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你還需要多少時間和空間?

■文 | 李威

■來源 | 人民創投(renminct)

1月2日,賈躍亭個人公號發表微信文章對此前北京市證監局責令其於2017年12月31日之前回國的通告進行了回應,賈躍亭在回應中稱對債務問題會盡責到底,並將所有的事全部委託給甘薇女士、賈躍民先生來處理。

賈躍亭,你還需要多少時間和空間?

1月3日,甘薇在微博發表了頭條文章《一位妻子的內心獨白》,表示將全力以赴處理國內的債務問題,未來的時間,會將債務解決的最新情況,及時向公眾公佈。同時她還希望股民、媒體、政府、社會能夠給賈躍亭些時間和空間,希望大家都能冷靜一點,嘗試一下中立、客觀地看待問題,不要任由“輿論把人淹死”。

賈躍亭,你還需要多少時間和空間?

相比此前的表態,賈躍亭夫婦在2018年之初的這輪迴應明顯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可,至少,他們向大家發出了一個更為明確的“還債意願”。另一方面,公眾也同樣在關心,到底還需要給賈躍亭多少時間和空間,來讓他安心償還債務。

人民網創投頻道(ID:renminct)嘗試與甘薇取得聯繫,對方回應稱 “目前全力以赴把債務問題解決,等一切快要解決完了的時候,我們再約(採訪)。”對於是否已經有相應的時間表的問題,則並未給出回覆。

賈躍亭值得同情嗎?

賈躍亭,你還需要多少時間和空間?

在一篇名為《如何避免嫁給“賈躍亭”?》的文章後面,很多人評論稱文章過於對賈躍亭落井下石,“現在的社會氛氣讓人心寒啊!通過賈躍亭的事我們真正明白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落井下石的人太多了。”更有人表示,“要做個事請哪那麼順利,只要賈躍亭在國外不是破罐破摔,不思進取,只要他還在為自己的目標奔走, 我就敬他是條漢子,不管他最後是否成功。”

同樣口徑的話語也出現在了甘薇的微博評論中,有人認為此前的媒體和輿論對於賈躍亭沒有雪中送炭,反而是落井下石,這樣的社會難以讓人追求夢想。“我是看哭了,樂視什麼問題大家其實是搞不清的,但是一直以來在這個環境下我們都不敢有夢想,得過且過,悶著頭不吭聲。只是覺得還能有這麼追求夢想有情懷的人,想支持。大家善意點,讓時間給答案吧。”

但是,同樣有人堅持認為,賈躍亭把樂視經營到了這樣一種境地,本身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甘薇的文章能打動人心贏得同情,卻還是顯得有點矯情,“你家最近很慘。確實是。但是你們牽連了多少其它家庭。他們更慘……”而且,也有人質問,當樂視虧欠賣手機,大把花錢買中超版權,收購酷派的時候,究竟有沒有人想過拿什麼歸還銀行的貸款?

賈躍亭究竟值不值得同情?或許正如易凱資本CEO王冉在評論中所說的那樣,賈躍亭確實是想做成一點大事,他的夢想和視野也沒有錯,卻不慎在戰略戰術上都出現了嚴重失誤。樂視網曾經的二股東鑫根資本的創始合夥人曾強則認為這是一個男人的野心和制衡野心之間的問題。從追逐夢想的角度看,賈躍亭值得同情。但從制衡野心的角度看,無法掌控自己野心的人需要對此承擔責任。

該對誰負責?

賈躍亭,你還需要多少時間和空間?

單從負責任的角度看,賈躍亭或者他的委託人甘薇、賈躍民應該向投資人、供應商、股民和公眾公開的不僅僅是如何解決樂視體系內部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之間的債務問題,是否還應該考慮公開樂視到底還有多少欠款沒有還清,賈躍亭以減持、質押、關聯交易、挪用等手段所獲得現金的使用明細,以及賈躍亭準備對哪些人負責?

