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別樣人生:做期貨,別後悔

賠光了、房子賣了、妻離子散、跳樓……

從2萬到2000萬、一夜暴富不是夢、期貨傳奇人物……

接觸期貨的人都在感觸,期貨市場每天都在上演同樣的故事,只是人物不同。

有句話說的不知是否偏激:“期貨不是窮人做的東西”,期貨市場由於存在槓桿原理,所以操作風險比較大,這個市場的遊戲規則很多,而往往多數人沒仔細研究細則就參與期貨交易,同時,對相關品種的瞭解又不是那麼透徹,其結果往往是,經歷了幾番輪迴,無不直痛血淋淋的經驗教訓,尤其是中小散戶更甚。

有人說,期貨公司的人偏愛講故事。的確如此,我個人也喜歡聽故事,特別是能給自己帶來豐富聯想的願景,這也許就是期貨的吸引力所在吧。身邊生活中也有好多故事,但常會一傳十、十傳百、添油加醋、感情注入,原來的真人真事也逐漸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這裡,我想分享能給人些許啟發的故事。

一個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時跑丟了,於是在報紙上發佈了一則啟示:有狗丟失,歸還者,酬謝1萬元。送狗者絡繹不絕,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說,肯定是真正撿到狗的人嫌給的錢太少,於是富翁將酬金改為2萬元。

一位乞丐在公園的長椅上打盹時撿到了那隻狗,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抱著狗準備去領酬金,但卻發現,酬金已變成了3萬元。於是乞丐又折回他的破窯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兒。在接下來的幾天,乞丐一直在關注著告示。當酬金漲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驚訝時,乞丐返回了他的窯洞。但是,那隻狗已經死了,因為這隻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鮮牛肉和牛奶,對乞丐從垃圾桶裡撿來的東西,它根本就受不了。

見好就收,別讓氾濫的物慾迷了眼睛。貪婪使你喪失理性,使你連應得的一份都落空。期貨交易者合理地設置目標位,並密切關注趨勢動態,當然是對的,但當基本面發生重大改變時你不關心,就有可能出現災難。

另一則故事是,一群老鼠爬上桌子準備偷肉吃,卻驚動了睡在桌邊的狗。老鼠們同狗商量,說:“你要是不聲張,我們可以弄幾塊肉給你,咱們共享美味。”

狗嚴辭拒絕了老鼠們的建議:“你們都給我滾,要是主人發現肉少了,一定懷疑是我偷吃的,到那時我就會成為案板上的肉了。”

做好你的本職工作是第一位的。貪圖眼前的兩塊肉,最終會使自己受到懲罰。期貨中只做自己熟悉的、有勝算的趨勢。

第三則故事是,一隻狗經常到寺院裡去覓食。當地有兩座寺院,一座在河水東岸,另一座在西岸。狗聽到東岸寺院僧人開飯的鐘聲,便去東岸寺院討食;聽到西岸寺院僧人開飯的鐘聲,又去西岸寺院討食。

後來,兩座寺院同時鳴鐘開飯,狗渡河去討食,當向西游去時,惟恐東岸寺院的飯食比西岸寺院的好;向東游去時,又怕西岸寺院的飯比東岸寺院的好。這隻狗一會兒向西游去,一會兒又向東游去,最後渾身無力,活活地淹死在河水中。

專注投入地做好一件事,目標太多會讓你花了眼,到頭來一事無成。期貨中的盤整行情出現時,人們常頻繁地參與其中而迷失了方向。

期貨是人類文明科技信息進步的體現,除了能讓你不斷學習,還在時刻訓練控制人的情感和慾望,它以前那麼豐富多彩,以後也會更加有滋有味,而且還會時不時有點任性。但凡你想了解期貨,除了聽故事還要練本事。

在期貨上贏利需要時機,需要有心理準備,需要交易技巧,往往行情來了,自己沒有準備好,或是沒有行情,自己來回亂做,結果只能是大敗而歸。所以,期貨參與者用平常的心態來做期貨,要等時機,要學習忍受,沒有行情不可出手。

做期貨是有些特點的。第一個階段是自己不會,又碰到不入流的經紀人,這個時期賠光理所應當,這個時期其他人也會一下被市場洗掉;第二個階段,沒有明朗的方向,來回交易都為期貨公司和交易所做了貢獻,這個階段,大部分散戶都是這樣把資金消耗掉;第三個階段,出了單邊行情,不知道害怕,只管做多。抓住了一大撥行情,並急時出局。這也說明了,做期貨需要時機和勇氣,還要有好的做單環境,而且公司和經紀人都很重要。宏觀分析和技術指導都是外因,真正還是看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敢於去贏,敢於止壎,沒有行情時要學會享受寂寞。天天問行情,找絕招的人,肯定會被市場淘汰。

勇氣、時機、心理平衡和做單技術是在期貨上贏利的重要因素。面對市場波動,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客觀地面對市場,客觀地面對自己。很多投資者,進來就想發大財,賭性十足,滿倉痛快,結果是一個小的反彈,或回調,就將其爆倉,或是迷信技術,迷信期評,斬來斬去,慢性自殺。期貨操作的方法很多,關鍵是要有自己的方法,並且要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