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别爆炸》于一爽与陈嘉映、阿克曼共话“城市中温柔的部分”

2017年12月9日,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单向空间主办的“城市中温柔的部分——于一爽中篇小说集分享会”在北京单向空间·爱琴海店如期举行。小说集《生活别爆炸》作者于一爽、哲学家陈嘉映、德国汉学家阿克曼等嘉宾亲临现场,与众多读者一起分享了作家于一爽的创作经验和生活感悟。作家狗子全程担任了活动嘉宾主持。

《生活别爆炸》于一爽与陈嘉映、阿克曼共话“城市中温柔的部分”

从左到右依次为:陈嘉映、于一爽、狗子、阿克曼

于一爽1984年生于北京,长期供职于媒体,有中短篇小说发表在《收获》《人民文学》等刊物,曾获2015 “紫金·人民文学之星”中篇小说奖、十月青年作家奖。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火不是我点的》《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云像没有犄角和尾巴瘸了腿的长颈鹿》等。2016年作为中国新生代作家代表出席法兰克福书展。《生活别爆炸》是于一爽最新创作的三部中篇小说合集,被列入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丛书回归后的第一批中篇小说系列。

《生活别爆炸》共收录中篇小说三篇,分别是:《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九九七年的一家人》《生活别爆炸》。《西出阳关无故人》讲述“我”去远方看望将亡的朋友杨元,我雇了一位私家车司机送我。在路上,我回忆了与杨元的交往,同时因为路程遥远,也与司机进行了一些交流,司机到后来还拉上了一位盲了一只眼睛的相好的同行。但是在途经阳关的时候,我决定不去看杨元,而是去看阳关。《一九九七年的一家人》讲述一个名叫夏天的女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怀疑作为总经理的父亲和他的女秘书出轨,她因此憎恨父亲的秘书,并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黄小军是夏天的同学,也是她的玩伴、依靠。因此,黄小军和夏天一同为了报复夏天的父亲,而去夏天父亲办公室捣乱。《生活别爆炸》写贾约和吕在去进行系列访谈的最后一期,这期的嘉宾是老王,一个因为一档电视节目火了起来的作家,还有“95后”摄影师小黄。他们聊得话题就是爱情和死亡,与此同时,贾约一直再考虑和老公的关系,是否继续把分居进行下去。

于一爽的小说语言完全追寻口语化、生活化写作,读者没有陌生感,在对生活的不羁感受、在作者所编织的种种人物矛盾中,闪烁着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与关怀。以文学的方式点燃生活的激情,以生存的名义彰显人性的价值,那正是于一爽笔下“城市中温柔的部分”。

在活动现场,首先由于一爽介绍了作品的内容、创作和出版过程,以及邀请陈嘉映、阿克曼、狗子的缘由。前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德国汉学家阿克曼在发言中强调:“爱情和死亡是于一爽的命题,她完全负重这种想法,她的全部作品都是围绕爱情和死亡展开,而她的小说里头爱情要么是不存在的,要么是得不到的;死亡却是随时随地发生。……于一爽对生活的基本态度是孤独,孤独是于一爽文学创作的核心。”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陈嘉映则在发言则围绕于一爽、狗子、阿坚、高星一类作家“纪实性”第一人称写作与80年代以来的当代“古典小说”创作的差异问题展开讨论。陈嘉映认为:“于一爽就是写一个自我,当然这个自我不一定真的就是我,这个自我跟我联系得要紧,跟古典小说中设置一个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我,是不一样的。于一爽写的这个自我,可能没去写很多社会上的事件。比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我听到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得了绝症,我自然而然地就有很多反映,在回忆我们俩之间关系时,我就把我过去的经历都带出来。这个时候呢,这个自我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实际上都有一些微妙的反应。这种反应之所以值得写,是因为这种反应跟大家通常情况的反应并不完全一样,跟大家认为应当怎么反应也不完全一样,就这种微妙。在这个意义上,她虽然没写大家,等于也写了大家,她是在写自我的反应,她已经在品评这个社会了。”

于一爽表示:“我代表不了其他人,但是我觉得我是有态度的,这可能跟我的职业生涯有关,我一直在做媒体,只是在某一类媒体,态度很明显的媒体。但现在都没有一次出现在我的小说中,外部生活也有很多可以写的,甚至你可以写成现在比较流行的职场小说,因为我有职场经验,对比那种专业作家来讲,我多数时候并不是在自己的屋子里。但是我觉得那些经验对我来讲,我把握不住。发生在我自己心里很深处的东西,我觉得它是非常诚实的,我觉得我可以把它记录下来。其他东西,我觉得他写的东西,并不就是那样。可能有些东西会缓慢地进入到你的思维,比如说一些电视剧、电影、书,让你觉得某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就是应该这样的反应。但是我对这些反应是存疑的,所以我不敢写好多东西。很多东西我还是挺回避的,这些东西只有我自己知道,它没有呈现得那么准确。所以就回到我写作的目的吧,写作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支持。外部的条件不足以让一个人把写作进行下去,所以我觉得只能是我自己还有一点话要说。……某一些题材我不会去写,它从来没有进入到我的内心,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价值判断。包括阿克曼说的孤独,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都变成了新的,是个当代人就可以去谈论孤独。我不知道这是我的个人的东西,还是一种很普遍的东西,但我周围有不少一部分人是这样的状态,但也可能恰好他们是这样一种状态,所以我认识他们。”

活动的后部分,于一爽等嘉宾对多位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引发了读者的热烈反响。分享会结束后,于一爽还为热情的读者签名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生活别爆炸》于一爽与陈嘉映、阿克曼共话“城市中温柔的部分”

读者正在向于一爽提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