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拾遺語錄

你知不知道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他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飛來飛去,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時候。

——《阿飛正傳》

哥哥遺書

2003年4月1日傍晚,

張國榮從文華酒店24樓一縱而下。

他飛下來的時候,

看起來就像一隻大鳥。

從24樓到一樓的水泥路面,

這隻白色大鳥,

用46年一晃而過。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 網傳張國榮“遺書”

跳樓之前,

張國榮向服務員索要了一張紙,

留下了一封50餘字的遺書:

Depression!!

多謝麥列菲菲教授

我一年來好辛苦

不能再忍受

多謝唐唐

多謝家人

多謝肥姐

我一生無做壞事

為何會這樣???

——Leslie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但看過張國榮遺書的人說,

“這封遺書並不是真跡。

第一,紙張有錯。

真跡是用單行紙寫的,而非白紙。

第二,斷行有錯。

真跡是一段話寫到底,

而不是一句話寫一行。

第三,名字有錯。

真跡寫的是‘多謝唐先生’,

張國榮從不以‘唐唐’稱呼唐鶴德。

第四,結尾有錯。

真跡寫的是‘為何這樣’,

而不是‘為何會這樣’。

第五,簽名有錯。

真跡根本就沒有簽名。”

儘管指出了五個錯誤,

但也說明內容其實大致差不多。

最讓人驚心的是最後一句反問:

我一生無做壞事,為何這樣?

哥哥到底在反問什麼?

他為什麼要選擇這種方式結束一生?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自殺之謎

哥哥為什麼會自殺呢?

有人說:死於性格,他太敏感陰鬱。

但顯然不是。

跟他常交往的人都說:

“哥哥性格超級好的,

一個非常開朗陽光的人,

很活潑很可愛很搞笑的。”

有人說:張國榮死於情變。

但顯然不是,

他姐姐和經紀人都說:

“他和唐鶴德的感情一直很好。”

有人說:張國榮死於人戲不分。

“他拍了《霸王別姬》後,

就陷入了‘人戲不分’,

在生活中也把自己當成了程蝶衣。”

但顯然不是。

接受採訪時,哥哥多次說:

“我從未覺得自己是程蝶衣,他過得太慘了。”

“我很喜歡程蝶衣,但我一點也不想成為他。”

這些原因都不是,

那哥哥為什麼要自殺?

他那麼有錢那麼有貌,

擁有那麼好的伴侶,

又有無數朋友疼愛,

正當壯年的他為什麼要選擇自殺?

一個最可能的答案是——追求完美。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 13歲時,哥哥被送往英國讀書


追求完美·努力哥哥

1956年出生的哥哥,

是十兄妹中的老么。

他的父親張活海,

是香港有名的服裝店老闆,

曾為馬龍·白蘭度定製過西裝。

哥哥13歲那年,

被父親送往英國讀書。

17歲那年,

父親突然中風,家道迅速衰落。

哥哥只好中斷學業,被迫返港,

淪落到靠擺地攤、當文員為生。

1977年,亞視舉辦“亞洲業餘歌手大賽”,

(當時亞視還叫麗的電視)

哥哥跑去參加比賽,

沒想到竟然拿了亞軍,

他就此被亞視相中,踏入娛樂圈。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 哥哥入行後第一個生日會

入行後,哥哥上臺演唱。

耍酷,把帽子拋到臺下,

一個觀眾接到後又扔了回來,

“唱得這麼難聽,你以為你是誰啊?”

