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朝聖梅里(三)

朝聖梅里

——和建聰(拉瑪人)

(全文約5000字,閱讀需幾分鐘時間)

散文:朝聖梅里(三)

德欽:秘境雨崩村

三、雨崩、神瀑

由於沒有車路,我們只能步行或者騎馬翻越海拔3700多米的南宗埡口去雨崩村了。本來我是想要步行的,礦長堅持讓我和他的媽媽及小兒子魯茸品初騎馬,他自己則步行。

下午三點左右,我們開始朝著南宗埡口前行,天氣狀況還好。趕馬的姑娘幫著我們背隨身攜帶的行李,這到省去了不少的功夫,只是辛苦了趕馬的姑娘。據她說從西當溫泉到南宗埡口約有12公里,全是向上的山路,她們有些時候一天要走兩個來回。山路比較寬,可能是為了便於遊客騎馬的原因吧。沿途都有當地人在路旁放置的垃圾藍,每個垃圾藍都貼上名字由專人負責清理。只是我們去的時候沒看見有人在清理垃圾,垃圾藍周圍全是飲料瓶、塑料袋之類的東西。

我和魯茸品初同騎一匹馬,開始我還不太適應,畢竟沒有騎馬走山路的經歷,加上要照顧好調皮的魯茸品初,就顯得更加的吃力了,還好他雖然調皮但還是很聽話的。

散文:朝聖梅里(三)

德欽:前往雨崩村的沿途驛站

一路上遇到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從雨崩回來的遊客和信徒,大家見面都相互打招呼:“扎西德勒”。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句簡單的問候足以相互慰藉,給心裡帶來暖暖的感覺。在這裡,才能更深的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真誠。這或許也是很多遊客不遠千山萬水都要來體驗朝聖的原因之一吧。

曲折的山路一直向上,向上,每隔約6、7公里便設有1個休息驛站,到達南宗埡口的全程共有3個。半個鐘頭後到達第一個休息驛站,下馬,買水喝,吃東西。繼續上路。這次我沒有騎馬,選擇步行前進。在辦公室呆久了,不知道能不能還像以前那般能翻山越嶺了。在我就讀維西縣民族小學的時候,曾經和好友漢學光一同翻越維西縣城背後的大山回家。後來,在我就讀中專的時候,在維登偶遇我這位老同學,談起那時的事,都感慨萬千。當時的他在村裡小學任代課教師,工資不過百十元,硬要請我吃冰棒解渴,對於老同學的這份熱情至今都難以忘懷。如今的他,不知安在哪裡?

從第一個休息驛站開始的路途,和一群趕馬的大哥一同前行。由於雨崩村不通公路,村民們需要的糧食、蔬菜、茶葉、食鹽等等各種物資必須用馬馱運進來,這在社會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顯得有點不可思議。值得思考的是,當地政府為了保護這片純潔的土地,在開發旅遊資源的同時將如何保持雨崩村原始面貌的自然、人文景觀一同考慮進去,這或許是出於良好的心願但同時也是一種無奈之舉罷了。

散文:朝聖梅里(三)

雨崩:沿途風景

沿途旖旎的風景自然是不必多說的,我想,世界上最美好的語言也難以形容這裡的美。一路上隨處可見飛舞的經幡隨風飄蕩,似乎把朝聖者虔誠的心都隨風帶上蒼天。也給多年未曾長途步行的我帶來堅定的信念,走起來也就不怎麼覺得累了。

到達第二個休息驛站時,有三兩家賣東西的。記憶最為深刻的莫過於放置在牆腳的一大串串方便麵桶,場面可以說得上有點壯觀。這也算是行走雨崩的一景。簡短的休息之後繼續上路,從這裡開始到南宗埡口據說還有6公里。有點累的我於是選擇騎馬。

