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英才重慶演繹“雙創”新故事

海归英才重庆演绎“双创”新故事

圖為塗小林(圖中者)與他的科研團隊。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重慶11月11日電 題:海歸英才重慶演繹“雙創”新故事

中新網記者 鍾旖

在海外學習生活了18年的塗小林於2014年回到中國,在重慶品嚐了4年“麻辣”生活之後,他笑稱,自己已習慣這裡的飲食與文化,是一名“新重慶人”。在重慶醫科大學,他組建起科研團隊,在幹細胞與骨發育再生醫學領域持續創新創業。

為期2天的2018重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洽談會(簡稱國創會)此間在重慶舉行。作為集人才、智力、技術、項目於一體的國際性交流合作平臺,連續舉辦三屆的國創會已促成228位高層次人才“築夢”山城,帶動260個高質量項目落地生根。

“我是一名創業者,現在創業正當時。”55歲的美籍華人蒙敏是由國創會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她在長達20年的醫藥生物分析工作中,參與了數以百計的藥物一致性研究課題並發表多篇學術性文章及行業著作,設計了上千種用於新藥生物分析的方法驗證模型,是生物分析行業的領導者之一。2017年初,身為重慶人的蒙敏迴歸家鄉,組建實驗室,成立重慶迪納利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填補中國西南地區在生物醫藥分析行業的空白。

海归英才重庆演绎“双创”新故事

圖為藥學博士戢玉環回國後在蒙敏建立的實驗室內工作。受訪者供圖

“雖然重慶地處內陸,但它的發展潛力、政策紅利疊加,對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蒙敏告訴記者,重慶在引才引智上的服務令其倍感貼心。以溝通為例,在名為“蒙敏項目服務群”的微信聊天群組裡,20餘名相關工作人員將為她提供企業運作、生活需求等方面的幫助。

重慶求賢若渴的誠意,塗小林也深有體會,“對人才服務的人性化,讓我覺得很熱情”。塗小林介紹,剛到重慶時,他的兩個孩子恰好都到了入學年齡,一個念小學,一個上幼兒園,“這些事情都有專人對接,不到一個月,小孩都成功入學,我一點都沒操心”。

家人與生活被安排得妥帖,海歸英才在重慶的“雙創”步伐逐漸步入正軌。塗小林與團隊發現了骨細胞的重要生理功能,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地方與國家級表彰,他開始“期待更多人才加入,一起發揮更大價值”。蒙敏的實驗室得到國內藥企認可同時,還發揮“虹吸效應”,引英才回國就業,藥學博士戢玉環就是其中一位。戢玉環說,地方優厚的人才政策、團隊成員的向心力等都是她選擇回國的原因。

記者瞭解到,當前重慶正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海外歸國英才也正發揮自己的優勢,架起對接橋樑,引入海內外優質創新創業團隊及人才。

重慶市海外引才英國聯絡處負責人、峰一國際(英國)CEO姜敖在國創會上被授予“重慶引才大使”稱號。她認為,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到來,將為地方經濟科技建設“添磚加瓦”。地方在開展引才引智工作時,除了要為人才搭平臺,還可加強城市形象宣傳工作。下一步,她將在有關部門指導下打造“重慶市海外高層次人才驛站”,加大引才力度,實現“內引外聯,以人才引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