臺下哄聲一片:

“下去,下去……”

哥哥下臺後,大哭了一場。

還有人給哥哥家中電話留言,

“趁早收檔,不要再出來丟人現眼。”

氣得哥哥全身發抖。

冷靜後,哥哥對自己說:

“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衰給人看。

全力以赴,把唱歌技巧練好。”

哥哥把當紅歌星的唱片買回家,

反覆傾聽,研究別人的唱歌技巧。

琢磨練習了四五年之後,

他終於發明了一種“榮式唱腔”。

這種唱腔有四大特點:

●略帶顫抖

像有點冷,唏噓的樣子。

●輕軟飄逸

咬字輕軟,不滯,飄然滑走。

●以情御聲

每句歌詞都以感情帶動。

●配以表演

林夕說:哥哥所有的歌都帶著演的,所以live比錄音版更出色。

1983年,潛心修煉6年後,

哥哥終於以一首《風繼續吹》走紅香港。

1984年,他又以一首《Monica》,

紅透了整個東南亞。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走紅之後,

無數人搶著給哥哥寫歌。

但哥哥並不滿足,

他覺得別人並不瞭解自己,

於是他想自己給自己寫歌。

朋友說:“你簡譜都不識,怎麼寫?”

哥哥就採用了一種很原始的寫法。

他一點一點構思旋律,

然後把旋律存在腦子裡,

反覆在腦中整理成型後,

再把整首歌哼給別人聽,

讓別人把旋律記錄下來。

採用這種原始方式寫歌,

要比別人辛苦很多倍,

但哥哥依然很堅持:“我想唱我自己寫的歌。”

誰也沒想到,

簡譜都不識的哥哥,

就這樣寫出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好歌:

《紅》

《我》

《沉默是金》

《風再起時》

《深情相擁》

《夜半歌聲》

《忘掉你像忘掉我》

…………

靠著堅持不懈的努力,

哥哥終於與譚詠麟並肩,

成為香港歌壇最耀眼的天王巨星。

哥哥這種努力的精神,

也激勵了很多香港人。

香港人勸說一個人別放棄時,

很喜歡說一句話:

“連張國榮都要熬十年。”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追求完美·敬業哥哥

哥哥有多敬業呢?

隨便舉幾個例子吧。

1992年,為了拍好程蝶衣這個角色,

他提前半年就到北京學京劇。

給他當指導的老師,

是京劇名角張曼玲。

來到片場的第一天,

哥哥就在哪裡壓腿、練水袖,

足足練了五六個小時。

張曼玲問:“張先生,你臉怎麼這麼紅呀?”

哥哥說:“沒事,練的。”

張曼玲後來才知道:

“原來那天他發著40度高燒。”

你知道學戲有多辛苦嗎?

光是上行頭一般人就受不了,

“勒頭勒久了會嘔吐,

張國榮連續吐了半個月才漸漸習慣。

十幾斤重的鳳冠一戴一整天,

會讓人整個脖子痠痛得不行,

但張國榮硬是一聲都沒吭。

行頭上好之後不能吃東西,

因為吃飯會讓臉部貼片脫落,

張國榮不願麻煩化妝師重新化妝,

所以經常十幾個小時不吃飯。

上廁所會弄髒繁瑣的行頭,

他就忍著半天半天不喝水……”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程蝶衣犯煙癮這場戲,

第一次拍完,陳凱歌就說可以了,

但哥哥不滿意,要求重拍。

果然,一開機,

哥哥就瘋了,

他拿著棍子亂打鏡框,

結果砸玻璃砸得太狠,

玻璃碴飛濺到他手上,

削去了好大一塊肉,

但哥哥絲毫沒有停下來……

陳凱歌喊停後,

哥哥竟渾然不覺,哭成了淚人。

看著敬業的張國榮,

陳凱歌感嘆:“真是人戲不分啊!”

