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明確“一把手”負責制,確保服務民企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針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農業銀行提出了22條針對性措施。

农行:明确“一把手”负责制,确保服务民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1月12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農業銀行(601288.SH)方面獲悉,該銀行最新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旨在為民營企業融資難提供真招實招。

據瞭解,《意見》圍繞加大信貸投入、完善政策制度、創新產品與服務模式、推進減費讓利、拓寬融資渠道、助力企業紓困、確保商業可持續、加強組織領導與正向激勵等八個方面。

一是加大信貸投放。通過建立總、省、市三級行民營企業“白名單”、增配戰略性信貸計劃、單列小微企業信貸增長計劃等多種方式,充分保障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信貸資源投入。從明年起,實現民營企業貸款增速和增量穩步提升,力爭三年後,民營企業貸款增量佔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符合監管要求。

二是完善政策制度。提升行業政策的前瞻性與精細化水平、增強區域政策的差異化與分類指導能力,不斷提升民營企業融資可獲得性。下沉小微企業信貸審批層級,構建以二級分行和重點一級支行為主的小微企業信貸審批體系。建立重點民營企業審查審批“綠色通道”,推行“預授信”、“平行作業”、優先辦結等方式,逐步推廣模板化運作、批量化、自動化審批,切實提升辦貸效率。

三是創新產品與服務模式。持續完善大中小客戶、線上線下、鏈式金融等產品線,加大“數據網貸”、“惠農e貸”、“納稅e貸”、“賬戶e貸”等產品的推廣力度。積極穩妥開展擔保方式創新,擴大知識產權、應收賬款、股權等抵質押物範圍;加大與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的合作,推動完善政府增信機制。對於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公司治理完善、信用記錄良好、市場競爭力強的優質民營企業,可發放信用貸款。

四是推進減費讓利。認真落實民營企業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加大民營企業服務收費減讓力度,切實降低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對於流動資金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的優質民營企業,可提前開展貸款調查與評審,實現無還本續貸,降低企業資金週轉成本。

五是拓寬融資渠道。加大信貸資源投入的同時,通過創新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拓寬投資標的範圍、適度拉長資產久期,加大民營企業債券承銷和投資力度。積極運用理財資金支持優質民營上市公司再融資、國企混改等股權融資需求,拓寬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渠道。

六是助力企業紓困解困。針對部分民營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困難或面臨流動性風險的情況,實行“區分情況、一戶一策”的風險化解策略。對暫時經營和資金週轉困難,但仍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不盲目抽貸、壓貸、斷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推進債轉股項目的簽約和落地;對存在股票質押風險的企業,不“一刀切”強行平倉;擇優投資民營企業紓困專項債券和股權質押紓困基金。

七是確保商業可持續。認真把好客戶准入關,有效防範企業偏離主業、過度擴張、高槓杆經營、涉及擔保圈或民間借貸等風險,利用聯合授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模式、新技術,破解民營企業信息不對稱、管理成本高、風控難度大等問題,確保商業可持續。

八是加強組織領導與正向激勵。明確“一把手”負責制,確保服務民營企業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落實到位。建立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增強正向激勵,引導各級行加大服務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