三絕",馳名中外。

由於歷史積累,該寺文物極為豐富,富麗堂皇的建築、琳琅滿目的法器、千姿百態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獻藏書,使寺院成為一座藝術的寶庫。特別是該寺的壁畫、堆繡、酥油花,被稱為"藝術三絕",馳名中外。

由於歷史積累,該寺文物極為豐富,富麗堂皇的建築、琳琅滿目的法器、千姿百態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獻藏書,使寺院成為一座藝術的寶庫。特別是該寺的壁畫、堆繡、酥油花,被稱為"藝術三絕",馳名中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