哥哥敬業的程度,

甚至超出了演員的範疇。

拍攝《阿飛正傳》時,

因為後期製作資金緊張,

王家衛想租飛機來拍追火車,

可是沒資金了。

哥哥就說:“租吧,我來付錢。”

很多演員很在乎錢,

但哥哥不,他說:

“拍好戲才是第一位的。”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追求完美·感恩哥哥

哥哥是傭人六姐帶大的。

所以哥哥最心疼六姐。

有一次,父親罵了六姐,

哥哥覺得六姐很委屈,

於是就站出來鳴不平,

結果把父子關係鬧僵了。

哥哥不服軟,

拒絕了父親給的生活費,

自己跑出去打工掙錢。

亞視舉辦“亞洲業餘歌手大賽”,

哥哥想參加,

但家裡人都反對。

哥哥掏不出報名費,唉聲嘆氣。

六姐就偷偷塞給他二十塊錢,

哥哥這才得以邁入娛樂圈。

所以對於六姐,哥哥特別感恩。

成名後,他毫不嫌棄六姐,

將她接至家中細心照料,

他經濟條件好了之後,

還專為六姐買了一套房子,

並請了一個保姆照料她。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拍攝《霸王別姬》時,

哥哥提前半年到北京。

你知道他到北京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嗎?

拜祭梅蘭芳。

這之後數年,

哥哥每到北京,

都要做一件事情,

就是去拜祭梅蘭芳。

哥哥很感恩:“有了京劇,才有了程蝶衣。”

《霸王別姬》奪得金棕櫚大獎後,

你知道哥哥前幾個電話打給誰了嗎?

宋小川、張曼玲等人。

2017年,宋小川在電視上回憶:

“獲獎當天,

張國榮打來電話說:

小川,你是我的恩人。

沒有你化的妝,

我不會那麼漂亮……”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 張曼玲談張國榮

張曼玲這樣回憶說:

“只要國榮來北京,

無論多忙,都會來看我,

坐一會兒,聊幾句,

或者把我接去吃頓飯。

1998年,我老伴得了癌症,

國榮聽到這個消息後,

專門飛到北京來探望。

當時,我老伴正在打吊針,

國榮一進門,就抱著他叫史老師。

我愛人本來是那種特堅強的人,

可當時一下就哭了。

國榮找了張小板凳,

坐在我老伴的床前,

就哄我老伴吃飯。

你吃一口我吃一口,

看咱們倆誰吃得多。

…………

從上午十點一直陪到下午四點。”

張國榮就是這麼感恩的一個人。

林青霞說過這麼一句話:

“在香港演藝圈,像哥哥這樣感恩重情的人不多。”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 哥哥與唐鶴德


追求完美·專情哥哥

哥哥的愛人叫唐鶴德,

朋友們都稱他為“唐唐”。

唐唐是1959年生人,

比哥哥小三歲。

他畢業於名校聖芳濟中學,

讀書期間,就是風雲人物,

不僅擔任校刊《探驪》總編,

同時還是一名籃球健將。

唐唐成年後服務於銀行界,

專業素質及人品修養極高,

在業界被評贊為“最純品”。

《藍宇》編劇魏紹恩曾用“硬淨”一詞評價他。

一個男人,能配得這兩個詞,

真的算是很了不得了。

在哥哥還沒什麼名氣的時候,

唐唐就和哥哥相戀了。

那時哥哥事業正處於低谷,

唐唐傾囊相助幫助哥哥渡難關,

自己卻吃了很長時間的泡麵。

哥哥曾經對媒體說:

“那時的我,一沒名氣二沒財富,只有他。”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唐唐對哥哥極好,

哥哥對他也專情,

大紅之後,亦不負他。

那一年晚上,

哥哥與唐唐牽手走在街上,

不料被狗仔跟蹤。

唐唐發現狗仔後,

趕緊鬆開哥哥的手,

他怕哥哥被媒體傷害。

誰料手剛一鬆開,

哥哥就把他的手又抓了過去,

然後牽著手繼續前行。

哥哥就是在向媒體宣告:

“沒錯,這個男人就是我的摯愛,你們要拍就拍好了。”

於是狗仔就拍下了上面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後來被稱為“世紀牽手”。

隨後,哥哥不顧非議,

多次在演唱會上表白,

“他就是上帝送給我的最好禮物。”

