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我之前沒有來過福建,自然也就沒有來過福州,但我知道福州有個三坊七巷,不知道自哪年開始,三坊七巷這四個字,就住在了我的心裡,惦記著在什麼時候,能來這裡走一走、看一看。

這次有幸參加36位“大V說福州”活動來到福建,被分到美麗福州小分隊,但有點遺憾的是,我們這個小分隊的活動路線中沒有三坊七巷這個點,好在我的高鐵票是提前一天到福州,這樣,我就有充足的時間,到訪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和三坊七巷的南后街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聽說這裡歷代儒林學士人文薈萃,是文化名人和社會名流的聚集地,可謂“人才濟濟”,所以這一帶故居眾多,但對於孤陋寡聞的我來說,大多數都還不太熟悉,比較熟悉的除了冰心、林覺民外,還有大名鼎鼎的林則徐、嚴復等。有這麼多自己的仰慕者曾經在此生活過,對於我這個“故居”痴迷者來說,自然是異常興奮……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雖然沒有趕上“攝影黃金時刻”,就是“鬼魅藍”天象,但一下了高鐵,我還是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自己的住處,放下行李,就火急火燎的打個“快滴”直奔“三坊七巷”而來。到達三坊七巷北門南后街的牌坊,也算是我的三坊七巷之行,是從南后街開始的。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說起三坊七巷,一般沒來過的人都會和我一樣,都會問到,是哪三坊哪七巷?這個坊字是牌坊的意思嗎?要說清楚這些,得從三坊七巷的南后街說起,也就是說,三坊七巷不僅僅是由三個“坊”和七條“巷”組成,還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一條街,叫南后街。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南后街西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路達澳門橋,全長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內“三坊七巷”的中軸,也就是這條街的東側有七巷,西側有三坊。這裡的坊字,有牌坊之意,也有巷子的意思,至於為什麼東為巷西為坊這種叫法是為了什麼,我到現在也沒有弄清楚,有點兒小遺憾……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我當時來到南后街的第一個疑問就是,這條南后街屬於三坊七巷裡的什麼?請原諒我這個外地人初到這裡懵懵的狀況。後來才知道,這條街才是三坊七巷的核心,三坊七巷是圍著這條街進行東西佈局排列的,南后街是三坊七巷自興起以來最主要的一條商業街,由北到南路街邊兩側店鋪鱗次櫛比商賈雲集,直到現在也是熱鬧非凡。我和夥伴們吃到的那個最好吃的“魚丸”,就是在這條街的街邊兒上。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南后街商業品類包羅萬象,柴米油鹽醬醋茶、服裝鞋帽美食攤兒,反正人們日常生活所需這裡基本全有。“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后街。客裡偷閒書市去,見多未見足開懷。”清末舉人王國瑞這道詩中將南后街比為北京正陽門外琉璃廠,體現南后街當時的文化風貌……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在南后街,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就是由長條型和方塊兒石板鋪設的道路,如果趕上下雨天,那麼石板上人來人往的倒影十分好看。另外,我還喜歡時不時就會出現在眼前的參天大樹,這些大樹最霸道的地方就是樹冠及其葉子佔了幾乎整個街的寬度。走在南后街上,石板路、參天古樹以及街兩側的古店鋪,無處不在的透著它的“古”氣。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三坊七巷之郎官巷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這是郎官巷,在楊橋巷南,南后街的東側,巷的東頭通福州市內鬧區八一七北路東街口。 郎官巷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據清《榕城考古略》載:宋劉濤居此,子孫數世皆為郎官,故名。說的是宋朝時有一叫劉濤的人在此居住,其一家數代世襲郎官一職榮耀鄉里,因此得名郎官巷。宋代詩人陳烈原籍長樂,遷居福州時也住在郎官巷。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宋代的郎官巷不是現在這般模樣,但出過郎官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一出就是數代相沿,像世襲一般。有道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倘有機緣,巷裡的人們誰不想謀個"郎官"噹噹?於是這個今天看來有點俗氣的巷名,從來未曾更改過,真成了千年一貫制的永遠的"郎官巷"。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實際上,我到郞官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聽說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故居就坐落在巷內。終老於郎官巷的"中國西學第一人"嚴復,少時不走科舉取士之路,而進福建船政學堂,早早接觸西方先進文化,並有機會作為國內首批公派留學生,零距離問津外部世界。他秉承"格物致知"、"師夷制夷"的經世哲學,以《天演論》等譯著為薪矩,引取西方進化論的"天火",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喚醒國人的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而被尊為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這位"中國的普羅米修斯",思想比行動走得遠。嚴復無緣於科甲,其"進士出身"的名份是55歲時清廷賜的,但這不影響他繼續走新學之路。帝制壽終正寢後,他欣然應聘為北京大學前身--燕京學堂的首任校長。

