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翻天的電子音樂節,怎麼做起一門靠譜的生意?

嗨翻天的電子音樂節,怎麼做起一門靠譜的生意?

■文 | 黃盛

■來源 | 人民創投(renminct)

“幻境HYPER”

“INTRO”

“Shadowplay”

“Rare Voice”……

熟悉電子音樂的人對這些音樂節和電音品牌並不陌生,而在這些吸納了大批粉絲的音樂節背後,都有北京麥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麥愛文化)的一系列工作。

成立於2009年的麥愛文化,如今主要涉足演出、藝人經紀、版權和教育培訓等業務,並已獲得微影資本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松禾資本領投、聚航文化產業基金、水滴資本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以及由左馭和乾元資本投資的千萬級人民幣A+輪融資。目前,正在尋求B輪融資。

音樂“老炮”佈局電音全產業鏈

麥愛文化創始人兼CEO宋洋告訴人民網創投頻道(ID:renminct),他一直以來喜歡“玩音樂”,曾擔任末裔樂隊主唱,並在2003年、2004年時參加迷笛音樂節演出,積累了對音樂行業的思考和對市場的觀察。2009年創立麥愛文化時,主要從事大型音樂活動地執行落地和運營,並曾深度參與

《中國好聲音》前兩季的版權運營,期間其還負責了歌手謝天笑的經紀業務。

嗨翻天的電子音樂節,怎麼做起一門靠譜的生意?

宋洋

2015年,麥愛文化收購戶外電音節INTRO,轉型至電子音樂行業。在宋洋看來,當時音樂製作行業的發展和樂器領域的變革讓他意識到電子音樂的未來前景可期。“經歷了傳統樂器1.0時代、電聲樂器2.0時代後,樂器走向3.0時代,這時電子音樂拋棄了物理共振,數字化使得電子音樂的想象空間得到了無限延展。同時,音樂製作發展趨勢與其它行業一樣沒有離開科技,3.0時代的科學技術使人們在音樂領域能夠更加輕鬆地享受樂器演奏樂趣。”宋洋告訴人民網創投頻道(ID:renminct),因為科技發展對於音樂的影響,讓所有喜愛音樂的人能夠通過更科技、更簡便的方式去演奏樂器,電子音樂可以簡便到按幾個按紐,甚至可能只需要操作電腦上的鍵盤就能演奏,而且還出現了一些音樂製作的應用與遊戲,拿手機和iPad就可以操作,所以科技正在讓音樂朝著越來越時尚和好玩的方向發展。再加上,當時電子音樂節在國際音樂節演出市場是非常重要一環,而在國內電子演出和音樂節數量還相對較少,電子音樂應該是未來演出市場發展的趨勢之一。因此,麥愛文化將業務重點轉向電子音樂領域。

轉型後,麥愛文化一方面通過線下演出持續積累用戶,一方面依靠國外廠牌合作、引進版權造血,同時打通佈局藝人經紀、培訓及廠牌運營等鏈條。據宋洋透露,目前麥愛文化的藝人經紀、版權和教育培訓等業務已經開始盈利,演出業務則還需要進一步努力。

行業前景可期,當下仍需奮勉

目前,擁有三十多人團隊的麥愛文化已簽約了張薔、徐夢圓、Weng Weng、Yang Bing、Mickey Zhang、Zhiqi、Zen、T.O.B戲子等眾多藝人,並與被稱為“中國第一音樂現場”的MAO Livehouse達成戰略合作。公司旗下已有娛樂性大型電子音樂節“幻境HYPER”、室外專業性大型音樂節“INTRO”、先鋒電子音樂以及藝術跨界為主軸的中小型活動廠牌“Shadow Play”以及電音教學機構“電廠P-STATION”,並在今年和迷笛共同創辦了“電迷音樂節”品牌,受邀參加了ADE,吸收了國際前沿的電音文化。

嗨翻天的電子音樂節,怎麼做起一門靠譜的生意?

根據宋洋的觀察,“全球能夠影響年輕人或者粉絲的主流大牌明星的作品已經電音化。例如Justin Bieber、Beyoncé、BigBang等,他們的音樂已經很少有純傳統樂器編曲的了,都在使用電音。”宋洋坦言,電音已經成為潮流文化的前沿趨勢。不過,音樂領域的消費升級也正在進行中,行業中各個細分領域也迎來內容的顛覆式創新之路,同時國內電子音樂市場的未來規模也會越來越大,但電子音樂在國內的發展依然在突破和嘗試方面有所欠缺,專業的電子音樂運營人才還緊缺,並且面臨著演出市場政策的不確定性。

曾主導麥愛文化A+輪投資的乾元資本創始合夥人兼CEO王晨宇向人民網創投頻道(ID:renminct)表示,國內電音行業正迎來爆發期,而且在中國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年輕群體具備一定的消費潛能,他們參與和體驗電音節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潮流和方式;另外,由於政策管控電音節規模受限等原因,儘管國內一些電音節品牌尚且較難盈利,但麥愛文化做了電音行業的全產業鏈佈局,已經形成了既定的盈利模式;團隊的跨界資源整合能力也相對較強,這為IP的延伸開發提供保障。

王晨宇認為,綜合行業現狀來看,大型的電音節受政策限制等原因很難實現規模化的盈利,所以還是要有跨界元素,電音能跟各個娛樂領域的細分行業進行有效結合,與動漫、遊戲、體育都融合得很好,比如麥愛旗下藝人徐夢圓為英雄聯盟做的電音化主題曲就是一次成功的實踐。不過,在跨界的過程中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即各個細分領域都有著自己的遊戲規則與受眾人群,如何去面對受眾人群調整內容,達到完美融合?這是麥愛文化需要解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