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2019年出現報復性反彈——高首席,你確定?

房價2019年出現報復性反彈——高首席,你確定?

近日,安信證券高善文首席在一次路演中提到,近期房價的下跌屬於政策帶來的異動,預計未來房價將報復性反彈,2019年二季度後一二線城市房價將創新高。

真的是這樣麼?

影響房價的因素,不過是政策、資金、需求、供給,我們可以逐一來看:

首先來看政策。

可以肯定的是,房地產調控政策短期內肯定不會放開,因為之前靠行政性手段壓制的需求一旦放開,緊接而來的就是房價的報復性反彈、政府公信力的嚴重受損以及金融風險的進一步積累。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被定位為未來三大攻堅戰之一、“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寫進重要大會報告的前提下,中央肯定不會容忍這種狀況出現。

而從十九大淡化增長目標,更加強調高質量發展來看,高層對於經濟放緩的容忍度增強,所以應該不會通過放鬆房地產調控來穩增長,與此同時,房地產稅正在加緊推出,未來持有房子的成本將越來越高。

其次來看資金。

當前貨幣政策雖然名為穩健中性,但是今年以來已經四次降準,未來在穩增長的導向下應該會繼續邊際寬鬆,我們未來會看到更多的降準。但降準主要是為了置換之前碎片化、短期化的MLF操作,降低資金成本,並不是“大水漫灌”。

目前房企的資金來源仍然受限,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的規模在逐月下降,表外融資的規模今年以來持續減少。再加上棚改貨幣化政策已經開始收緊,資金來源未來將會繼續萎縮。

此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匯率。過去房價上漲基本上與人民幣升值相伴而生,既有比價效應,又有外資炒房推動。不過,由於中美經濟週期出現差異,當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承壓,這將導致房地產以美元計價的價格下跌,比價優勢消失,炒房的動力也會隨之消失。

房價2019年出現報復性反彈——高首席,你確定?

第三來看需求。

需求又可細分為人口和收入兩部分。人口方面,我們早已經經歷了人口拐點,新增勞動力近幾年每年都在絕對減少,相應的剛需也在萎縮。

收入方面,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近幾年已經降至GDP增速以下,家庭部門經過一輪加槓桿後已經達到一個相對高位,“六個錢包”都已接近枯竭,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已經面臨青黃不接。

有人以城鎮化率仍然不到60%、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來論證需求仍然強勁,但隨著房價的扶搖直上以及需求的過度透支,城鎮化率增長已經明顯放緩甚至出現逆城鎮化跡象。目前市場預期正在改變,房價永遠漲的信仰正在動搖。

第四來看供給。

去年國土部和住建部發文要求地方政府的土地供給跟庫存相掛鉤,庫存少的地方要加大供地力度,否則就會被問責,所以供給這塊兒應該能得到保證。

目前由於整個市場週期性下行,房企缺乏足夠的資金拿地,各地土地流拍現象越來越多,這將倒逼地方政府下調土地起拍價,也就是說,麵粉價格將會下降。

綜上所述,2019年房價暴漲的可能性並不大。

房價2019年出現報復性反彈——高首席,你確定?

附錄:

高首席關於地產行業的看法(來自網絡)

a 、地產行業總體存貨重建過程沒結束,只是剛開始。今年新開工數很高,受限售影響銷售額很低,新開工顯著高於銷售,因此存貨重建維持兩年,問題不大。

b 、總體上房地產市場是普遍的供不應求,房價面臨內在的上漲壓力。房價的上升是正常現象。今年三季度以來,房地產銷售存在下滑,主要由於密集的政策調控,帶來了市場的修正,不是房價趨勢性下調。預計明年二季度以後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將創新高。近期房價的下跌屬於政策帶來的異動。

c 、如果再來一波房價上漲,監管層會很被動。預測未來更多城市,房價將回到雙軌制,窮人配給制(廉租房、公租房)富人市場化(放開房價),這應該是長期走向。目前政府被迫延續現有的房價政策,需求只會被推遲,但不會被消滅,而且沒有新增供應,反而為未來房價上漲積累了購買力。這也符合地方政府的利益

d 、地產企業大規模囤地的勢頭已過去了。萬科是房地產的領頭羊,但近年已經不在第一陣營。部分原因是由於萬科在 2012 年戰略性誤判,認為未來旱白銀時代。為什麼恆大、碧桂園、融創能上來,可能是瞎蒙.但是過去幾年就是上來了.這符合了房價上漲趨勢。這涉及到深層次問題.中國城鎮化趨勢是否已結束?市場短期的收縮是以長期的上漲為代價。我們認為中國城市化發展遠遠沒有結束,從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看,城市化過程還沒有結束,還在左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