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品味百年黃皮

“碧樹歷歷金彈垂,膏凝甘露嚼來奇。木奴秋色珍如許,那似香飄褥暑枝。”明代詩人董傳策的一首《噉黃皮果》,將黃皮的色香味美表達得淋漓盡致。眼下,正是黃皮成熟時節,新華網走進海南省儋州市大成鎮的南吉百年黃皮園,只見蔥鬱的黃皮樹上掛著一串串金黃色的黃皮果,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儋州大成黃皮 時間累積的盛夏果實

南吉村是大成鎮推賽村委會下轄的一個自然村,村莊因背倚南吉嶺而得名,全村36戶,土地面積1100多畝。走進南吉村,可以看見這裡鬱鬱蔥蔥的黃皮樹,綴滿了星羅棋佈的果實。在南吉村的百年黃皮園內,黃澄澄的黃皮更是壓彎了樹枝。忍不住摘下一顆,金燦燦的外表,晶瑩剔透的果肉,入口是酸,細細品來,微微清甜。

“這棵黃皮樹有400多年的歷史啦,每年產量達600斤呢,味道真的是很不一樣。”百年黃皮園的負責人符在明提到,南吉村擁有5200多棵黃皮樹,其中,擁有百年樹齡以上的逾160棵。而符在明特別介紹的這棵擁有400多年曆史的黃皮古樹,被眾人譽為“海南黃皮王”。

此外,黃皮園內還有一顆明星樹,《紅樓夢》編劇周雷曾專門為此樹作一幅畫《枯木逢春》。據瞭解,這棵樹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了。因經受颱風和蟲蟻常年侵蝕,現今樹高不足4米,但還在茁壯成長,每年都會掛滿金燦燦的黃皮果,來園參觀的遊客都會來此合影留念。

都說“海南黃皮數儋州,儋州黃皮出大成”。大成鎮擁有著最適合黃皮生長的優質土壤——紅壤,年均降水量2250毫米,氣溫在22攝氏度以上。這裡出產的黃皮,粒大顆圓,以果肉飽滿細膩,汁多味甜籽少而遠近聞名。

舌尖上的儋州 黃皮美食引客來

黃皮、黃皮雞、黃皮寄生茶、黃皮豬蹄、黃皮蜂蜜……這些都是大成鎮南吉村的美食,也是人們喜歡來這裡的原因。

大成鎮南吉村的黃皮為什麼惹人喜愛?首先是因其品質好。據介紹,南吉黃皮種植於房前屋後、山前山後,種植方法生態,不施化肥,不打農藥,自然生長,所以充滿著大自然的味道。黃皮還有許多功效:一可除腹脹、助消化;二可順肺氣、鎮咳嗽;三可降火、強心;四可消暑、生津。夏季戶外活動,感到口渴或頭腦悶熱不適時,嚼幾個黃皮,不但生津止渴,而且可預防中暑。

然而,大成鎮南吉村的美食不只有黃皮,還有黃皮雞、黃皮寄生茶、黃皮豬蹄、黃皮蜂蜜……這些美食也是遊客紛至沓來的原因。

據符在明介紹,南吉村的黃皮雞平時就生長在黃皮樹下,飼料包括黃皮葉、黃皮根系、黃皮果等,飼養半年以上就可以達到理想的肉質。烹調前用鹽和黃皮水“擦洗”雞身,烹調時加入黃皮葉微火蒸半小時以上,這樣做出來的黃皮雞肉質細膩爽口,還有淡淡的黃皮香。

煮好的黃皮雞,既可以手撕,也可以砍成塊,各有特色,手撕更加鬆軟,而塊狀的雞肉酥嫩中帶有一點緊實感,黃皮葉的淡淡滋味恰到好處,讓人忍不住再三回味。(師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