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害怕房地產看空?


為什麼這麼害怕房地產看空?



為什麼這麼害怕房地產看空?


上週五我發的日本調研文章,引來一堆人噴,甚至是人格辱罵,認為我為了看空,把日本都搬出來了,而且發現評論中有小部分人不能容忍我看空的觀點存在了,也許是高槓杆的比較多。

其實寫日本,只是因為國慶節去了一趟,順便對日本當前樓市做下調研,僅僅是想讓你們對別的國家房地產多一點了解而已,最後的分析也並非重點,但卻讓我感受到了網絡暴力,用心發出觀點要獲得認可實屬不易。

因為最近一個月櫻桃大房子公眾號新增的粉絲比較多,可能很多人還不太瞭解我的觀點和特點,所以今天我需要再次敞開心扉說一說心聲。

首先聲明一點,我的觀點全部基於我看到的現象分析的客觀事實,不為任何人站臺,Y因為那樣會影響我的觀點,而且我從不含糊,不怕打臉,我也不是成名的學者教授,沒有包袱,願意講事實。

今年我跑了一二線,包括三四線十幾個城市去做調研,說實話很累,腳都起泡了,但去實地看,再結合我的理論框架,總結規律,做出分析和判斷,還是有很大的預見性,櫻桃小房子從去年2月份開始看空,至少現在的樓市表現也的確是按照我的大致判斷來走。

首先,我現在並不是為了吸引眼球去看空而看空,而是根據一些參考指標來判斷,樓市進入了調整階段,第一是政府調控,2016年10月份開始的調控,經過兩年的橫盤醞釀,開始見效了;第二是市場週期規律,需求已經透支了,供給慢慢跟上了。

其次,過去,我也並不是一直都看空樓市,2014年絕大部分人還在觀望的時候,我就喊抄底了。我2015年調控放鬆的時候,我就喊又一場泡沫要來了,只不過那時候我還沒有開公眾號,影響力僅限於朋友圈。

為什麼這麼害怕房地產看空?


為什麼這麼害怕房地產看空?


(現在看,我都在朋友圈幾乎是用中介式口吻吶喊:機會錯過,白乾一年)

為什麼這麼害怕房地產看空?


第三,未來,我也不會永遠看空樓市,等到可以抄底樓市的時候,我會態度鮮明的讓大家抄底,因為長期我繼續看好中國房地產發展。但是,我敢說,真到那個時候,肯定又是全民悲觀了,不信到時候你們可以回頭看看。


為什麼這麼害怕房地產看空?


我開公眾號的目的,是給真正需要買房的讀者,帶來有價值的信息,而不是一味唱空或者唱多,假如政府哪天救市了,放鬆樓市調控了,我還在唱空,那不是有病嗎,那我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說實話,我天天唱空樓市,非常不利於我做房地產廣告,給自己擋了很多財路,因為很難自圓其說嘛,只有剛需樓盤還勉為其難。但是廣告商你願意打就打,假如我不看好這個城市的房價要漲,我是不會為了去推廣這個樓盤來改變我觀點的,這是我的原則。因為我一向不推薦大家買商住公寓,有些商住公寓的廣告商來找我,我都拒絕了。

所以我看空房地產,僅僅是因為我認為價格已經到達階段性頂峰,需要為市場傳遞觀點信息,引起大家的警惕,沒有任何其他目的。

我是2017年2月份開的第一個公眾號,櫻桃小房子,後來10 月份換的第二個公眾號櫻桃大房子。

去年到今年,我多次強調,對於一二線城市的剛需來說,如果價格合適你就買,價格不合適你就再等等,具體合不合適,每個城市判斷標準不一樣,

但投資一律不建議。

而三四線城市從2017年開始接力上漲後,到今年也接近尾聲,資金應該儘快退出,只是節奏不同,具體城市也要具體看。

時常有各地的人跟我說,要賣掉三四線的房子,去買一二線的房子。未來調整充分後,我認為資金會迴流一二線城市,人口流入的城市才有前途和未來。

何時才適合買房,一線城市裡,我覺得北京和上海的市區,剛需可以多看房,看到合適的喜歡的就可以買了,因為有時候可以碰到相比高峰期跌幅20%以上的房子。但筍盤是需要你去尋找的。但也不用急,反正未來幾年都很難漲。郊區可以等等,供給量大,下跌不見底。

深圳開始起風了,但還沒有見到明顯效果,但深圳三四百萬以下的剛需產品價格還是很堅挺的,這部分購買群體太龐大了,想降價很難,主要是600-1000萬的人群購買力透支了。廣州取消雙合同,還有一段時間的成交量反彈,應該是最後一波浪潮了。

二線城市不著急,節奏比一線城市慢一些,等著我以後發信號吧。

但三四線冷起來很快,週期也很長。

全國樓市的冬天已經來了,毋庸置疑。

我這幾天同一堆新媒體創始人在北大匯豐商學院上課,寫文章的時間也不多,但跟大家交流發現,形勢都不太樂觀,有幾個情況,

一是金融圈的資金比較緊張,大家創業要融資越來越難,二是企業經營下滑,率先縮減的就是營銷費用,三是房價透支的消費力對其他領域購買力擠壓非常明顯。

大家可以搜索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櫻桃大房子,獲取我所有分析和投資建議。

櫻桃大房子,專注研究房地產十年,通過深入研究宏觀經濟走勢,為讀者把握房地產漲跌短週期,不唯空,不唯多,只唯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