唐唐和哥哥戀情曝光後,

一些媒體和觀眾跳出來辱罵,

讓兩人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幹擾。

哥哥覺得對不起唐唐,

於是1990年,他做了一個決定——退出歌壇,移民加拿大。

哥哥的經紀人陳淑芬說:

“他不想他的愛人曝光,

就退出了歌壇去了加拿大,

跟唐唐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去了。”

在最紅最火的時候退出歌壇,

可見哥哥對唐唐“用情之深”。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唐唐也萬分痴情。

哥哥走後,

他幾乎就沒有露過面,

也沒有找過其他男人。

他一直住在他和哥哥曾經住過的地方,

守著一幢空屋,

和一個男人的骨灰。

每天凌晨和晚上,

他會出門——遛狗。

這隻狗叫Bingo,

是他和哥哥一起領養的。

現在哥哥走了,

只剩下Bingo和他相依為伴。

他偶爾也會外出,

代替哥哥出席朋友的葬禮,

代替哥哥出席親朋的生日宴會。

每年4月1日,

唐唐會在網上發一張圖片祭奠哥哥。

今年發的照片是一輪明月,

圖片下配了五個字:知心惟有月。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追求完美·善良哥哥

你知道張國榮為什麼叫“哥哥”嗎?

導演程小東說過這段來歷。

1987年,他執導《倩女幽魂》。

那時張國榮正紅得發紫,

而女主角王祖賢剛出道。

王祖賢還不懂怎麼演戲,

張國榮就盡心盡力照顧她,

示範給她看,讓她不要怕。

王祖賢覺得張國榮就像一個大哥哥,

於是在片場就叫張國榮“哥哥”。

“王祖賢這麼一叫,

沒想到劇組人員都跟著效仿,

加上張國榮也喜歡這個名字,

很快,‘哥哥’就這麼傳開了。”

在娛樂圈,為什麼大家都願叫張國榮“哥哥”?

因為張國榮像哥哥一樣體貼善良。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曾經有個年輕人煙癮很大,

一次在天台,

哥哥拍拍肩對他說:

“你嗓子那麼好,不如戒菸吧,不要浪費了好聲音。”

年輕人很感動,慢慢戒了煙,

後來他成了香港歌神。

這個人,叫陳奕迅。

也是同樣年輕的一個小夥子,

初到香港,走投無路,

哥哥讓他隨時寄住在自己家,

並將昂貴的衣服送給他。

這個人,叫王力宏。

還是同樣年輕的一個小夥子,

剛出道時不被人看好,

但哥哥覺得他有潛力,

於是動用人脈向好導演推薦,

他後來成了金像獎影帝。

這個人,叫古天樂。

曾經有一個記者,

視哥哥為偶像,

每天聽著他的歌入睡,

哥哥發現他歌唱得不錯,

於是就把他推薦給音樂製作人,

後來這個記者也成了巨星。

這個人,叫古巨基。

…………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太多。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哥哥不僅是對明星、新星好,

對平凡的普通人也很好。

記者金娜講過一段故事:

我人生第一次採訪,

是1998年在花園飯店,

因《紅色戀人》採訪張國榮。

我鼓足勇氣提了一個問題:

“你會為愛而死嗎?”

全場鬨笑。

我臉刷地一下紅了。

群訪結束後,

哥哥特地走到我身邊說:

“不要在乎他們的笑聲,你問了今天最好的問題。”

香港市民Jacqueline也講過一件事:

1998年的一天深夜,

我蹲在路邊大哭。

一個陌生男士經過,問:

“我可不可以幫到你?”

