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好書推薦《斷舍離》,讓你的生活更加美好和清爽

拜讀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後,收益匪淺,這本書主要就是講人應該如何應對身邊的事物,以及對身邊的人一些看法。

所謂的斷舍離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只思考這個東西適不適合我,現在我需不需要,什麼才是目前階段我最需要的,不滿足這些條件的,選擇丟棄,捐贈,或者送人。

首先來說,我的情況不算嚴重,我以前時常會把不穿的衣服,洗好放到校外的捐贈箱裡,會把自己買的書籍,覺得比較好的,以後不方便攜帶的送給合適的朋友,還能收穫一份更好的關係,何樂而不為。

當然,我存在的毛病也很多,很多東西因為"不捨得"而放在那。然而並沒有用過,還得時常去打理,耗費時間,佔據空間,會給我帶來不舒適感。不斷的買新東西,為了防一時之需,這也是個很壞的習慣,有時候買了就用一次,或者說買了太多,走的時候攜帶又不方便,這樣會很浪費金錢。

這本書裡講到,我們總是對物品有著深深的執念,而且會時常因此苦惱。這就太不值得了,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把自己身邊的“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替換成“需要,合適,舒服”的東西,這時候會發現身邊的環境都會變得清爽,每一件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大化。

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住所不需要的東西。

舍=捨棄家裡到處氾濫的破爛或無用品。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於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裡。

未來我將會做的:

一,學習整理和收納,不僅僅是簡單的整理乾淨和整齊,是資源的合理配置。

二,捨棄自己用不到的,或者說最近很長時間用不到的,衣物可以捐贈,可以改成抹布,書籍會反覆看的留著,其他的可以給送給需要的朋友。

三,買東西,日用品不買多,能利用身邊的廢棄物代替就代替,紙,洗衣液,洗髮水等常用的,總是貪圖便宜屯很多,用不完搬到別的地方時候還得帶著,非常非常麻煩!!!,我最近剛入職,就沒有買垃圾袋(雖然很便宜,但是我沒錢,能省就省),因為每天身邊都會有購物袋,小塑料袋,就可以裝垃圾,隨手帶出去扔了。

四,對自己實行加法原則,關注自己會什麼,發展自己的長處,瞭解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書中說到,"人最大的罪就是不快活“,所以實現斷舍離,就能從自己身邊讓自己變得快樂,體會到最簡單的舒適。

五,儘量使用比自己目前狀況高一下價值的物品,讓自己慢慢適應高質量一些的生活,提高自身價值觀,不要覺得自己很low.

六,杜絕撿便宜心理,買一些高質量的物品,減少購買量,這樣既省時間,又能覺得每件物品物超所值,不會有廉價產品帶來的質量問題覺得煩惱。

七,定期清理好友圈,整理手機內存,照片傳到網上的都刪除,精簡自己的好友圈,刪掉一些真正沒有存在必要的好友。收藏的東西,立馬就看。看完取消收藏,不然就要被埋藏角落了。

八,做個立馬行動的人,看到好的書的段落就截圖保存下來,或者抄錄下來,下載的電影儘快看掉,刪除掉。看完想寫什麼就立馬寫,及時整理資料。

希望你能通過《斷舍離》這本書,清空雜念,過簡單清爽的生活,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