郎官巷西頭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對聯:“譯著輝煌,今日猶傳嚴復宅;門庭鼎盛,後人遠溯劉濤居。”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這是位於嚴復故居斜對面的天后宮,也是福州舊城內僅存唯一的一座天后宮。全部建築為清代重修並保存至今,與比鄰的綏安會館同為一體,為清綏安會館附屬建築,是祭祀天后媽祖的地方,佔地面積1470平方米。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聽人說,天后宮在逢年過節,前殿戲臺唱戲,兩側的廂樓和天井人山人海,十分熱鬧,是福州坊巷中一處重要的道教信仰活動場所。這是夜晚時的天后宮,顯得相對安靜,偶而會遇到一個保安在此巡視……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這是福建民俗博物館,走到這裡,能立馬感覺到它的與眾不同,因為這座博物館的大門比別的寬大氣派。這座博物館是一個藉助本地優勢,以傳承、保護極具地方特色的福建民俗文化、特別是福州的“閩都文化”為主旨的博物館。另外,這座博物館的建築“一屋跨兩巷”,總面積2400平方米,前門開在郎官巷,後門開在塔巷。博物館的主體建築是二梅書屋,清代鳳池書院(福州一中前身)山長林星章的舊居。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這是福州海上絲綢之路信仰民俗博覽館,站在博覽的門前,我思討這個博覽館名字的含義,讓我想起,當年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根本動因就是海上貿易和海外移民,而精神支柱則是海神信仰。海神信仰貫穿於航海始終,它既反映了時人對海上巨大風險的畏懼心理,又體現了航海者藉助海神信仰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必勝信念,兩種心態交織在一起,後者占主導地位。

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最重要起點之一,閩人不但在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中居功至偉,而且還創造了包括媽祖在內的諸多海神。沒有海神信仰便不會有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沒有媽祖信仰就沒有海上絲綢之路的延續與繁榮。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福州有著千年的“海絲”淵源,這不僅它是福建省會所在地,還在於它原本就有的歷史地位。福州建城歷史有2200多年,起點即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真正的始發時間。東漢年間,福州與東南亞地區開啟了貿易往來。宋元時期,福州成為“海絲”貿易中絲綢主要生產地。明朝時期,福建市舶司(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回遷福州,鄭和七度從長樂太平港遠航下西洋。清朝時期,福州被闢為五口通商口岸,海商文化興於閩都。這座福州海上絲綢之路信仰民俗博覽館,因為時間關係我沒有進去,但海絲文化卻在我心裡紮下了烙印,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再來仔細參觀遊覽。

寫在結尾的話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三坊七巷,除了其核心南后街,今天我只跟大家說了說其中的郎官巷,所提之事,未及其全部十分之一二。其它坊巷內容繁多,古蹟叢叢,因為篇幅所限,不能在此一一展現,還是有待於大家有機會自己親自來到福州三坊七巷遊覽體驗。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福州三坊七巷,不多來幾次還真的難於瞭解你

離開三坊七巷,上面的這張照片是拍攝於“文儒坊”,夜色下,一個姑娘靜靜的坐在巷子裡的長條椅上,翻看著手機。也許,所有的時光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過去了,亦如三坊七巷曾經的歷史和故事。那天晚上,我“囫圇吞棗”的走訪了三坊七巷,但僅觸及其輕微皮毛,其博大精深之處一時難以領略,那就期待將來有機會再來吧!

王剛——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攝影達人、旅行達人、專欄作家、旅遊博主、新浪頭條作者、秒拍簽約旅行達人、途牛大玩家、《旅遊縱覽》雜誌簽約攝影師。入駐今日頭條、搜狐、一點資訊、新浪看點、百家號、網易號、企鵝號、鳳凰號、百度旅遊、QQ公眾平臺等自媒體。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秦皇島市攝影家協會常務理事。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操作性講師、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秦皇島某礦業公司總經理、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