到達南宗埡口的時候已經是下午5點了。從這裡遠眺神山有種特別的美。當地人還在這裡設置了多處觀景點,都號稱最佳位置,由於時間的關係,沒能去最佳位置一睹神山的風采是為遺憾。但是以我的角度來看,從哪裡看、怎麼看神山都美,很美。

我們在埡口處的驛站吃了點東西。遇到幾個從神瀑回來的僧侶,他們只用一天的時間從西當到神瀑,再從神瀑轉回西當。對於他們的這份虔誠和體力我自然是比不上的,只能對他們心懷敬意。

散文:朝聖梅里(三)

德欽:雨崩

看著不遠處的神山,不由得想起一些發生在梅里雪山的故事。有神話傳說,也有真實發生過的。而敘說梅里雪山的故事必定繞不開一個事件,那便是1991年發生的中日聯合登山隊攀登卡瓦格博所發生的山難。這次山難被稱作人類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難,一夜間17名登山隊員人間蒸發,直到多年後,人們才在明永冰川發現了他們的部分遺骸和遺物,而這次山難的緣由被認定為特大雪崩。藏民們相信,他們對卡瓦格博的膜拜會讓卡瓦格博永遠保護他們,而一旦人類的足跡踏上卡瓦格博,那神明將棄他們而去,災難緊跟著便會降臨。

當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攀登卡瓦格博,號稱集結了實力十分強大的一支隊伍,但在雪崩面前,還是顯得微不足道。當我從西當爬到南宗埡口時曾想到,無論再勇敢再強悍的人,在自然力量面前,都是無能為力的。所以在歷史長河中,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選擇了對大自然謙卑、敬畏,換種角度想想,這無疑是聰明之舉。

紀錄片《卡瓦格博》就講述了當年的那次山難,在1991年那次山難後,美國,英國,日本,中國的登山者曾先後數次向卡瓦格博發起衝擊,但均告失敗。1996年,中日聯合登山隊第三次攀登卡瓦格博,但也在快登頂時收到將有大片雨雲飄近的消息,為避免慘劇重演,登山隊員只有及早撤離。卡瓦格博總是在人類即將征服他的時候適時的阻止那些攀登者的腳步。當1996年中日聯合登山隊第三次攀登卡瓦格博失敗後,中國政府宣佈永遠封閉攀登卡瓦格博,有為避免慘劇發生的因素。但官方的說法是:鑑於卡瓦格博在藏傳佛教裡特殊的宗教地位。從那以後,卡瓦格博似乎要成為永遠的處女峰了。我想,永遠封閉卡瓦格博,讓他成為一座永遠的處女峰,讓人們對他的敬畏之心永遠不變,不失為最好的辦法。

散文:朝聖梅里(三)

德欽:下雨崩村

向下的路是南宗埡口前往雨崩村的山路,一直向下走就可到達雨崩村。雨崩村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村莊,分為上雨崩、下雨崩,我個人來說更喜歡下雨崩村。從半山往下看,下雨崩村顯得尤為安靜、祥和、自然。下午7點,我們終於達到了下雨崩村。下雨崩村,坐落在神山腳下的一個地勢平整的壩子裡,猶如鑲嵌在群山之中的珍珠一般。傳說這裡是神靈們居住的地方,人類是無法看見的。但是由於某個神靈在一次外出時不小心被人類追蹤窺見,才顯現在世人面前。諸如此類關於某個村莊突然出現的傳說,在德欽縣境內頗多,這裡就不一一敷述了。雨崩村目前還未通公路和供電。當然,由於社會的發展,再落後的地方都難免被現代文明的東西所包圍。在上雨崩村村口,我就嚇了一跳,居然有拖拉機、摩托車甚至麵包車。剛開始我始終都不明白這些現代文明的產物是如何達到這深山之中的呢?