我煩躁地說:“幫不到,你走開。”

他沒走,依然默默守在旁邊。

我情緒慢慢平靜,

他陪我聊天聊到天明。

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張國榮。

張國榮就是這麼追求完美,

在香港,流傳著一句話:

“和哥哥的歌藝演技相比,

他的容貌不算什麼。

和哥哥的人品相比,

他的歌藝演技不算什麼。”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難敵天命

但這麼追求完美的哥哥,

竟然遭遇了一種病症——抑鬱症。

抑鬱症大致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心理性抑鬱,

一種是生理性抑鬱。

生理性抑鬱尤其可怕,

因為是腦部化學物質分泌失衡引起的,

跟性格、外界沒什麼關係,

這種病幾乎沒有辦法醫治。

哥哥得的就是生理性抑鬱。

哥哥的大姐張綠萍說:

“醫生給我寫過一份4張紙的信,

說抑鬱症醫學上分兩類,

你弟弟的病是生理性抑鬱。”

從2001年開始,

哥哥的生理性抑鬱突然變得很嚴重。

“長期失眠,導致反應遲鈍、情緒低落、頭腦糊塗。”

“出現幻覺,被可怕的幻境纏身,經常情緒失控。”

“全身疼痛,胃酸倒流,灼傷了嗓子。”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十幾年前,

大家對抑鬱症幾乎還沒什麼認識。

對於抑鬱症患者,

大家都這樣認為——精神病。

所以哥哥得了這種病後,

根本不敢公開求醫,

只能求助於大姐張綠萍。

張綠萍這樣回憶說:

“後來他生了那個病,

有時我正開著會,

他就打電話來了。

他看病都在我家裡看的,

他不敢公開去看醫生,

因為一出門就有狗仔跟著。

如果他去看精神科醫生,

被狗仔看到就麻煩了,

所以就讓我把醫生請到家裡,

然後他再來我家裡看醫生。”

醫生麥教授這樣回憶說:

“他的生理性抑鬱非常嚴重,

手一直顫抖不停,

拿個水杯都拿不穩。”

張綠萍有一次去哥哥家,

“只見到唐先生一個人,

還以為弟弟不在,

不一會樓上房間裡,

傳出了野獸一般的嘶嚎,

還有巨大的撞擊房門的聲音,

當時就把我嚇壞了。”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這種疾病徹底擊垮了哥哥。

因為胃液倒流,

他的嗓子被毀了,

再也唱不出漂亮的歌聲。

因為全身疼痛、頭腦糊塗,

他做導演的計劃擱淺了。

哥哥一直想自己執導影片。

“當演員只是一個棋子,

導演才是整部電影的靈魂。”

他把劇本《偷心》都準備好了,

但抑鬱症的頻頻發作,

讓他再也無法投入工作。

最可怕的,是抑鬱症導致的情緒失控。

好友梅豔芳回憶說:

“有一天一班人吃飯,

他突然站起來就走掉了。

我打電話,他也不回應,

後來連電話號碼也改了。

那段日子,他好像變了一個人……”

哥哥的一些牌友也說:

“他打牌時一反常態,

莫名其妙就發脾氣,趕走眾人,

最後總是唐唐出面去求大家回來。

後來他主動提出與唐分房而睡,

因為他怕自己不能控制而傷害唐唐。”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抑鬱症引發的種種後遺症,

對於追求完美的哥哥來說,

實在是太致命了。

他沒法專心唱歌了,

沒法專心演電影了 ,

他得罪和傷害了很多朋友。

他無法忍受自己變得這樣糟糕,

於是想到了自殺。

2002年,他吃安眠藥自殺過一次,

所幸唐唐及時發現,搶救了過來。

這一次自殺後,

哥哥努力抵抗病魔,

可依然還是無能為力。

他對大姐張綠萍哀嘆說:

“我又有錢,

又有這麼多人疼愛我,

我又這麼開心,

可它(抑鬱症)不認的。”

是啊,人縱有萬般能耐,終也敵不過天命。

張國榮再次想到了自殺。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不想難堪

講一個故事吧。

李夫人病入膏肓後,

漢武帝前去看望,

但李夫人怎麼也不願見他。

漢武帝強行闖了進去,

李夫人便用被子矇住頭。

漢武帝說:“你為什麼不想見我?”