在甘薇發表的文章中,賈躍亭為了樂視體系公司的快速發展,將減持股票獲得的資金(減持所得97億元,繳稅20億元)和質押股票獲得的貸款(質押貸款餘額69億元,自2014年至今利息支出17.4億元),全部投入到了樂視體系公司。其中,股權投資約16億,經營性投入約152億。資金不僅沒有用於個人及家庭,其個人還替公司擔保了100多億債務,導致個人及家庭負債累累。

賈躍亭在11月10日的回覆函曾表示,“因2016年下半年,公司出現資金危機,至2017年上半年,資金危機持續加重,本人已將減持所得資金全部用於非上市體系以及本人所涉及的債務償付等,目前已無力繼續履行無息借款予上市公司的承諾,亦無力履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承諾”。

在媒體的統計中,2014年以來,加上賈躍芳減持所得,賈躍亭通過減持、質押、關聯交易、挪用資金等手段,入賬資金至少400億元,支出則至多270億元,有約130億元的鉅額資金盈餘仍無明確去向。至少,現在還無人算出賈躍亭究竟把這些錢花在了什麼地方。

原本承諾的資金沒有借予上市公司,收到資金的非上市公司對上市公司存在欠款,融創的投資也被用來償還了金融機構的債務,然後發現依然還有很多人自稱是賈躍亭的債主。那麼賈躍亭是否應該澄清以下幾個問題:我欠誰錢?錢花在哪了?該對誰負責?

造車能解決一切嗎?

賈躍亭,你還需要多少時間和空間?

本質上,賈躍亭面臨了我們很多人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當才華撐不起夢想,在現實面前被擊得稀碎時,應該怎麼辦?賈躍亭選擇了用另一個夢想來撐起前面一個夢想,即用造車的故事,來作為反轉樂視敗局的傾力一擊。也因此他會堅持在美國推進FF的故事,但是,FF真能成為賈躍亭的救命稻草嗎?

未來如何還未可知,但從目前媒體報道的情況看,FF的現狀並不是很樂觀。近期媒體披露的一份FF內部評估報告顯示,售價12萬美元以上的FF 91仍然不能實現稅前盈利,同時,FF 91的量產也沒有實際性進展,不能確定是否能完成2018年的6000輛產量目標。而且,FF同樣遭遇了與樂視一樣的資金短缺問題,尚有供應商的欠款問題沒有解決。

與FF的新一輪融資消息同樣撲朔迷離的,還有樂視造車計劃與FF造車計劃的關係。FF與樂視汽車在知識產權上是共享的,在賈躍亭的設想中,FF 91的生產線將會承擔樂視汽車的生產任務。近期,有消息稱,樂視汽車員工將轉籤FF,由FF生產FF91和LESEE兩個汽車品牌,FF官方對此則未予置評。至少目前很難確定,賈躍亭投入全力的FF究竟是甘薇口中“值得驕傲的民族產品”,還是投資人賈躍亭掌控下的一家美國汽車製造企業?

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賈躍亭對夢想的激進追求被複制到了FF身上。在媒體報道中,賈躍亭否決了FF原始高管們提出的先建一家“一年生產5萬輛單一車型”的建議,力圖像特斯拉那樣建大廠,並將生產目標提高到了“一年多款車型、年產15萬輛”。顯然,這樣的勃勃野心給FF帶來了不小的負荷,內華達建廠無疾而終,新的廠址也還是一片空廠房。

當然,我們可以同情一個勇於追求夢想的人,容忍他的失敗,投資本就有風險,但是,我們是否需要在宏大的故事面前保持一分清醒,分清到底是理想還是幻想?

正如秦朔朋友圈創始人秦朔所說,賈躍亭能欠下如此多債務,能從股市中倒騰走這麼多錢,他還不出錢時,還願意給他更長賬期。這是否也說明投資人包括公募基金失去了理性的判斷力,完全相信講故事,寧信其有?那應該反省的是不是也不只賈躍亭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