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慧屋”:智慧家庭,你可以期待更多

AI“智慧屋”:智慧家庭,你可以期待更多

你是否想象過這樣的場景:下班路上,手機收到一條訊息:家裡的貓打碎了花瓶,掃地機已自動完成清掃,並將碎片送入客廳一角的垃圾桶。到家時對著門鎖微微一笑,輕喚一聲“芝麻開門”,迎接你的將是一個溫度適宜的房間。一路走到廚房,暖黃的燈光已點亮,從冰箱裡取出今晚食材的同時,電視裡開始播放烹飪教程。晚餐後藏在窗簾後剛買的啞鈴亮起了燈光,等著你去運動一下。同時系統提示,根據你近期的健康狀況和運動目標,需要增強心肺功能鍛鍊,而你家裡現有的健身器材並不能滿足需求,於是推薦你一款更合適的產品,並推送了指導視頻……

上述場景看似科幻,卻代表著未來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家庭:一個融會貫通、能夠思考和精準計算、通過海量數據進行自主分析決策的複雜網絡。與現今僅能通過APP控制家中部分電器開關的按鍵式“智能家居“不同,真正的智能家居,能夠根據你的生活環境和習慣,提供各類智能、靈活、精準的服務,解放基礎勞動,提高生活質量。不過,要達到這一目標,現今仍缺乏可以打通全屋、並足夠智能化的實現手段,這也是IoT智慧家庭至今無法真正引爆的原因。

令人期待的是,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讓上述場景實現的日期愈來愈近。一些優秀的高科技AI公司在新技術領域積極探索,尋求可以落地的優化路徑,珊口科技即是其中之一。

珊口科技構想的實現方式,是基於機器深度神經網絡學習,使機器人能夠“識別理解”家庭環境及家主的生活習慣,並“自主” 地“思考決策”,最終構建一個高效、智能、靈活的AI“智慧屋”生態系統。這其中,“識別”與“理解”,是AI“智慧屋”實現的關鍵詞,也是珊口科技核心技術的落地點。 珊口的五大核心技術:vSLAM、路徑規劃、端AI識別、決策分析、AI雲技術,為家用機器人裝上“眼睛”和“大腦”。vSLAM技術搭載於智能掃地機器人中,除了能更高效地清掃,還可利用視覺系統,實現機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地圖創建,在清掃過程中構建家庭地圖,配合端AI實時識別與AI雲服務,進一步串聯起家中的細節環境,構建三維語義地圖,搭建起AI“智慧屋”物聯網的樞紐。

AI“智慧屋”:智慧家庭,你可以期待更多

除了更智能、更貼心的人性化服務,AI“智慧屋”首次真正將生產商和用戶連接起來,形成一種精準經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的研發生產,真正基於市場和用戶倒推,更為精準,用戶的滿意度更高,企業效益更好。珊口科技的AI“智慧屋”方案,通過視覺識別、場景理解、目標檢測、身份識別、三維語義地圖搭建而成的智能家居物聯網樞紐,整合全屋AI數據,配合雲端智慧服務,最終把用戶的需求數據呈現出來,讓用戶成為組織的決策者和運營者,在享受更優質服務同時,反哺產業鏈優化,最終提升整個社會經濟效率。

珊口科技AI“智慧屋”概念的首款落地技術——第四代智能掃地機器人技術,即是這樣一個有視覺、會思考、能移動覆蓋全屋的的智能安防機器人。它搭載了vSLAM視覺定位導航、機器人路徑規劃、全景攝像、實時識別、人臉識別等多項技術,“有眼睛”、“會思考”,可規劃出最佳清掃路徑,無重複清掃,極大地提升了清掃效率和清掃覆蓋率;通過深度攝像頭的測算,可實時識別前方物體和智能避障;頂部的全景攝像頭可捕捉更多細節,並搭載了人臉識別系統,能辨認出非家庭成員及時後臺報警,擔負起家庭安防的重責。未來,珊口科技計劃將核心技術應用於更多產品,解決智能家庭的核心難題,通過雲AI的數據處理整合,繼而決策具體的家庭服務。

智能家居發展至今,雖有諸多突破和令人讚歎的成果,卻也囿於種種侷限、無法真正達到理想狀態。AI“智慧屋”方案,正是如珊口科技這樣走在行業前沿的AI公司積極探索的結果。 “堅持自主創新和AI產業落地,通用智能引領人類生活進步”,珊口始終堅持的理念,也是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