李夫人哀婉地回答:

“君之愛我,乃在容貌。

而今我大病,形貌毀壞。

之所以不見君,

是想給君留下一個好印象。”

果然,李夫人死後,

漢武帝無比懷念她,

寫下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哥哥為什麼會選擇自殺。

大概也是為了保留一個完美形象吧。

哥哥的經紀人陳淑芬說:

“哥哥是完美主義者,

他最接受不了的是難堪,

不是別人給他難堪,

是自己覺得自己難堪。”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適時離場

2003年4月1日,

香港,細雨紛飛。

這天上午10時左右,

設計師莫華炳接到一個電話,

電話是哥哥打來的:

“我們一起吃午飯吧!”

下午1時,莫華炳抵達Fusion餐廳。

兩人聊了一陣後,

哥哥突然索問莫華炳身份證號碼。

莫華炳覺得奇怪,

但沒好意思細問。

直到事後他才知道,

原來哥哥在遺囑裡給他留了一份禮物。

哥哥曾問莫華炳:

“如果你病得很嚴重,沒有藥醫,你會怎樣解決?”

莫華炳回應道:

“我會吃安眠藥,萬一人家找到了有得救。”

哥哥卻說:“要死,直接跳樓。”

吃完飯之後,莫華炳就走了。

途中,他越想越不對勁,

於是就給張綠萍打電話:

“覺得不對勁,你聯繫他問問。”

張綠萍就給哥哥打電話,

哥哥說:“沒什麼,我正在中環,準備買一些夏天的衣服,晚上約了陳淑芬見面。”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莫華炳走後,

陳淑芬給哥哥來了電話。

手機沒人接,

陳淑芬就留言說:

“Leslie,待會有空打給我。”

過了一陣,哥哥回電話了。

陳淑芬問:“你在哪裡?”

哥哥回答:“我在中環。”

“在中環幹什麼呢?”

“在喝茶。”

“跟誰喝茶呢?”

“就我自己。我想趁這個機會,好好看看香港。”

陳淑芬覺得不對勁,說:“我過來找你。”

哥哥回答:“好啊,那你過來吧。”

抵達文華酒店後,陳淑芬撥打電話:

“我已經到了。你在哪裡啊?”

哥哥回答說:

“我剛剛出去了,你先在那邊喝杯茶,我很快就回來。”

40分鐘後,陳淑芬手機響了。

“5分鐘後,你在酒店門口等我,正門,我很快就到。”

2003年4月1日下午6時41分,

“砰!”

一聲巨響在陳淑芬耳邊炸開。

哥哥最後之所以會選擇陳淑芬,

是知道陳淑芬是一個非常細緻的人,

會把“災禍”現場處理得十分妥帖。

果然,

陳淑芬沒讓一張血腥圖片流於世上,

她給了哥哥一個完美的結局。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拾壹

再見,哥哥

《霸王別姬》原版小說,

是這樣一個結尾:

“文革”爆發時,

段小樓被下放到福建,

到一個陶瓷廠做了工人,

程蝶衣則一直關在牛棚。

“文革”結束後,

程蝶衣當上了藝術團顧問,

娶了茶葉店一個寡婦做老婆,

兩人終於都過上了正常人生。

但編劇蘆葦不喜歡這個結尾,

“程蝶衣是什麼人?

他對戲、對情、對人,

都無比認真、無比投入、無比執著,

不瘋魔不成活,

他怎麼可能屈服呢?”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於是蘆葦就把結尾改了。

改成“文革”結束後,

段小樓和程蝶衣,

來到廢棄已久的老戲園子。

兩人登臺,再唱《霸王別姬》,

唱著唱著,程蝶衣拔劍自刎。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錯了!又錯了!哈哈哈!”

“大王,快將寶劍賜予妾身。”

“妃子,不,不可尋此短見吶。”

“大王,漢兵他……他殺進來了。”

“在哪裡?”

“蝶衣!”

…………

“小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