下雨崩村幾乎每家都有客棧,自配有水輪泵發電機。我們選擇在神瀑客棧安頓下來。普通間25塊一張床位,標準間50元。坐在客棧的院中,就能看見不遠處的神山。有很多的遊客和信徒在這裡下榻。這裡是雨崩村仰視神山最好的地方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在昏黃的燈光下吃完晚飯後,天色還好,也沒什麼事。我和礦長就坐在院中,喝著啤酒,心懷敬意地仰視著不遠處神山的真容。彷彿只要一伸手,就能觸摸到真實的神山。隔壁桌子上的三女四男,操著普通話,看著像是城市裡面的人或者學生。從我們一到這裡就開始打牌喝酒,說話的聲音很大,這讓我和斯那有些反感。我們是懷著虔誠、敬畏的心來朝拜神山,而這些所謂的遊客、假信徒則是帶著城市中的浮華、驕傲來到他們認為窮鄉僻壤的地方。出發點不同,立場不同,信仰不同,造就了世間的千奇百怪。

喝了兩瓶啤酒,天色逐漸暗淡了下來。可惜的是,那天夜裡的月亮沒有出來,要不然可以對月飲酒,欣賞月光照耀下的神山美景。雨崩村那種安靜祥和的氛圍是任何地方都無法比擬的,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村莊一點都不為過。面對此時此景,我想如果可以,我寧願在這樣偏僻落後的地方生活。不為什麼,只為這裡優美、神聖的自然風光。

散文:朝聖梅里(三)

第二天一早,簡單的洗漱之後我們便開始上路。想著即將能看到嚮往已久的神瀑,不由得有點激動。從神瀑客棧出發,順著雨崩河逆流而上。雨崩河,發源於神山的懷抱,從神瀑奔騰而來,寬闊、激盪、清澈冰涼的河水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指引著朝聖者前行的腳步。

沿途風光無限美好,氣溫隨著海拔的上升而逐漸下降。由於沒吃早餐,越往上走越累越餓,從雨崩到神瀑之間有一個牛場改造而成的驛站。達到驛站後,四下沒人,老闆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只好自己動手,還好斯那此裡的媽媽帶有酥油、茶、奶渣和一些吃的東西。借了老闆的炊具,簡單的做了一點吃的。在我們吃東西的時候,有越來越多的人陸陸續續的達到,一同吃早餐後繼續上路。

在沒來神瀑之前,我的同事白瑪康主就已經來過。因為他今年正好27歲,所以他在神瀑下面轉了27圈。看著雨崩河冰冷的水和陰沉的天氣,我想我是沒勇氣轉那麼多圈了。

散文:朝聖梅里(三)

不知不覺中,便到達了神瀑腳下的神洞,所謂神洞,也就是一個在山脊上突出的地方由巨大的石塊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洞,出口非常的狹窄,只能通過一個成人。據說人從神洞裡進出,根據你進出的情況會預測出你的吉凶禍福。在神洞口我就祈禱但願能順利的通過。不幸的是,當我從神洞口爬出來時,腳被卡了一下,內心有種失望、害怕的感覺。不知道又有什麼樣的磨難在未知的前方等待著我了。後來的經歷證明了我確實遇到一些不順的事情,迷信也好,信仰也罷。總之都過去了。

從神洞到神瀑之間的距離並不是很遠。對岸的有些地方殘雪還未消融。抬頭看神山,被冰雪覆蓋。在神洞附近,就能看見不遠處若隱若現的神瀑。只見兩條瀑布彷彿兩條潔白的哈達從將近50米的高處跌落下來,神水隨風飄散,霧氣升騰,青煙漫障,彷彿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場所一般。面對此景,我不由得想起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神瀑雖然沒有詩中那種壯美,但也絲毫不遜色。傾聽著神瀑的聲音一路向上,聲音越來越大,也就越來越接近神瀑了。我的內心猶如神瀑發出的聲音一般越來越激動,感覺神瀑就在我的身體裡洶湧澎湃著、激盪著。

散文:朝聖梅里(三)

