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畸高,影視圈這“毒瘤”任誰也挖不掉?

2018-11-12 20:5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慄中西

面對社會輿論的強烈反感和廣電總局的明文規定,影視圈發揚“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不屈不撓精神,誓要將明星高薪進行到底,讓人感到難以抑制的失望。

最近的一則好消息: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網站公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遏制影視圈追星炒星的不良傾向,嚴格控制綜藝節目嘉賓片酬。

薪酬畸高,影视圈这“毒瘤”任谁也挖不掉?

壞消息是,有媒體採訪顯示,部分製作人私下透露,可以通過暗渡陳倉的方式,在規避監管的同時,滿足部分明星明確提出不降薪的要求。面對社會輿論的強烈反感和廣電總局的明文規定,影視圈發揚“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不屈不撓精神,誓要將明星高薪進行到底,這種常人難以理解戲碼讓人對影視圈的“幕後”浮想聯翩,同時也感到難以抑制的失望。

不正常的高薪,本就是畸形的市場現象。論影視行業的繁榮程度和藝術高度,我們不僅對好萊塢、寶萊塢望塵莫及,連與日韓等國家相比,也欠奉許多,唯獨明星片酬一騎絕塵,這種不對等的數據,正顯示國內影視市場的不成熟、不規範。打擊畸形高薪片酬現象,不是對正常市場行為的干預,而是遲來的糾偏。

眾所周知,好萊塢有個“2000萬美元俱樂部”,也就是電影身價超過2000萬美元的超級明星群體,領到這個數字的薪酬,不僅是演員江湖地位的象徵,更是市場行情的正向回饋,只有在票房上給投資方帶來豐厚回報、獲得觀眾認可的演員,才能值回這個身價。湯姆·漢克斯、威爾·史密斯、金·凱瑞、尼古拉斯·凱奇等影星,都是俱樂部成員。全球億萬觀眾心目中的神片、近八年來HBO電視臺的收視冠軍劇《權力的遊戲》,五位主演單集片酬不過50萬美元,經歷重新談判,最後兩季才加到了110萬美元。反觀國內,電視劇單部片酬動輒上百萬,傳聞最近播出的一電視劇中,某楊姓演員單集片酬就達到了500萬,整部四十集的戲稅後收入就達2.2億元,而這部劇目前豆瓣評分3.5。值不得回身價、是否正常市場價位,一目瞭然。

對明星片酬畸高現象的民怨,有些人認為是下意識的仇富心態作祟,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些“理中客”,顯然缺乏對“爛片”的切膚痛感。明星片酬佔比膨脹,嚴重影響影視劇作品質量,才是星片酬飽受爭議的癥結所在。5毛特效帶來的假臉、摳圖等現象氾濫,投資方看人上馬,其他一概能省則省、粗製濫造,最終結果就是爛片橫飛,作品標準一降再降,觀眾忍著噁心為爛片埋單,精品文化消費選擇越來越少,國家整體影視行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小。

支撐畸高片酬的,除了投資方那些“不能說的秘密”,剩下的就是盲目的粉絲。最近,因為粉絲被指責在國外歌曲排行榜上刷榜,國內某小鮮肉遭受國外唱片界群嘲。流量經濟、粉絲經濟造就的數據好看,最終還是要靠明星用作品說話。只有粉絲追星迴歸理性健康了,才能彼此成就,共同成長,一起勇敢飛,而不是讓自己成為背後運營者的“盤中餐”,促成畸形的市場現象。

寄望這輪監管,能雷聲大、雨點大,而非雨過地皮溼。用監管的剛性破除影視圈內各式暗渡陳倉的“柔性身段”,建立透明健康的市場環境,讓有實力的演員站著把錢掙了,更多影視精品相繼湧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