雨崩:神瀑

到了,終於到了,我終於在十米開外親眼看見神瀑,親身感受到神瀑的神聖,我終於到達了心中嚮往已久的神瀑。兩條細長的銀色的瀑布一大一小掛在懸崖上,不斷向下飛舞的神水輕輕地洗禮著虔誠的信徒,懸崖下的一汪溪潭容納飛翔的眾水,經幡在身旁飛舞,風在耳旁呼嘯,細雨濛濛籠罩聖地。右邊稍小一點的瀑布才是真正的神瀑,也是我們朝聖的聖地終點之一。看著那麼多虔誠的信徒俯下身來磕頭、圍著神瀑口中唸唸有詞。我情不自禁的也俯下身來磕了三個深深的響頭。

磕完頭,我也加入了轉神瀑的行列中。冰冷的神瀑之水,從天而來的神水,乾乾淨淨的神水,輕輕地怕打在我的身上,洗去朝聖之旅的疲憊、艱辛和苦難,洗去心中汙濁的一切,洗去我在塵世中沾染的種種。這是心靈的洗禮,是神給的洗禮,是神山賜給的祝福。

我沒有像白瑪那樣轉那麼多圈,我想,只要心中有佛、敬佛、禮佛。那麼轉幾圈都是好的。三轉,是我朝聖梅里神瀑的結局。三,在藏傳佛教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因此我選擇了三轉。據斯那此裡的媽媽說神瀑的水能治療疾病,而且無論放置多久都不會壞,也可以兌普通的水喝。懷著這種敬仰之心,我喝了幾大口從天而來的神水。拿個瓶子裝了一瓶,準備回家給我的爸爸媽媽。

沐浴完神瀑之水,就要離開了。我不停的拍照留影,不停的回望,回望這神聖的地方,回望我留在神瀑裡的身影。別了,神瀑,別了,我的雨崩神瀑,別了,我的梅里神瀑。如果可以,有生之年我還會來的,我一定要在你的腳下親吻你深厚的土地。

回去的路途總是輕快的,和我們一同回程的,是一個同事的親戚們,大家交談起來也就更加的隨和了。他們一行人8個,其中有個奶奶看上去約有70多歲了。對於奶奶的這種虔誠之心,我只能深深的感動和心懷敬意。中午12時左右,我們便轉回到上雨崩村。找了一家飯館吃東西。牆壁上到處都有外地遊客留下的字條,無非就是雨崩美、神瀑美,激動之類毫無新意的語言罷了,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敬畏之心。

散文:朝聖梅里(三)

雨崩:神瀑

從上雨崩到南宗埡口的路上,不斷碰到很多的外地遊客,大部分都是學生或者是徒步愛好者。不停的打聽到雨崩村還有多少距離,他們向下,我向上。所有的人都給我加油。堅持,馬上就到了。感動、溫暖。快到埡口時,突然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雨淋溼了我疲憊的身體,彷彿神山、神水不捨我的離開一般。到達埡口後,雨停了下來。從這兒再次回望遠處的神山,感覺親切了許多,或許我已經成為了他忠實的臣民。

由於剛下完雨,下山的路一路泥泥。途中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有點感動。由於雨崩不通公路,那天,正好村裡的一個孩子生病,病情看起來很重。小孩的爺爺奶奶揹著孩子,從雨崩村趕往縣城看病。在我們從南宗埡口往西當的路中,剛好碰見我們,隨行的一個大姐,長得比較高大魁梧,主動地幫助爺爺奶奶背孩子一直到西當村。我不由得對這位大姐產生了敬意,是啊,現代社會的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了相對的隔閡和距離,但是不得不承認,再怎麼樣的世態炎涼,人間還是有真情存在的。

下午五點左右,歷經26個小時,行走約六七十公里的我們終於回到西當溫泉。告別了同行的朝聖者。眼看著要下雨了,我們一行四人驅車前往明永村,今晚我們只能在明永村下榻,準備明天的朝聖之旅。

(未完待續。由於是之前的照片,有點模糊)

散文:朝聖梅里(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